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3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82.
83.
目前我们往往测绘模拟静电场的电位绝对值分布图,但该分布不是唯一与稳定的。若引入相对电位K的概念,则使该分布模拟静电场的特征规律──决定各"等K面"的几何参数与两源电极间的总电势差的绝对值大小无关."T型数字电桥盒"不仅能使测绘"等K面分布"实现"数字化的直接显示",而且它还类同箱式电桥那样可用于"惠斯登电桥"实验,前者优胜于后者。  相似文献   
84.
本文考察了一组混合排列向列液晶盒的电光响应特性,重点研究了透射光强随外电压的变化及响应时间与外电场的关系,计算了作为外电压及开启时间函数的双折射。应用液晶的线性响应理论分析了实验结果,理论与实验基本相符。结论指出:适当改变液晶器件的结构,有可能使响应时间加快。  相似文献   
85.
本文用分组数M(n,r),圆满地解决了球盒模型问题。  相似文献   
86.
 从科学家预言有同步辐射的存在,一直到1947年观察到同步光,整整经历了30年,从看见同步光到第一个同步辐射实验室建立,又花了20年的时间。这里简单回顾一下,在漫长的岁月里围绕同步辐射这个课题科学家们所做的贡献。 众所周知,1873年伟大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创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为电磁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了解加速了的带电粒子,例如电于和正电子,能发射电磁波。它的能谱范围可以从几个电子伏能量的远红外延伸到几十千电子伏的硬X射线。从80年代起,同步辐射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地矿、微电子技术等各个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7.
 设计并制作了空心阴极、钮扣阴极、针阴极和条形阴极,利用CCD照相,在5cm×5cm口径范围内,分别对四种阴极放电的空间均匀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在预电离电压800V,主放电电压3kV和气体气压约30Pa的条件下,利用空心阴极放电,能够获得空间较为均匀的放电等离子体。放电等离子体可以用作普克尔盒电光开关的等离子体电极。  相似文献   
88.
高耀龙  张修英 《光子学报》1993,22(4):366-370
本文简述了析象管的基本结构和用途。详细叙述了我们研制的XGX—1型析象管的光电特性和偏转特性,并介绍了一种二维静电偏转盒的实际应用。最后,指出了进一步改进析象管性能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9.
建立了一种基于葡萄糖印迹检测盒的智能手机检测血液中葡萄糖的方法。以葡萄糖印迹试纸与显色剂构成检测盒,血液中的葡萄糖与检测盒中的葡萄糖印迹试纸产生特异性结合后,用氯仿洗脱杂质,在试纸表面加入显色剂使之反应显色,再用智能手机拍照并结合免费软件GIMP 2.8检测色度。结果表明,制备的分子印迹试纸对葡萄糖的吸附时间为5 min,最大吸附量为0.673 mg/片。检测的色度(H)与葡萄糖浓度的负对数(p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H=421-23.3pC,相关系数(r)为0.993。并进行了兔血中葡萄糖的测定和回收率试验,得方法回收率为91.8%~108%。相比于血糖仪,该方法检测成本低,使用更方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0.
以S波段高功率盒型窗为对象,采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对盒型窗内的次级电子倍增效应进行研究,探索次级电子的倍增规律。模拟得到了盒型窗内TE11模和TM11模共同作用下,两种陶瓷窗片表面次级电子倍增活跃的区域随传输功率的变化特点。在低传输功率下,次级电子仅在未镀膜窗片表面被激励,并以双面倍增的方式在金属法兰与镀膜窗片相对应的区域增长;在较高的传输功率下,窗片表面的次级电子将以单面倍增的方式活跃在窗片表面与波导口相对的区域。传输功率的升高使得镀膜窗片表面的次级电子倍增活跃区域转移到矩形波导窄边对应的区域,并加剧了未镀膜窗片表面的局部倍增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