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69篇
晶体学   6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7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赵永蓬  李连波  崔怀愈  姜杉  刘涛  张文红  李伟 《物理学报》2016,65(9):95201-095201
报道了毛细管放电69.8 nm软X射线激光的光强分布特性. 实验中所用毛细管长度为35 cm, 放电主脉冲电流幅值为11.5 kA, 放电初始气压为14-16 Pa. 测得的光斑强度分布由两部分构成, 在中心有一个占光强绝大部分的主峰, 其发散角约为0.4 mrad, 边缘还有两个小的离轴峰, 峰-峰发散角约为1.5 mrad. 理论上采用几何光学近似的方法对其光强分布进行计算, 光斑如此小的发散角主峰的出现, 可能主要是由于毛细管放电过程中电子密度在轴心处具有轻微凹陷造成的.  相似文献   
82.
张晓旭  张胜海  吴天安  孙巍阳 《物理学报》2016,65(21):214206-214206
基于自旋反转模型,研究了1550 nm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1550 nm-VCSELs)在偏振保持光反馈和正交光注入下的偏振转换特性.结果表明:正交光注入下的从激光器会随着注入强度的增加产生偏振转换.在归一化注入电流较小时,改变反馈强度,会使从激光器发生偏振转换的注入强度出现规律不同的变化;改变频率失谐,会使从激光器发生偏振转换的注入强度出现规律相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83.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s)在光纤通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国际上对VCSELs需求逐年增加,而国内目前VCSELs的产业化尚属空白。本文从两方面着手综述1 310 nm VCSELs制备方法。将可以制备出1 310 nm VCSELs的4种材料,从理论、制备、量产时需要考虑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汇总分析;同时对两种主流的制备方法从工艺步骤分析其在产业化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84.
崔建丰  高涛  张亚男  王迪  岱钦  姚俊 《发光学报》2016,(11):1367-1371
研制了输出功率达瓦级的351 nm准连续紫外激光器。激光器采用激光二极管(LD)端面抽运Nd∶YLF晶体和声光调Q技术,实现了1 053 nm准连续基波振荡。在结构简单的V型腔中,两块Li B3O5(LBO)晶体对基频光进行二倍频和三倍频,获得了高功率351 nm准连续紫外激光输出。在LD抽运功率为14 W、声光调Q激光器的调制频率为1 k Hz的工作条件下,得到351 nm紫外激光平均输出功率为1.12 W、脉冲宽度为34 ns、单脉冲能量为1.12 m J、峰值功率达32.94 k W。LD抽运光到351 nm紫外激光的光-光转换效率达到8%,电光效率为3.4%,光束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85.
设计了全固态连续单横模671 nm红光激光器.利用880 nm LD双端端面泵浦Nd:YVO4复合晶体,实现了均匀泵浦并改善了激光晶体热效应;考虑到影响倍频转化效率的各种因素,优化设计了Z字形四镜激光谐振腔,采用I类临界相位匹配晶体LBO作为腔内倍频晶体;当泵浦功率为42.5W时,获得了5.2W的连续单横模671 nm红光输出,光-光转化效率达到12.2%,激光器长期功率稳定性优于±2.5%(1 h).  相似文献   
86.
卢利平  张希艳  宫克  祖朝  毕岩 《发光学报》2011,32(3):237-240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Er3+掺杂的1 550 nm氟化物上转换发光超细粉.与传统高温固相法样品相比,水热法合成的样品颗粒细小,与光电探测及成像器件耦合匹配应用时,更有利于提高器件的空间分辨率.探讨了Er3+掺杂四元氟化物1 550 nm上转换发光的物理机制,研究了Er3+掺杂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  相似文献   
87.
刘欢  王巍  巩马理 《物理学报》2013,62(14):144205-144205
报道了一种适合中小功率输出的全固态激光器的角抽运方法, 抽运光从板条激光器中板条晶体的角部入射, 可获得较高的抽运效率和较好的抽运均匀性.采用单角抽运方式, 首次进行了角抽运Nd:YAG复合板条946 nm连续运转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激光腔采用紧凑型平凹直腔结构, 腔长仅为20 mm. 当注入抽运功率为50 W时, 946 nm激光连续输出功率最高达5.29 W, 光光转换效率为10.6%, 斜效率为12%. 整台激光器结构紧凑, 调谐简单, 成本低,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角抽运 Nd:YAG晶体 连续波 946 nm激光  相似文献   
88.
Many trace chemical analyses are being transitioned from the lab to the field, among which is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Although initial portable Raman analyzers primarily employ 785 nm laser excitation, recent studies suggest longer wavelengths, with an appropriate surface‐enhanced Raman‐active substrate, may provide equal sensitivity. Furthermore, 1550 nm excitation may provide added safety for the user, in that permanent retina damage does not occur. Here, we show that a reasonable enhancement factor can be obtained for melamine using 1550 nm laser excitation that is nearly equivalent to those obtained using 785 and 1064 nm laser excitation.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a number of other chemicals of interest can be measured by 1550 nm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albeit only modest sensitivity is achieved because of instrument limitations, not enhancement factor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9.
输出功率12W的全固态连续单横模1.34μm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全固态连续单横模1.34μm激光器。利用880nm激光二极管双端纵向泵浦Nd:YVO4复合晶体,在泵浦功率为51W时,获得12.4W的连续单横模1.34μm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达到24.3%,激光器长期功率稳定性优于±1.2%(3h)。  相似文献   
90.
To monitor the integral dose deposited in the BESⅢ electromagnetic calorimeter whose perfor-mance degrades due to exposure to the BEPCⅡ background, a 400 nm IMPL RadFET dosimeter-based integral dose online monitor system is built. After calibration with the 60Co source and verification with TLD in the pulse radiation fields, an experiment was arranged to measure the BEPC Ⅱ background online.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