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1083篇
  国内免费   78篇
化学   25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84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113篇
物理学   183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紧凑型P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粒子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种紧凑型P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其电动力学结构是由同轴慢波结构和同轴引出结构组成的。同轴慢波结构缩小了器件的径向尺寸;同轴引出结构缩短了器件的轴向长度,且提高了束波作用效率。通过粒子模拟研究了器件内束波作用的物理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器件具有结构紧凑、束波作用效率高的特点。在二极管电压700 kV,电流7 kA,导引磁场1.5 T时,器件在频率833 MHz处获得较高的微波输出,饱和后输出微波的平均功率达1.58 GW,效率约为32%,器件电磁结构尺寸仅为108 mm×856 mm。  相似文献   
9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中等能量P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该器件将慢波结构由低波段普遍采用的同轴外波纹结构变为同轴双波纹结构,使得径向束-波作用空间扩大了2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器件的功率容量;另外同轴双波纹结构还较大提高了器件的时间增长率,从而有效地减小了微波输出饱和时间.经优化设计,该结构在二极管电压300 kV、电流3 kA...  相似文献   
93.
 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的高功率微波方圆模式转换器,可以实现圆波导TM01模式与矩形波导TE10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转换器工作在C波段,中心频率4.1 GHz,其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相互垂直。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中心频率处该模式转换器的转换效率可达99%,回波损耗小于-20 dB,转换效率大于90%的带宽大于0.2 GHz。转换器整体3维尺寸都只有10 cm左右。  相似文献   
94.
 多路激光打靶精度在惯性约束聚变实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基于X光针孔相机的激光打靶精度测试方法。根据显微镜读取的靶平面坐标系的靶孔中心坐标及打多孔靶后X光针孔相机所记录的靶孔中心坐标,建立靶平面坐标系和X光针孔相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打焦斑靶,建立焦斑模板,采用套模板的方法,读取X光针孔相机坐标系中焦斑中心坐标;由靶平面坐标系和X光针孔相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求出靶平面坐标系中焦斑中心坐标,计算得到激光打靶精度,分析打靶精度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从而给出多路激光打靶精度测量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5.
 利用新研制的紧凑型线性变压器驱动源(LTD)脉冲功率源二极管产生的电子束源,开展了S波段长脉冲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RKA)的初步实验研究。采用无箔空心阴极和0.9 T恒流源引导磁场从LTD二极管引出了电压600 kV、束流6 kA、脉宽150 ns的环形电子束,该电子束经过1个同轴输入腔和2个同轴调制腔的调制后,产生了幅度5 kA、脉宽110 ns的基波调制束流,采用该调制束流驱动同轴微波提取腔,辐射输出了峰值功率820 MW/110 ns的辐射微波,效率28%,增益36 dB。同时,开展了重复脉冲RKA和相位特性的实验研究,重复频率10 Hz运行时,辐射微波达到800 MW/100 ns,相位抖动小于 20°。  相似文献   
96.
 为了便于模式变换器的设计,达到双频微波都能集中辐射的目的,提出一种轴向分区的双频磁绝缘线振荡器,该器件束波互作用区为中间隔开、两端不同周期、不同深度的慢波结构,使电子在上下游与不同频率特性的慢波结构进行束波互作用,得到稳定的双频微波输出。使用2.5维全电磁粒子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在工作电压450 kV,电流40 kA条件下输出微波功率为1.4 GW,功率效率约为7%,输出的微波频率分别为1.25 GHz和1.65 GHz,两者频谱幅度相差约为1.5 dB,模式为TEM模。  相似文献   
97.
高功率窄脉宽半导体激光激励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高功率窄脉宽半导体激光,设计了半导体激光器相应的激励单元,论述MOSFET作为高速开关的工作机理,分析基于MOSFET作为高速开关产生窄的大电流脉冲的电路模型.为了使MOSFET开关速度尽可能快,根据前述分析,提出推挽式MOSFET栅极驱动方式并设计了触发窄脉冲的发生电路.当激光二极管接入放电回路时,实验表明:激光二极管输出光的峰值功率可达67.5 W,脉宽约为20 ns.最后,简要分析了影响光脉冲宽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98.
Nano-LiMn2O4 cathode materials with nano-sized particles are synthesized via a citric acid assisted sol-gel route. The structure, the morphology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nano-LiMn204 are investigated. Compared with the micro-sized LiMn2O4, the nano-LiMn2O4 possesses a high initial capacity (120 mAh/g) at a discharge rate of 0.2 C (29.6 mA/g). The nano-LiMn2O4 also has a good high-rate discharge capability, retaining 91% of its capacity at a discharge rate of 10 C and 73~ at a discharge rate of 40 C. In particular, the nano-LiMn2O4 shows an excellent high-rate pulse discharge capability. The cut-off voltage at the end of 50-ms pulse discharge with a discharge rate of 80 C is above 3.40 V, and the voltage returns to over 4.10 V after the pulse discharge.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pared nano-LiMn2O4 could be a potential cathode material for the power sources with the capability to deliver very high-rate pulse currents.  相似文献   
99.
针对基于DSP的高功率TEA CO2激光器控制系统直接利用DSP F2812内置A/D转换器(ADC)进行模拟量采样时存在转换误差较大,且模拟量易受电磁干扰等问题,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提出了校正DSP2812内置ADC的方法。硬件上采用硬件模拟滤波和隔离等手段对输入的模拟量进行处理;软件校正则通过将两路给定的参考电压值送入DSPF2812内置A/D转换器的两个转换通道,计算出ADC的偏置误差和增益误差,以此误差对其它通道A/D转换器进行校正。最后,实验分析了参考电压和A/D采样时钟频率对A/D转换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A/D转换器的精度,A/D转换误差达到±3 LSB,特别是在对腔压值精度要求很高的0~12 000 Pa区段,A/D转换精度达±1 LSB,可以保证TEA CO2激光器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00.
刘成林  刘飞 《物理学报》2011,60(3):30202-030202
考察了同时具有通信时延和输入时延的多自主个体的耦合一致性问题.利用频域分析方法,分别得到了一阶和二阶耦合自主个体渐近达到一致的充分条件,该条件与输入时延、通信时延以及控制参数有关.仿真结果证明了结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 耦合自主个体 输入时延 通信时延 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