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化学   490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51篇
物理学   1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31.
均三嗪分子具有特殊的芳香环骨架,其中的3个碳原子可直接连接烃基或通过杂原子连接烃基构成各种星型结构的三取代均三嗪分子,它们因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材料、医药等领域.从腈类化合物的环聚及均三嗪分子侧链的修饰角度综述了三取代均三嗪衍生物在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2.
C—N,C—O键偶联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反应,铜催化的偶联反应是该类化学键形成中的主要手段之一,相比钯等过渡金属,金属铜具有低毒、廉价、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按照所形成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综述了铜催化C—N,C—O键偶联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3.
《化学通报》2013,(8):757
为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出审字[2013]449号文件批复,同意本刊的文种由汉文变更为中英文。现向国内外广大作者征集英文稿件。1自2013年下半年起,本刊将在"进展评述"、"研究论文"和"研究简报"3个栏目中陆续开始增加刊登以英文撰写的论文。  相似文献   
34.
35.
唾液酸是一类九碳糖,主要以糖脂或者糖蛋白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组织中,是脊椎动物细胞表面最重要的单糖.唾液酸可修饰的位点较多,目前已发展出成千上万的非天然唾液酸衍生物用于分子成像.尽管如此,非天然糖代谢工程方法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很多方面亟待发展和完善.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着重介绍了唾液酸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相似文献   
36.
炔基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一类官能团化合物,端基炔通过氧化交叉偶联反应可以制备各种各样新的炔基化合物.总结了近年来端基炔参与的氧化交叉偶联反应,主要介绍了Pd,Cu,Fe等过渡金属催化的端炔氧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7.
Fe3O4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磁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药、催化剂、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磁性Fe3O4纳米粒子易团聚、在潮湿的空气中易氧化,制约了Fe3O4纳米粒子的深度应用。本文结合课题组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了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功能化修饰,并讨论了磁性Fe3O4复合纳米材料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8.
无机纳米颗粒在塑料抗紫外的研究中一直备受关注,主要介绍了四种(TiO2、ZnO、SiO2、CeO2)典型的无机纳米颗粒在该领域的应用。首先归纳了其既能吸收又能反射或散射紫外线的抗紫外机理;其次,分别论述了不同无机纳米颗粒适用的紫外光波长范围,以在塑料中的添加方法和应用特点为主线,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四种无机纳米颗粒在塑料抗紫外性能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最后,将四种无机纳米颗粒在塑料抗紫外性能中的应用特点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分散和相容性差等问题,以期为无机纳米颗粒的深入应用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9.
生物硫醇(包含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在生命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浓度的异常变化与某些疾病息息相关,因此对硫醇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荧光探针因具有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好、无损伤、可视化等优势,在生物硫醇的检测方面得到了高度重视.利用硫醇在分子结构上的共同点(含巯基的氨基酸)和差异(分子大小、亲核性、空间位阻、细胞内含量),可通过迈克尔加成、亲核芳基取代、加成环化等反应实现对硫醇的选择性检测.综述了近3年来硫醇荧光探针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对硫醇有选择性识别的荧光探针,随后分类讨论了对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各具有特异性检测的荧光探针,并重点介绍了分子设计、识别机理、荧光性质和成像应用,初步探讨了部分探针在监测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同时还对本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
《分析化学》2014,(9):1251
由仪器信息网主办的"iCS光谱网络会议((iConference on Spectroscopy,iCS2014)"自2012年首次举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两届,累计邀请近50名光谱专家分享光谱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应用进展报告,吸引近5000名专业用户报名参会,已成为光谱专家和用户共同期待的年度盛事。第三届"iCS网络光谱会议(iConference on Spectroscopy,iCS2014)"将于2014年9月17~19日举办,为期两天半的会议主要涉及原子荧光、ICP/ICP-MS、XRF、AAS、原子光谱技术展望等多领域的最新技术及研究进展,大会将邀请近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