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4篇
  免费   947篇
  国内免费   715篇
化学   736篇
晶体学   115篇
力学   647篇
综合类   187篇
数学   1732篇
物理学   2539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87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景世群 《物理通报》2018,37(1):100-102
随着中考网上阅卷的普及, 通过对几万份试卷数据的整理、 甄别、 归类、 分析使我们及时发现学生学习 问题、 教师教学问题、 出卷者出题问题并及时做出相应的科学反馈、 修正等变成可能. 下面是笔者从中考网阅数据 分析对出卷者查些许不足, 提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992.
何琥  袁欢  黄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5):053009-1-053009-5
采用一维自洽束波互作用的非线性理论,探索了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RKA)的束流调制特性,并与二维PIC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首先推导了环形电子束的几何因子,然后分别给出了两腔调制时归一化调制电流和电子束动能的积分微分方程。采用调制电子束激励中间腔的非线性理论估算了中间腔间隙电压的幅度和相位,幅度的相对误差为0.07%,相位误差为2.15°。给出了输入腔和中间腔的间隙耦合系数公式,对于束压为715.2 kV、束流为8 kA的电子束,当输入腔和中间腔间隙电压分别为14,315.2 kV,输入腔和中间腔相位差为90.59°时,采用一维非线性理论和二维粒子模拟程序分别计算了基波电流调制系数和距离的关系。对于基波电流调制系数,中间腔之前处于线性区,理论值与模拟值比较一致;在中间腔内部基波电流调制系数出现明显的下降,理论值与模拟值之间的差距较大;中间腔之后处于非线性区,对于基波电流调制系数的最大值和对应的纵向位置,理论值与模拟值基本一致。当束流传输距离为65.8 cm时,计算了归一化电流和归一化电子束动能随时间的变化和电荷守恒参量N(z)与调制电流的n次谐波的电流调制系数随传输距离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93.
过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方程计算了强场激励的二能级原子与单模腔耦合的稳态荧光谱。在腔场的强耦合作用下,三峰Mollow谱的每个成分都分裂为多重的,这种现象由腔场使原子修饰态能级漂移而导致的,荧光谱的具体结构则依赖于驱动场的拉比频率和原子-腔的耦合系数。  相似文献   
994.
朱振业 《物理学报》2018,67(7):77701-077701
超晶格压电行为与内部正离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尚缺乏相关的研究.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三种无铅四方相钙钛矿铁电超晶格(BaTiO_3/SrTiO_3,KNbO_3/KTaO_3和BaTiO_3/KNbO_3)中A,B位正离子对整体的极化和压电贡献.通过计算超晶格不同轴向应变条件下原子结构和Born有效电荷,获得了超晶格和各个正离子的极化值和压电系数.结果表明,在轴向压缩应变条件下(-0.15—0 A),无铅超晶格中的正离子位移D(A)和D(B)受到抑制,在拉应变时位移才显著增大,因此极化和压电行为不明显.在轴向拉伸应变作用下(0—0.15 A),无铅超晶格中各原子的极化贡献显著增大,特别是B位原子Ti,Nb和Ta的极化贡献使得总的极化强度也显著提高,并当拉应变达到一定值,超晶格才会出现明显的压电行为.无铅超晶格的极化和压电行为主要由B位正离子贡献.  相似文献   
995.
吴涛  商景诚  何兴道  杨传音 《物理学报》2018,67(7):77801-077801
体黏滞系数是从微观角度认识气体分子黏滞性的重要参数,传统的兆赫兹声频范围的声波吸收方法无法直接应用于声波弛豫效应在千兆赫兹范围的高频领域,而瑞利-布里渊散射则能实现对声波弛豫效应在千兆赫兹的气体体黏滞系数的测量.本文测量了532 nm激光激发的常温下压强分别为1-9 bar的氮气的自发瑞利-布里渊散射光谱,利用已知温度和压强的理论模型对测量光谱进行了比较,获得了准确的散射角.利用该散射角并结合χ~2值最小原理反演得到不同压强(4—9 bar)下氮气的平均体黏滞系数为(1.46±0.14)×10~(-5)kg·m~(-1)·s~(-1),该结果与文献中利用自发瑞利-布里渊散射获得的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相近,但与相干瑞利-布里渊散射的测量结果相差明显.利用该平均体黏滞系数对氮气在不同压强下的温度进行了反演,得到各压强下的温度与实际温度的绝对误差小于2.50 K,反演温度的平均值与实际温度误差小于0.15 K,该结果证明了实验测量得到的氮气的体黏滞系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也说明利用瑞利-布里渊散射反演气体参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6.
纳米通道内气体剪切流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冉  谢文佳  常青  李桦 《物理学报》2018,67(8):84701-084701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表面力场对纳米通道内气体剪切流动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通道内的气体流动分为两个区域:受壁面力场影响的近壁区域和不受壁面力场影响的主流区域.近壁区域内,气体流动特性和气体动力学理论预测差别很大,密度和速度急剧增大并出现峰值,正应力变化剧烈且各向异性,剪切应力在距壁面一个分子直径处出现突变.主流区域的气体流动特性与气体动力学理论预测相符合,该区域内的密度、正应力与剪切应力均为恒定值,速度分布亦符合应力-应变的线性响应关系.不同通道高度及密度下,近壁区域的归一化密度、速度及应力分布一致,表明近壁区域的气体流动特性仅由壁面力场所决定.随着壁面对气体分子势能作用的增强,气体分子在近壁区域的密度和速度随之增大,直至形成吸附层,导致速度滑移消失.通过剪切应力与切向动量适应系数(TMAC)的关系,得到不同壁面势能作用下的TMAC值,结果表明壁面对气体分子的势能作用越强,气体分子越容易在壁面发生漫反射.  相似文献   
997.
介质部分填充平行平板传输线微放电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翟永贵  王瑞  王洪广  林舒  陈坤  李永东 《物理学报》2018,67(15):157901-157901
本文主要研究了介质填充微波部件微放电随时间演变的过程,重点分析了介质微波部件微放电自熄灭机理.以介质部分填充平行平板传输线为研究对象,忽略空间电荷效应,采用自主研发粒子模拟软件模拟微放电过程,并将模拟结果与金属微波部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一定功率下,金属微放电过程中电子数目呈指数形式增长,而介质微放电过程经历初始电子倍增后发生自熄灭现象,同时发现在电子数目即将下降为0时,介质表面的平均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大于1或约等于1.另外,在上述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对微放电过程中介质表面积累电荷问题进一步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如果持续向微波部件内注入电子,介质表面的平均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最终都约等于1.所得结论对研究复杂介质填充微波部件微放电的机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98.
在软参数共享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任务之间的相似度与参数之间的关系,设置自适应正则项系数λ*,自适应参数衰减比例0.文章提出了基于多任务深度学习的自适应软参数共享方法.在基于均值约束的L2范数基础上,通过自适应地去除损失函数中正则项中的项数,去除任务间相似度不高的信息.文章的方法将软参数多任务学习动态地转化为软参数多任务与单任务联合学习,相对于软参数多任务学习方法,该方法减少了负迁移现象带来的影响.相对于单任务学习方法,该方法可以极大地降低局部最小解的风险.模拟研究和案例分析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的预测精度优于传统的多任务学习和单任务学习.  相似文献   
999.
康钟绪  刘强  宋瑞祥  吴瑞 《应用声学》2017,36(2):111-115
为了提高附着薄纤维层穿孔板的声学预测精度,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方法研究薄纤维层对穿孔板的声学影响。采用声学阻抗管系统测试穿孔饰面板及背腔的吸声系数。测试结果显示,薄纤维层对吸声层的吸声性能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以穿孔板声阻抗模型为基础构建附着薄纤维层的穿孔饰面板等效声阻抗模型,以附加修正参数等效薄纤维层的声学影响。依据吸声系数测试结果计算薄纤维层的等效声学修正参数,结果显示薄纤维层造成的附加阻性修正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评估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抗侵彻性能,对UHPC靶板进行了侵彻试验与数值模拟。首先,利用Φ35 mm火炮对抗压强度为160 MPa的UHPC靶板开展了216~345 m/s速度下的弹体侵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弹体速度的增加,侵彻深度与开坑直径皆有明显增加。随后在数值模拟过程中,确立了UHPC的RHT材料模型参数,为了验证材料模型的有效性,采用单轴压缩与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结果对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参数选取科学合理。最后,对弹体侵彻UHPC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参数化分析了UHPC抗压强度、弹体质量、侵彻速度、弹径、弹头形状对UHPC侵彻深度的影响,并据此推导出弹体对UHPC侵彻深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