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3篇
  免费   2424篇
  国内免费   6306篇
化学   10639篇
晶体学   335篇
力学   1152篇
综合类   304篇
数学   540篇
物理学   4673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410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887篇
  2013年   789篇
  2012年   694篇
  2011年   654篇
  2010年   638篇
  2009年   765篇
  2008年   847篇
  2007年   742篇
  2006年   766篇
  2005年   689篇
  2004年   694篇
  2003年   694篇
  2002年   579篇
  2001年   612篇
  2000年   474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391篇
  1996年   353篇
  1995年   370篇
  1994年   291篇
  1993年   244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191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物理与工程》2006,16(4):11-13
■王淦昌Wang Ganchang(1907-1998)核物理学家.江苏常熟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学系,是物理学系第一批毕业生之一.1933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初提出通过轻原子核俘获K壳层电子释放中微子时产生的反冲中微子的创造性实验方法.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立了云南落  相似文献   
82.
83.
84.
溶胶-凝胶VO2薄膜转换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SiO2Si衬底上沉积高取向的V2O5薄膜,在压强低于2Pa,温度高于400℃的条件下,对V2O5薄膜进行真空烘烤,获得了电阻率变化3个数量级以上、弛豫宽度为62℃的VO2多晶薄膜.以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和电阻率转换特性等实验结果为依据,详细分析了溶胶凝胶薄膜在真空烘烤时从V2O5向VO2的转化,它经历了从VnO2n+1(n=2,3,4,6)到VO2的过程.实验证明,根据选择合适的成膜热处理条件和真空烘烤条件是实现溶胶凝胶V2O5结构向VO2结构成功转换的关键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氧化钒薄膜 VO2膜转换特性  相似文献   
85.
86.
87.
实际气体的多分子层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8.
双包层椭圆光波导解析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建峰  聂秋华 《光学学报》1997,17(1):06-111
解析求解了双包层椭圆光纤中的波动方程,得到了模式精确解有模式特征方程。对基模的特征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给出了不同椭圆比下的归一化双折射和模间色散随归一化频率的变化关系曲线,并与高斯近似解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9.
ZrC/ZrB2 multilayered coatings with bilayer periods of 3.5-40nm are synthesized by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Analyses of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nanoindentation indicate that multilayered coatings possess much higher hardness and greater fracture resistance than monolithic ZrC and ZrB2 coatings. A maximum hardness (41.TCPa) and a critical fracture load (73.7mN) are observed in the multilayer with A = 32 nm deposited at the substrate bias -40 V. Higher residual stress built in the ZrC layer can be released by periodic insertion of ZrB2 into the ZrC layer. A clear multilayered structure with mixed ZrB2(001), ZrB2 (002) and ZrC (111) orientations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