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7篇
  免费   1478篇
  国内免费   2329篇
化学   4648篇
晶体学   178篇
力学   430篇
综合类   152篇
数学   84篇
物理学   2972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415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329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铂纳米颗粒修饰电化学DNA传感器检测大豆中转基因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沉积方法将铂纳米颗粒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然后将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ssDNA片段直接吸附在铂纳米颗粒上,制成特异的电化学DNA传感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循环伏安法对修饰铂纳米颗粒电极进行了表征。ssDNA探针与互补目的ssDNA杂交,以[Co(phen)3]3 (phen=1,10-Phe-nanthroline)为杂交指示剂,用方波伏安法进行检测,表现出良好的响应信号。与在裸玻碳电极上修饰的探针相比,测定目的基因的灵敏度显著提高。传感器对互补目的ssDN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14×10-9~2.14×10-7mol/L;检出限为1.0×10-9mol/L,与3个碱基错配的DNA序列杂交,观察不到明显的杂交信号。样品DNA经HindⅢ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测定,杂交检测信号增大。用传感器检测含量不同的转基因大豆DNA和非转基因大豆DNA的混合溶液,杂交前后的电流差与转基因DNA的含量呈良好线性关系。连续5次测量含有100%转基因大豆DNA杂交后的电信号,相对标准偏差为5.89%,固定探针的电极再生后可重复使用8次。  相似文献   
992.
采用改进的碱液萃取方法分离杜巴原油中的酸性化合物(主要是环烷酸),通过高分辨质谱分析萃取过程中不同组分酸性化合物组成,以研究碱萃取前后酸性化合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电喷雾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高分辨质谱(ESI-FT-ICR-MS)是分析原油中酸性化合物的强有力的手段;酸性化合物分布于碱萃取前后的各个组分中,但其组成有明显的差异,碱液萃取出的石油酸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的酸性组分,增加反萃取溶剂的用量和极性有利于脱除萃取物中的非碱性氮化合物,对石油羧酸的组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3.
《分析化学》2008,36(3):360
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福建省化学会协办的“第十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将于2008年11月中旬在福州召开。本次大会由福州大学负责筹备,由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任大会主席。会议在全国范围内征文,热忱欢迎踊跃投稿并到会交流。欢迎国内外分析仪器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ESI-TOF-MS)技术,对β-环糊精与3种青蒿素类药物所形成的复合物进行研究,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将β-环糊精与青蒿素类药物等体积比混合后直接进样,然后利用源内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对其复合物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在气相中,该非共价复合物可以稳定存在,其化学计量比分别为1∶ 1和2∶ 1.运用该法测定了1∶ 1包络物的结合常数,考察了质谱条件及溶液条件对形成包络物的影响,通过比较结合常数的大小,探讨了β-环糊精与青蒿素类药物在气相状态下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995.
将电活性苯胺四聚体链段引入聚芳醚酮类刚性大环分子中, 得到了含电活性苯胺链段的聚芳醚酮类大环状分子低聚物C-1, 并通过循环伏安和紫外滴定法证明了这种新型环状分子具有电活性.  相似文献   
996.
采用超声波辐射与相转移催化联用技术, 一锅法合成出了8个新的2-(1-萘乙酰氨基)-5-芳氨甲基-1,3,4-噻二唑化合物, 这种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较短、产率较高等特点. 新化合物的结构利用IR, 1H NMR, 13C NMR, 1D NOE, 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人环氧酶-2 (COX-2)活性抑制实验结果表明, 目标化合物5f对COX-2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 抑制率高达95.59%; 化合物5g对COX-2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目标化合物无抗惊厥活性.  相似文献   
997.
采用人肠内细菌和乌头碱温孵的方法及电喷雾质谱技术, 探讨了乌头碱在人肠内的生物转化规律. 根据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条件下乌头类生物碱质子化分子[M+H]+提供的分子量信息, 并结合精确质量测定提供的元素组成及串联质谱提供的结构信息, 可以对乌头碱的转化产物直接进行定性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乌头碱在人肠内细菌环境中可通过脱乙酰基、脱甲基、脱羟基以及酯化反应产生新型的单酯型、双酯型和脂类生物.  相似文献   
998.
羟甲基糠醛是呋喃类化合物,具有价格低廉及来源广泛的优点,可作为平台化合物用于制备其它高附加值产品.传统的热催化氧化增值方法需要高温、高压及贵金属催化剂,造成经济效益的下降.而电氧化方法不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同时,通过对电催化剂的合理设计,非贵金属催化剂表面的羟甲基糠醛选择性转化已经得以实现,从而避免使用大量贵金属.因此,通过电氧化方法对羟甲基糠醛平台化合物进行高附加值转化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羟甲基糠醛氧化的多种产物中,羟基和醛基被全部氧化为羧基的产物——2,5-呋喃二甲酸,被美国能源部列为“最具有价值的12种生物质衍生化学品”之一.鉴于此,本文介绍了羟甲基糠醛电氧化增值生产2,5-呋喃二甲酸的重要研究价值及相关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最新进展,并对催化羟甲基糠醛电氧化反应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9.
齐云鹏  林登凯  陈良安 《有机化学》2023,(11):3861-3875
酰基镍是金属有机合成中的一类重要中间体,近些年来,以酰基镍为中间体的还原酰基化反应合成酮的策略引起了广泛地关注.相较于金属亲核试剂参与的传统交叉偶联反应,还原酰基化反应具有条件温和、步骤经济性高、官能团兼容性良好、环境友好等优点.对近些年来镍催化羧酸或羧酸衍生物和各种亲电试剂的还原酰基化合成酮的最新研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将单原子分散的Fe-N4位点锚定在氮掺杂空心多孔碳球上用于电催化氧还原反应,研究表明,所制备的FeSAs/HNCSs-800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氧还原性能,其起始电位为0.925 V,半波电位为0.867 V。球差电镜和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证实了催化剂中存在高度分散的Fe-N4单原子位点。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明单原子Fe-N4位点是氧还原反应有效的活性位点,其相邻的C缺陷可以有效调控单原子Fe的电子结构,进而提高电催化氧还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