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70篇
化学   1139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5篇
综合类   27篇
数学   30篇
物理学   2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1.
由于非水溶剂的应用日趋广泛,促使物理化学工作者对于溶剂和溶液性质进行研究,同时开展了有关物理化学数据的测定和积累工作,以利于指导实践[1]。目前文献报道含水混合溶剂中的电解质活度系数较多,但非水混合溶剂中电解质活度系数报道较少。电解质浓溶液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目前应用较广的是Pitzer半经验算法[2]。Pitzer的算法中具体物系的β(0)、β(1)等系数需从实测活度系数数据拟合求得。孙仁义等通过测定汽液平衡盐效应的方法研究了盐在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3-4]。最近孙仁义等[5]提出了双液比固定条件下含盐体系汽液平衡数据热力学一…  相似文献   
92.
用浊点法与折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水-异丁醇-环己烷三元系(体系Ⅰ)30℃下的液-液平衡相图。用色谱分析方法测定了水-若干低碳醇(体系Ⅱ)及水-低碳醇-环己烷(体系Ⅲ)的液-液平衡关系。用UNIQUAC模型预测,实测值与计算值平均偏差对体系Ⅰ为0.49%(mol,下同),对体系Ⅱ为O.71%。体系Ⅲ为1.07%。  相似文献   
93.
综述了钯催化胺的单,双羰基化反应以及钯催化胺基化反应工业及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同时对羰基化反应新进展-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作为反应介质也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4.
超临界水中聚乙烯油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125mL间歇式高压釜反应器,在超临界水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聚乙烯比和水填充率对聚乙烯降解油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乙烯在超临界水中迅速降解,油收率可达90%以上;随温度从450℃提高到480℃,油收率从91.4%下降到61.7%,气体收率从1.9%提高到27.7%;在450 ℃反应时间从1 min延长到30 min时,油收率略有下降,油品中C7-11组分所占比例增大一倍。水/聚乙烯比和水填充率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聚乙烯的降解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
非超临界干燥法制备SiO2气凝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应用廉价的国产硅溶胶为原料,通过凝胶过程和干燥过程条件的选择,以非超临界干燥技术最终获得了块状SiO2气凝胶.该气凝胶外观状态与应用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制得的完全一致,其微观结构也相当良好,其直径和孔分布均匀.溶液的配比和pH对凝胶过程和气凝胶样品的密度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同时pH值与SiO2的粒径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依据制备条件的变化,所得SiO2气凝胶的密度约在200~400 kg•m-3,比表面在250~300 m2•g-1之间变化,平均孔径约为11~20 nm,而孔隙率在91%左右.  相似文献   
96.
超临界苯类溶剂对聚苯乙烯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压间歇反应器中,温度340~370℃,以苯、甲苯、乙苯和对二甲苯为超临界溶剂研究了聚苯乙烯(PS)的降解特性.苯类物质是聚苯乙烯的优良溶剂,在超临界条件下其优异的传质、传热性能使聚苯乙烯快速降解.聚苯乙烯在不同超临界溶剂中降解转化率相近,而降解产物组成差别很大,分析了不同超临界溶剂对聚苯乙烯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甲苯对降解过程影响最小,苯乙烯收率最高.聚苯乙烯降解过程中,高分子链断裂和解聚同时进行,结合连续分布理论建立了聚苯乙烯降解的动力学模型,得到在超临界甲苯中聚苯乙烯链端解聚活化能为138.4 kJ.mol-1.  相似文献   
97.
阳极氧化与超临界干燥结合制备多孔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孔硅(PS)在室温下发射强可见光,这一发现在国际上引起极大关注,成为材料科学、半导体物理和化学以及信息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1,2].最近三、四年,国内外对PS制备工艺、影响PS发光的因素、PS发光机制、PS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2],但有一些基本问题仍待解决,如关于PS发光机制尚存在分歧;PS电致发光效率低,离应用差距甚远;高多孔度PS微孔结构不稳定等.PS微孔内溶剂蒸发过程中,由于毛细管张力的存在,造成微孔骨架受力不匀.强的应力使PS骨架脆弱,甚至微孔结构坍缩,从而导致PS结构不稳定.对于高多孔度…  相似文献   
98.
环己烷催化氧化制取顺酐和醋酸的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气态环己烷催化氧化制取顺酐及醋酸的新反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制备了系列固体VPO催化剂.借助XRD、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主体晶相确定,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测定了不同晶相催化剂中钒的平均氧化数.结合催化反应的活性评价,发现催化剂主体晶相、结晶度、活化气氛和催化剂的V4+/V5+比均对目标反应的催化活性产生影响,5种催化剂中以(VO)2P2O7晶相催化剂的活性为最高.  相似文献   
99.
李国章  李光锋 《光谱实验室》2012,29(4):2140-2143
使用不同夹带剂,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丹参中3种丹参酮,研究不同夹带剂的萃取效果。在优化操作条件下萃取丹参中3种丹参酮,HPLC测定萃取物中3种丹参酮的质量分数。3种夹带剂中,95%(V/V)极性物质乙醇效果最好,其次为丙酮、正辛烷。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丹参中3种丹参酮,为了提高萃取率,须使用极性溶剂乙醇作为夹带剂。  相似文献   
100.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生理条件下,3-对氯苯基-2-(4-叔丁基苯氧基)-3'-氧环己烷并噻吩并[2,3-d]嘧啶-4(3H)-酮(PT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PTP主要以静态猝灭方式使BSA荧光强度显著降低.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二者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PTP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氢键或范德华力.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测定了PTP与BSA相互结合时的作用距离,并用同步荧光技术讨论了其衍生物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