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9篇
力学   45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52篇
物理学   2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2 毫秒
91.
1问题的提出 在某高中物理复习资料中有这样两道题. 【题目1】如图1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垂直磁场放置,一半处于磁场中.E、F为AB、CD两边的中点,且E、F处于磁场的边界处,导线框每边电阻均为R,已知磁场正以△B/△t=k(k为一常量)均匀变化,试确定导线框上E、F两点之间的电势差.  相似文献   
92.
王美丽  王俊松 《物理学报》2015,64(10):108701-108701
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与抑制性平衡是维持正常脑功能的前提, 而其失衡会诱发癫痫、帕金森、抑郁症等多种神经疾病, 因此兴奋性与抑制性平衡的研究是脑科学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 反馈神经回路是脑皮层网络的典型连接模式, 抑制性突触可塑性在兴奋性与抑制性平衡中扮演关键角色. 本文首先构建具有抑制性突触可塑性的反馈神经回路模型; 然后通过计算模拟研究揭示在抑制性突触可塑性的调控下反馈神经回路的兴奋性与抑制性可取得较高程度的动态平衡, 并且二者的平衡对输入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其次给出了基于抑制性突触可塑性的反馈神经回路兴奋性与抑制性平衡机理的解释; 最后发现反馈回路神经元数目有利于提高兴奋性与抑制性平衡的程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神经元之间会存在较多的连接. 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脑皮层的兴奋性与抑制性动态平衡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
The research work on the quantum effects in mesoscopic circuits has undergone a rapid development recently, however the whole quantum theory of the mesoscopic circuits should consider the discreteness of the electric charg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fact that the electric charge takes discrete values, the finite-difference Schrodinger equation of the mesoscopic RLC circuit with a source is achieved. With a unitary transformation, the Schrodinger equation becomes the standard Mathieu equation, then the energy spectrum and the wave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are obtained. Using the WKBJ method, the average of durrents and square of the current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e existence of the current fluctuation, which causes noise in the circuits. This paper is an application of the whole quantum mesoscopic circuits theory to the fundamental circuits, and the results will shed light on the design of the miniation circuits, especially on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quantum noise coherent controlling of the mesoscopic quantum states.  相似文献   
94.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多注速调管π模双间隙腔加载截止波导两节滤波器型输出回路的特性,并重点研究了π模双间隙腔与截止段的耦合结构对输出腔间隙阻抗频率特性的影响,以及耦合接头和电容性销钉对截止波导滤波器的调谐作用。研究结果表明:π模双间隙腔连接截止波导段的耦合口的尺寸主要影响输出腔的外观品质因数,而耦合接头的粗细和电容性销钉的大小和插入深度对截止波导滤波器的调谐具有重要影响。另外,由于耦合接头相当于在截止段中引入了一个附加电感,这使滤波器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变大,谐振峰变窄。因此,π模双间隙腔加载截止波导滤波器型输出回路并不比单间隙腔加载截止波导滤波器型输出回路有更好的带宽优势。  相似文献   
95.
A simple and stable loop consisting of a pair of concatenated electroabsorption modulators (EAMs) and 10 GHz clock recovery module is presented and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ly for simultaneous demultiplexing and clock recovery for OTDM networks. The 10 Gb/s demultiplexed signal and 10 GHz recovered clock are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from 80 Gbit/s and 160 Gbit/s OTDM signals utilizing the loop. The loop based on EAM-PLL can provide excellent tolerance range (〉 5 dB) of the OSCR of the source laser, and the recovered clock signal exhibits low rms jitter over a dynamic input optical power range of 15 dB.  相似文献   
96.
高效平板式两相回路热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讨论了平板式回路热管在三种不同情况下启动的温度分布,发现回路热管在平放且内部的汽液分布与正常运行时相同的情况最容易启动.讨论了不同功率下回路热管正常运行后的震荡性,发现回路热管随加热功率的增大出现了三次温度相对稳定与振荡的交替.在最大功率下的震荡可能是由于蒸发器底部到补偿室的热泄漏增大而导致.讨论了回路热管在相对稳定运行时的传热特性,发现当倾斜角为90°时,180 W的加热功率对应的蒸发器底部为79℃,此时回路的热阻为0.26K/W.  相似文献   
97.
三模重叠双间隙耦合腔型输出回路的仿真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扩展速调管输出回路的带宽,进一步分析了双间隙耦合腔的模式重叠理论,说明了实现三模重叠的可能性,采用等效电路法计算了三模重叠双间隙耦合腔型输出回路的阻抗频率特性。以中心频率3 GHz的输出回路为例,建立了3维计算模型,给出了设计这种输出回路的步骤和结构参数。用场分析法计算了间隙阻抗频率特性,结果表明:此输出回路2 dB相对带宽接近15%,加载滤波器后1.5 dB相对带宽可达19.3%。  相似文献   
98.
在分析车载惯性平台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平台的扰动特性,提出了稳定伺服回路的一种改进型线性二次高斯 (LQG) 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反馈中加入了积分项,可以消除稳态偏差,并且依据滤波器收敛性的判据,分别利用Sage 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和强跟踪Kalman滤波器进行状态估计,既保证了估计精度,又具有跟踪突变状态的能力。仿真和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系统模型误差和噪声统计特性误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
热声系统中振荡滞后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热声热机中存在着强烈的非线性热声自激振荡现象,在自行研制的"驻波型热声发动机试验平台"上,对采用He/Ar混合工质的驻波热声发动机系统的起振与消振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混合工质热声发动机系统同样存在热声自激振荡的滞后现象和振荡滞后回路;并且在一定的氦氩配比下,发现了"二次起振"的现象,更进一步验证了热声自激振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0.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分子波导分波器结构,用以改善波长串扰以及偏振变动、波长带宽等引起的劣化影响.主要技术特征是采用两支参量不同的波导来构成非对称定向耦合器.报告了用非对称定向耦合器构成的马赫-泽德尔干涉型波导分波器的结构特点、基本工作原理和光学特性,详细讨论了器件的设计原理和器件性能优化的处理方法.采用三维波束传播法做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器件在1 550±5 nm和1 310±5 nm的波长带域上、对两个正交偏振态均实现了串扰小于-40 dB的高隔离度分波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