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28篇
  免费   3940篇
  国内免费   5831篇
化学   7914篇
晶体学   375篇
力学   1596篇
综合类   383篇
数学   2519篇
物理学   8912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392篇
  2022年   425篇
  2021年   453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470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474篇
  2016年   506篇
  2015年   667篇
  2014年   1090篇
  2013年   908篇
  2012年   893篇
  2011年   983篇
  2010年   915篇
  2009年   917篇
  2008年   988篇
  2007年   931篇
  2006年   884篇
  2005年   888篇
  2004年   926篇
  2003年   837篇
  2002年   710篇
  2001年   709篇
  2000年   533篇
  1999年   518篇
  1998年   515篇
  1997年   463篇
  1996年   428篇
  1995年   440篇
  1994年   335篇
  1993年   323篇
  1992年   327篇
  1991年   294篇
  1990年   244篇
  1989年   239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用硼氢化钠作还原剂,制备出两种相对稳定的含银纳米颗粒的水溶胶,用透射电镜(TEM)和光学吸收谱对这些颗粒进行了表征.当被还原的银离子较少时,所形成的银纳米颗粒较小,吸收峰呈现二极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当被还原的银离子较多时,银纳米颗粒尺寸变大,并出现二极和四极共振吸收峰.在Ag纳米颗粒形成后,对其溶液稀释,发现其峰形保持不变,而峰位会出现红移,最大红移量可达到10 nm.透射电镜研究表明,低浓度溶胶中的Ag纳米颗粒尺寸较为均匀,平均直径12 nm.高浓度溶胶中的纳米颗粒尺寸呈双尺寸分布特点,少量颗粒直径小于14 nm,大部分颗粒直径大于20 nm.  相似文献   
82.
氧碘化学激光气固相化学反应体系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氧碘化学激光器(COIL)的发展已经到了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工作环境适应性、降低系统复杂性阶段,而改进O2(^1△g)的产生方式和方法正是这个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近期,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运用气-固相反应方式产生O2(^1△g)。采用碱金属过氧化物或碱土金属过氧化物与卤化氢反应,生成O2(^1△g)。通常气一固相反应有着反应速度慢,接触面积小,反应产物难以脱出固体表面的缺陷,使得产出率低,而不被广泛采用。但随着表面化学研究的突飞猛进,借助表面活化分子,特殊性质的表面构造,大表面的构造,都为气一固相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可行途径。如果此方法能用在氧碘激光器上,将克服传统方法的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83.
84.
Plastic deformation behaviour of Zr52.5Al10Ni10Cu15Be12.5 and Mg65Cu25Gd10 bulk metallic glasses (BMGs)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depth-sensing nanoindentation and microindentation. The subsurface plastic deformation zone of the BMGs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bonded interface technique. Both the BMGs exhibit the serrated flow depending on the loading rate in the loading process of indentation. Slow indentation rates promote more conspicuous serrations, and rapid indentations suppress the serrated flow. Mg-based BMG shows a much higher critical loading rate for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erration than that in Zr-based BMG.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hear band pattern in the subsurface plastic deformation zon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t deformation behaviour between the two BMGs. Increase of the loading rate can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the density of shear bands. However, there is no distinct change in the character of shear bands at the loading rate of as high as1000 nm/s.  相似文献   
85.
利用两束相干度可改变的飞秒脉冲光对产生的五次谐波的强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谐波信号的强度随相干程度的增大而增加,谐波信号的最大值相对于相干零点(双光束相干度最大处)是非对称的,从而证明了合成的激光脉冲波形变化对谐波信号的影响.同时对谐波的受激放大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探索和展望. 关键词: 五次谐波 波形变化 相干 受激放大  相似文献   
86.
以Nusselt理论为基础,运用三维坐标建立了肋片侧面的冷凝传热模型,对肋片侧面的冷凝传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肋片侧面表面传热系数的积分表达式。利用此法对水平环肋单管表面传热系数进行计算并将结果与传统解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7.
热丝加热电流对CH薄膜沉积速率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丝辅助裂解法是结合气相沉积制备聚对二甲苯薄膜和热丝化学气相沉积而形成的一种制-CH薄膜的新方法。热丝辅助裂解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保持低衬底温度情况下可以获得高沉积速率,而热丝加热电流对薄膜沉积速率和薄膜表面形貌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热丝加热电流越大,薄膜沉积速率越高,在加热电流9A时,薄膜沉积速率可达0.002mm/min,同时薄膜表面粗糙度随之增加,薄膜表面也开始出现其它元素污染,因此,一般热丝加热电流选择为7A附近。  相似文献   
88.
Quan  Min  LI  Hai  Xin  BAI 《中国化学快报》2003,14(3):290-293
A new method for indirect determination of 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TMAB) with NaCl and NH4SCH by floatation and separation of zinc has been studied.The study shows that Zn(Ⅱ) can associate with NH4SCN and CTMAB to form insoluble ternary ion-association complex,and the precipitate can float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quid phase.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is observed between the floatation yield(E%) of Zn(Ⅱ) and the amount of CTMAB.On the ground,CTMAB Can be indirectly determined by determining E% of Zn(Ⅱ).The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89.
沉积铁钝化膜的傅立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恒电流沉积技术、傅立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现场研究了0 1mol/LNaOH溶液中铁金属电极在不同电位下的表面氧化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在电极预钝化区,表面首先生成的Fe(OH)2可由拉曼谱图中出现的550cm-1表征,证实了以往的研究结果。进入钝化区,表面二价氧化物逐步转化为高价氧化物Fe3O4及α 、δ 和γ FeOOH。在电位回扫的过程中,各氧化产物的还原以及铁表面SERS活性的逐渐消失导致谱峰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90.
用改进嵌入原子法计算Cu晶体的表面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建民  徐可为  马飞 《物理学报》2003,52(8):1993-1999
用改进嵌入原子法(MEAM)计算了Cu晶体12个晶面的表面能.结果表明,密排面(111)的表面能最小.其他晶面的表面能随其晶面与(111)晶面夹角的增加而增加,据此可以粗略地估计各晶面表面能的相对大小.给出的几何结构因子的确定方法及结果可以直接用于计算其他面心立方晶体的表面能及其他特性.在Cu,Ag等面心立方薄膜中出现(111)择优取向或织构的机理是表面能的最小化. 关键词: 改进嵌入原子法 铜 表面能 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