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7篇
  免费   1122篇
  国内免费   4009篇
化学   9602篇
晶体学   169篇
力学   50篇
综合类   223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5487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461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428篇
  2016年   409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743篇
  2013年   922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785篇
  2010年   662篇
  2009年   727篇
  2008年   806篇
  2007年   660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395篇
  2001年   386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298篇
  1998年   302篇
  1997年   295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241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57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显微镜筒与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来实现光源与光纤耦合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光路系统小巧方便、耐用、耦合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4.
环丙沙星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特性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环丙沙星在胶束体系中的荧光性质,发现十二烷基硫基酸对环丙沙星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胶束增敏荧光光谱法测定痕量环丙沙星的新方法,经样品测定,其线性范围为0.033-0.60μg.mL^-1,检出限为0.033μg.mL^-1,回收率为94.0%-98.1%相对标准偏差为1.5%-2.8%。  相似文献   
95.
瞿佳男  周志尧 《光学学报》1991,11(8):98-703
本文用激光感生荧光法(LIF)分析了Gd原子亚稳态能级215cm~(-1),533cm~(-1),999cm~(-1)在原子束中的速度分布。由原子束轴线上两不同点上的亚稳态原子速度分布的变化得到了亚稳态原子的寿命。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简单、灵敏并且有效的亚稳态原子寿命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6.
本文研究了在PVA和Tween 80存在下,铋离子与硫氰酸钾和丁基罗丹明B形成缔合型三元配合物,使丁基罗丹明B的荧光熄灭,建立了痕量铋的荧光分析新方法。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5.0μg/25mL。方法灵敏度高,ε_(588)为3.5×10~5L·mol~(-1)·cm~(-1),操作简便。用于铸铁中痕量铋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7.
刘亚雯 《物理》1993,22(10):614-618
掠入射、全反射技术应用于化学的微量及超微量元素分析和表面分析,给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带来了突存性的发展。目前,利用全反射X荧光分析技术对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其检测限已达到pg级,硅片表层杂质分析的检测限达到10^9个原子/cm^2。文章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特点、近年来国内外发展情况及应用的例子。  相似文献   
98.
本文用自制的Hadamard变换显微图象分析仪分析了AO和FITC染色的单细胞的荧光光谱,用该仪器获取了单个洋葱细胞核内DNA的分布图象,并在535nm处分别测定了AQ染色的鸡红血细胞及洋葱表皮细胞核的荧光强度。所得结果与生物学结果吻合,显示了该仪器在单细胞试样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pH值在7.0-8.5的范围内,锡与偶氮邻苯二酚苯基荧光酮、吐温-80形成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556nm,摩尔吸光系数2.9×10^5L·mol^-1·cm^-1,锡的含量在0-6μ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本方法对干扰离子的影响和消除进行了研究,本方法已被用于岩石样中锡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0.
对Ce3+ ∶Eu3+ ∶Cr3+ ∶Sm3+ ∶YAG处延层中的荧光敏化现象进行了报道和分析 ,在较高浓度的Ce3+ 离子掺杂时 ,外延层在蓝色、绿色波段出现了新的荧光谱线 ,可解释为在Ce3+ 离子敏化作用下 ,Eu3+ 离子产生了由高位激发态能级5Di(i=1,2 ,3)直接到基态能级7Fj(j =0 ,1,2 ,3)的辐射跃迁过程 ,并且这种Ce3+ ∶Eu3+ ∶Cr3+ ∶Sm3+ ∶YAG外延层还是一种新颖的白色单晶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