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39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198例胃癌患者同时检测的血清铜、锌及癌胚抗原(CEA)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联合应用血清铜、铜/锌比值及CEA对判断胃癌患者有无肿瘤负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2.
幽门螺杆菌动物模型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人类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致病机制研究的基础, 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肠外疾病相关性研究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感染动物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制备感染模型常用的动物有小鼠、蒙古沙鼠、豚鼠、悉生乳猪和恒河猴等, 其中幽门螺杆菌悉尼菌株感染的小鼠模型使用最广泛. 本文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模型应用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3.
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样品FTIR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胃癌组织及相应正常组织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癌组织样品与正常组织样品的红外光谱在峰形、峰强度、峰频率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讨论了磷酸二酯基团(PO2^-)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CH3、CH2基团的伸缩及弯曲振动;C-O基团伸缩振动峰的变化。并从蛋白质、核酸氢键的角度以及膜脂碳氢链排列及构象变化角度分析了发生变化的原因。磷酸二酯基团(PO2^-)的对称伸缩振动vs,PO2^-呈现有规律性变化,即癌化后由平均1080.92cm^-1向高波数方向位移到平均1085.93cm^-1处,反对称伸缩振动vas,PO2^-由平均位于1239.64cm^-1位移到平均位于1238.73cm^-1处,表面核酸骨架上磷酸二酯基团中的氧原子形成氢键的程度加强了。另外膜脂分子中的CH2弯曲振动δCH2也呈有规律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癌化后由平均位于1455.23cm^-1位移到1457.37cm^-1处,表面了膜脂双分子层结构中磷脂分子CH2链无序程度加大了。细胞蛋白的C-O伸缩振动谱带VC-0由平均位于1166.08cm^-1位移到平均位于1166.58cm^-1,表明癌化后细胞蛋白的C-O基团氢键的程度下降的。  相似文献   
44.
胃癌与微量元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胃癌患者发中微量元素的变化信息。认为胃癌患者较正常人Zn、Zn/Cu、Mg、Ca均呈显著降低 (P <0 0 5 ) ,胃癌与胃溃疡相比 ,Zn、Zn/Cu、Mg均呈显著降低 (P <0 0 5 )。因此 ,发中微量元素化学信息的变化 ,可作为本地区胃癌的辅助诊断和胃癌与胃溃疡的区别及辅助诊断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5.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新辅助治疗的72例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同时给予患者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检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增强扫描,比较并分析二者对治疗后分期及肿瘤周围侵犯情况的检查结果,以探究CEUS在评估胃癌新辅助治疗后分期及侵犯情况方面与MRI的一致性。研究结果显示,MRI和CEUS评估胃癌T分期的诊断一致率为91.67%,具有较高一致性;CEUS和MRI评估病灶的左右径、纵轴直径和前后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两者无明显差异;CEUS与MRI评估其侵袭横结肠及其系膜、肝/脾、十二指肠/胰腺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本研究证实,CEUS与MRI在评估胃癌T分期、病灶大小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时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6.
李利义  徐斌  罗越  韩绍伟  金洲祥  郑志强 《应用数学》2013,35(19):1722-17,241,732
目的探讨CXCR4和VEGF—C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检测CXCR4及VEGF—C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CXCR4及VEGF—C蛋白在癌旁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CXCR4及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或0.01),且No组织、N、+N2组织、N3组织中CXCR4及VEGF—C蛋白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同胃癌组织中CXCR4mRNA及VEGF—CmRNA的表达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胃癌组织中CXCR4表达与VEGF-C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55,P〈001)。结论胃癌中CXCR4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两者的协同作用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两者的作用机制可能对预测淋巴结转移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对比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行连续性空肠间置术与BillrothⅠ式及Roux-en-Y 式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至2013 年6 月接受手术的远端胃癌患者95 例,按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3 组。A 组30 例患者行连续性空肠间置术,B 组32 例行BillrothⅠ式吻合术,C 组33 例行Roux-en-Y 式吻合术。比较3 组患者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及1 年并发症发生率、进食量、血浆白蛋白水平、体重及Visick 分级指数。结果 3 组患者术前PNI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A 组患者手术时间与B 组无明显差异,且均明显少于C 组的手术时间(均P<0.05)。术后6 个月及术后1 年3 组患者的进食量、体重及营养状况的恢复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A 组患者术后腹胀情况明显少于C 组(P<0.05),胆汁反流性胃炎明显少于B 组(P<0.05)。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连续性空肠间置,安全有效,与传统的BillrothⅠ式及Roux-en-Y 式吻合术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更快的恢复患者的消化功能,维持消化道正常通路,防止胆汁反流,将有可能成为消化道重建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8.
徐伟栋  周渠新  金凯 《应用数学》2015,37(4):297-299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27 例各期胃癌患者和105 例胃良性病变及98 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EA、CA19-9、CA72-4 水平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作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的CEA、CA19-9、CA72-4水平均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对照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良性病变患者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灵敏度达87.4%,明显高于其他任一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 项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52.7%,虽明显低于其他任一单项检测的特异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胃癌术后复发者CEA、CA19-9、CA72-4 的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血清多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以及EPCAM作为胃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靶点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36 例胃癌组织及92例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EPCAM 的表达情况,分析并探讨EPCAM 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92 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50例(54.3%)EPCAM 蛋白为阴性表达,42例(45.7%)呈弱阳性表达。在436 例胃癌组织中,EPCAM 蛋白高表达179 例(41.1%),低表达257 例(58.9%),主要在细胞包膜表达。EPCAM 蛋白的表达强度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Lauren 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均P<0.01),而与患者性别、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关(均P >0.05)。EPCAM 高表达患者的5 年生存率(57.2%)明显低于EPCAM 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 年生存率(17.3%,P<0.05)。I、II 和III 期EPCAM高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EPCAM 低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P<0.05);IV 期EPCAM 高表达和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EPCAM 表达、远处转移和TNM 分期(均P<0.05)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EPCAM 在胃癌中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的TNM 分期显著相关,提示EPCAM 可以作为胃癌的早期诊断的筛查指标以及治疗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50.
光激发纳米TiO2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光激发纳米TiO2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杀伤作用, 考察了在不同纳米TiO2浓度及不同光照时间下纳米TiO2的抑瘤效果, 并探讨了抑瘤机制. 结果表明, 光激发纳米TiO2对胃癌SGC-7901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过程类似一级反应的动力学规律; 当纳米TiO2浓度为300 μg/mL时, 对胃癌SGC-7901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杀伤效果, 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 即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 是由光激发条件下, 纳米TiO2表面产生的活性氧组分对肿瘤细胞的有效杀伤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