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3篇
  免费   3502篇
  国内免费   5909篇
化学   8385篇
晶体学   188篇
力学   1366篇
综合类   328篇
数学   1267篇
物理学   8460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77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437篇
  2020年   321篇
  2019年   445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438篇
  2016年   510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869篇
  2013年   712篇
  2012年   791篇
  2011年   816篇
  2010年   817篇
  2009年   871篇
  2008年   940篇
  2007年   888篇
  2006年   954篇
  2005年   779篇
  2004年   801篇
  2003年   744篇
  2002年   754篇
  2001年   662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471篇
  1997年   486篇
  1996年   432篇
  1995年   412篇
  1994年   373篇
  1993年   325篇
  1992年   329篇
  1991年   292篇
  1990年   261篇
  1989年   248篇
  1988年   111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戴根华 《物理》1992,21(1):49-51
本文介绍声致冷的基本原理、有关的数量关系和美国 LosAlamos实验室推出的一台实验声制冷样机及其性能。  相似文献   
102.
BAHADURASYMPTOTICEFFICIENCYINASEMIPARAMETRICREGRESSIONMODEL¥LIANGHUA;CHENGPINGAbstract:TheauthorSgiveMLEθ1MLofθ1inthemodelY=θ...  相似文献   
103.
高温超导体的临界电流密度(Jc)的温度,磁场和取向关系特性Jc(T,B,θ)及其维度效应,是高温超导电性的中心课题。近几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结果。本文对此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就红外光谱中溶剂效应机理提出了溶质和溶剂分子间的瞬时配位作用机制,认为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振动波数不同,是由于这种瞬时配位作用改变了溶质价电子运动状态所致。据此提出了溶剂效砂的定量关系式,测定了七种溶剂配位效应常数。用这一套经验参数处理了几种取代苯甲酸的羰基伸缩振动的溶剂效应,得较好的线性关系。还发现羰基的振动波数与取代基的Hammett常数σ之间,羰基伸缩振动对溶剂效应的敏感度与σ之间,H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用矩阵的Kronecker积方法给出多因素实验均值向量的加权效应分解和正交效应分解,从而为任意多因素非平衡数据加权效应方差分析模型的LR效应检验和GM效应估计提供了一般的计算途径。  相似文献   
106.
用传统的预测效度估计法估计高考预测效度,其估计值往往偏低。为此,本文应用回归分析中混合估计理论提出了高考预测效度的混合估计。这种估计是预测效度的无偏估计,并解决了预测效度估计值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7.
本文用Shannon熵函数的观点及最大离散熵原理,探讨了对随机试验项目的优选问题:即压缩某种“不确定性”试验项目的实施与探索.并通过应用实例的计算,获得了满意的聚类效果.这种方法对于信息资料的数据处理及压缩“不确定性“验项目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8.
109.
本文探索了聚丙烯酰胺功能化树脂对人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吸附。丙烯酰胺共聚物在甲醛作用下,与α—氨基酸相连,能够选择性吸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通过实验发现:交联剂占单体用量10%的共聚物连接D,L—脯氨酸和L—酪氨酸所制备的免疫吸附剂,有较大的吸附量和较好的选择性。本文利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吸附前后免疫球蛋白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0.
 穆斯堡尔在阅读自己关于191Ir共振的第一篇文章时突然意识到,他可以直接由多谱勒位移实验来确定自然宽度的谱线--他预见到会有一场竞争.他把文章送到在他看来“没有多少人阅读的德文《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当立即有二百多人来索取复印本时,他“迅速意识到这竟是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他因发现这种“无反冲γ射线共振吸收效应”,获得1961年诺贝尔物理奖.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生于1929年1月31日.他在一些工业实验室花费了一年时间,后来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1952年完成学位课程,1954年完成了他的论文.1955-1957年,他到马克斯-普朗克医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58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