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化学   27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27篇
综合类   78篇
数学   369篇
物理学   45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一种可用于生产效率评价的灰靶评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和比较了DEA和灰靶评估两种方法之后,给出一种可用于生产效率评价的灰靶评估算法。该算法由于运用了DEA方法中的“生产效率”概念,弥补了灰靶评估算法不能对不同的被评价单元进行效率评价的不足,从而拓宽了灰靶评估算法的应用背景。文章最后给出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72.
2004年12月30日,中国统计学会在上海主持召开了"马克威分析系统"推广应用评估会.中国统计学会、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美国雪城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观看了"马克威分析系统"主要功能演示,查阅了该系统知识产权等相关文档,听取了关于"马克威分析系统"算法及计算结果比较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专家们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73.
本文采用高压均质结合对辊挤压工艺对天然凹凸棒石进行棒晶解离得到了纯度较高和比表面积较大(133.7 m2/g)的纳米解离凹凸棒石. 进一步通过机械共混法分别将天然凹凸棒石和纳米解离凹凸棒石与硅橡胶生胶复合制备了天然凹凸棒石-硅橡胶和纳米解离凹凸棒石-硅橡胶材料,研究了天然凹凸棒石和纳米解离凹凸棒石对凹凸棒石/硅橡胶复合材料热氧化降解和老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天然凹凸棒石-硅橡胶和纳米解离凹凸棒石-硅橡胶在300 oC热氧老化处理0.5 h后,相比于纯硅橡胶,初始5%失重温度从385 oC提高至396∽399 oC. 系列表征结果表明,天然凹凸棒石和纳米解离凹凸棒石增强了纳米粒子与硅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纳米颗粒聚集,并且可显著提高硅橡胶侧链Si-CH3的保存率,从而提高了该复合材料的热氧化降解和老化性能. 此外,纳米解离凹凸棒石可大大抑制纳米粒子的长大;因此老化后,纳米解离凹凸棒石-硅橡胶表现出了比硅橡胶(10.6%、7.4%和5.0%)更高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保留率(40.6%、34.9% 和30.1%).  相似文献   
74.
窦鹏  杨瑞宁  惠鑫 《化学研究》2022,33(2):152-157
模拟硅橡胶密封件的实际使用环境,设计了压缩与非压缩条件下耐高温硅橡胶的350℃ ×24 h高温空气老化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条件下硅橡胶老化后的硬度增加小于非压缩条件下,其力学性能也相应下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压缩条件下硅橡胶老化后填料呈片层状析出,热氧老化更加剧烈;高温循环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硅橡胶...  相似文献   
75.
通过UV-Vis、FTIR、DSC、以及色差、力学性能的测试表征,实时追踪分析了在紫外光老化过程中,含Pb、Sn以及Ca-Zn热稳定剂的PVC体系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在相同光老化条件下,PVC/Pb、PVC/Sn和PVC/Ca-Zn体系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过程中主要的化学反应是,大分子吸收光能后,发生脱HCl生成共轭双键的反应、生成羰基的氧化反应、交联反应和降解反应;不同热稳定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于微观结构变化的幅度和动力学过程的影响不同.相应地,3种体系的外观色差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也相似,但色差的变化程度和速度以及老化后力学性能的保持率因所含热稳定剂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含Sn体系的颜色稳定性最好,含Pb体系的力学性能保持率最高。  相似文献   
76.
在250~400℃空气中对自由状态下对位芳纶进行等温热老化处理,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红外光谱法、广角X射线衍射法、声速法和特性黏数法表征了老化过程中力学性能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老化初期,由于分子链的解取向,强度随时间快速下降;随后的热分解使强度随老化时间继续降低,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热老化表观活化能为32.4kJ/mol.老化样品的强度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但高于350℃时热交联反应变得明显,同时结晶度增大和结晶结构完善,使强度的损失速率减小.老化样品的模量随老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低于350℃时,非晶态分子链的解取向占优,模量较未热老化样品低;升高至350℃时,结晶结构完善占优,表现在第二类晶格畸变参数降低、表观微晶尺寸增大,特别是微晶横向融合使a,b轴方向尺寸显著增大,模量明显高于未老化样品.  相似文献   
77.
光电隐身一般包括红外隐身、激光隐身、可见光隐身、雷达隐身和声波隐身。本讲座较系统地介绍了红外隐身、激光隐身、可见光隐身的技术内涵,光电隐身技术的应用和国内外发展现状及隐身原理和隐身措施。重点介绍了光电隐身的性能评估,包括性能评价方法和模型、隐身性能测试、隐身性能测试仪器的计量检定和校准等。  相似文献   
78.
 借鉴直流、交流的研究经验,比较了纳秒脉冲条件下几种不同的电树枝老化实验方法。对单针-板电极和多针-板电极在纳秒脉冲下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多针-板电极系统可以在提高实验效率的同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步进法和累加法进行了不同频率下聚苯乙烯电树枝引发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纳秒脉冲下聚苯乙烯电树枝引发电压-频率特性基本一致,在50~500 Hz范围内,引发电压随频率的升高而降低;在500~800 Hz范围内,引发电压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最后讨论了对于不同脉冲功率装置中绝缘材料老化试验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光电隐身一般包括红外隐身、激光隐身、可见光隐身、雷达隐身和声波隐身.本讲座较系统地介绍了红外隐身、激光隐身、可见光隐身的技术内涵,光电隐身技术的应用和国内外发展现状,隐身原理和隐身措施.重点介绍了光电隐身的性能评估,包括性能评价方法和模型,隐身性能测试,隐身性能测试仪器的计量检定和校准等.  相似文献   
80.
光电隐身一般包括红外隐身、激光隐身、可见光隐身、雷达隐身和声波隐身.本讲座较系统地介绍红外隐身、激光隐身、可见光隐身的技术内涵,光电隐身技术的应用和国内外发展现状,隐身原理和隐身措施.重点介绍光电隐身的性能评估,包括性能评价方法和模型,隐身性能测试,隐身性能测试仪器的计量检定和校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