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53篇
化学   86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83篇
数学   1094篇
物理学   1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董鹏  赵子琪  龙福林 《珠算》2014,(6):68-71
经济持续低迷,企业盟利不断缩水,企业如何更好地谋求发展,是企业实务界及供应链研究学者们共同关注并努力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92.
《经济数学》2014,(4):F0003-F0003
<正>本刊是经济数学理论核心刊物,主要刊登数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对策论、经济控制论、经济预测与决策和经济应用数学领域中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一.来稿要求:1.内容充实,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来稿一式两份,同时附中、英文  相似文献   
93.
针对江苏各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本文选用十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利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为突出,主要受综合实力因子和农业因子影响.大体分为三类:经济发达城市、经济次发达城市、经济发展滞后城市.最后,文章提出缩小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4.
利用广西1990-2011年GDP、能源消费和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数据,应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对广西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能源消耗是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Granger原因.能源消耗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效应时间较长且较稳定,环境污染初期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弱却呈现缓慢增强的趋势;而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持续时间较短.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而环境污染受能源消耗变化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95.
研究了多货栈及变质情形下两种可替代物品的经济订货批量问题.在计划期内,若某一种易变质物品发生缺货,则可以被另一种易变质物品以一定的替代率代替补充,不同物品有不同的变质率,且要决定租用货栈的数量.以库存系统的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分别对货栈容量无限与有限的情形建立模型,证明了最优策略存在的唯一性,并分别给出了求解最优订购策略的算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最优性.  相似文献   
96.
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滞后模型(SLM)研究了我国区域RD投入、空间溢出效应及吸收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空间相关性,一个省份的RD投入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还会通过技术溢出促进相邻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一个地区吸收能力越强,其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97.
利用江苏省1985年到2012年的经济数据,通过对江苏省的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进口、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进口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而出口不是GDP的格兰杰原因.通过建立VEC模型,得到了较好的拟合结果.最后给出了几个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8.
建立人才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各个主因子得分,通过聚类将中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若干类别;对于每一类别,分别构建物质资本、人才资本、一般人力资本等到经济产出之间的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得到不同类别地区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计算全国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总体水平.研究表明:2001-2010年期间,31个地区按照人才环境可分为3类.第一类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人才环境发展水平最高,人才经济贡献率为27.13%;第二类地区包括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6个省份,人才环境发展水平居中,人才经济贡献率为24.91%;第三类地区为其余22各省份,人才环境发展水平偏低,人才经济贡献率为18.78%.全国人才经济贡献率总体水平为22.68%.  相似文献   
99.
基于灰色关联度—TOPSIS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生态环境三个层面,构建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客观赋权的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度和TOPSIS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对烟台市8个县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0.
基于产品差别化假设,建立双寡头动态微分博弈模型,比较碳税和许可交易以及总量控制3种气候政策的经济环境效应.研究发现,不同气候政策对两国的经济效应不同.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企业产品差别化竞争时,从碳排放流量来看,碳税政策和许可交易政策与总量控制政策之间没有严格的优劣之分;碳排放存量对碳税政策最敏感.从碳存量对政策的边际影响来看,许可交易政策与总量控制政策是相同的,而碳税政策与之相反.当两国生产的产品完全同质时,从均衡碳排放流量和碳排放存量来看,许可交易政策最优,总量控制政策次之,碳税政策最差.若政府单纯以控制碳排放量为目的,许可交易政策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