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9篇
  免费   330篇
  国内免费   920篇
化学   1922篇
晶体学   64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70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手性环丙烷类衍生物双水解转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四个新手性中心的螺环/环丙烷类化合物4在丙酮-12%HCl溶液中50℃下 发生双手性辅基-双水解转换反应,得到了手性环丙烷/双半缩醛类化合物,螺 [1-溴-4-羟基-5-氧杂-6-氧代双环[3.1.0]己烷-2,2′-(3′-亲核氧基- 4′-羟基丁内酯)](5),化学产率65%-79%,光学纯度ee≥98。通过元素分 析,[a]D^20,UV,IR,^1H NMR,^13C NMR,MS以及X射线四圆衍射测定,确认了它们的 化学结构、立体化学和绝对构型。该双半缩醛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可为官能 团的转换,为某些复杂结构的手性化合物提供新的合成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2.
侧基上带有C60基因的聚苯乙烯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UV、FTIR、DSC、TG和DTA及GPC等方法证明了通过三步反应(氯甲基化,叠氮化,环加成反应)确实将C60引入到聚苯乙烯的侧基上,C60基本上以单取代的方式存在,并通过TG和DTA方法估算了C60在聚苯乙烯C60衍生物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杯芳烃-卟啉模型化合物5及其金属锌的络合物6,用紫外-可见光谱考察了引入对-叔丁基杯[4]芳烃后对卟啉各特征吸收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丙烯酰氧基螺噁嗪衍生物的合成和光致变色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2种未见文献报道的9′-丙烯酰氧基吲哚啉螺萘并噁嗪衍生物(Ⅲa、Ⅲb),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确认了其结构.研究了在Zn(Ⅱ)螯合情况下,Ⅲa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Zn(Ⅱ)螯合可以明显提高其开环体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5.
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下,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简写作PTL)与牛血清蛋白(BSA)之间的相互反应.试验结果发现:由于非辐射能量转移引起的荧光猝灭,BSA的荧光强度因与PTL相互之间的结合反应而明显降低.按Stern Volmet方程和Lineweaver-Burk方程对所得实际数据进行了处理,求得此结合反应的静态平衡常数(KLB)为2.592×103 mol·L-1(297 K),其结合位置距212位色氨酸1.94 nm.根据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推断PTL与BSA之间的结合力为疏水作用力.  相似文献   
106.
合成了E,E-1,4-二[2′,2″-(苯并(口恶)唑基乙烯基)]苯及衍生物共14种,测定了它们的熔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荧光量子产率及激光性能。  相似文献   
107.
合成了一种新的钌(II)配合物[Ru(bpy)2(Hfip)](ClO4)2, 其中bpy代表2,2′-联吡啶, Hfip代表2-(9H-芴-2-基)-1H-咪唑-[4,5-f]-[1,10]-邻菲啰啉.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稳态荧光淬灭、与溴化乙锭的竞争实验、粘度测量和DNA热变性研究了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键合性质. 结果表明, 该配合物能嵌入键合DNA, 键合常数Kb=8.6×105 L·mol-1 (50 mmol·L-1 NaCl).  相似文献   
108.
新型四四硫富瓦烯环蕃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兴宝 《有机化学》2006,26(6):817-822
利用2,3-二(2-氰基乙硫基)-6,7-二烷硫基四硫富瓦烯在甲醇钠的作用下消除一个保护基团生成四硫富瓦烯单钠盐, 与1,4-二氯甲基苯反应, 形成“单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 生成的“单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再次在甲醇钠的作用下消除剩下的保护基团, 形成“单桥”-双(四硫富瓦烯)衍生物二钠盐, 最后与二溴代烷反应形成新型四四硫富瓦烯环蕃, 并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化学氧化法分别对其氧化还原性质和紫外光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9.
十八烷基取代吲哚啉螺吡喃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十种新的十八烷基取代的吲哚螺吡喃衍生物,拟进一步研究这类化合物在LB膜中的光致变色性质.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合成一系列同一分子中既含有给电子性荧光生色团又含缺电子性碳碳双键的烯类单体, 发现这类单体在相同生色团浓度下的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相应的饱和模型化合物或聚合物[1~3]. 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结构自猝灭效应(SSQE), 以区别于浓度自猝灭现象. 对于电子状态与之相反的单体, 即含受电子性荧光生色团的乙烯基醚类单体, 也观察到了SSQE[4,5]. 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SSQE是光照条件下分子内电子给受体之间电荷转移作用的结果, 分子中电子给受体间的间隔基长度和溶剂的性质等都对SSQE有显著的影响[6]. 以往合成的含给生色团的丙烯酰类单体, 其电子给受体间是通过饱和脂肪链相连, 当生色团和受电子性碳碳双键之间以β-二酮结构相连时, 这类单体的荧光性质如何, 是否发生SSQE是我们的关注所在. 另一方面, β-二酮类化合物在一定波长光照射条件下, 常发生烯醇式与酮式的互变异构化. 虽然已有许多文献报道有关烯醇式-酮式互变异构过程中各种光谱的变化以及用核磁、红外、紫外等光谱手段研究烯醇式-酮式互变异构动力学, 但有关β-二酮类化合物互变异构过程中荧光光谱的变化的报道却很少[7~11]. 本文合成了以β-二酮连接的含二甲氨基苯基生色团的烯类单体, 1-(4-二甲氨基苯基)-4-甲基-4-戊烯-1,3-二酮(DMPDK)及其饱和模型化合物1-(4-二甲氨基苯基)-1,3-丁二酮(DMBDK), 研究了其光谱性质及光致互变异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