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0篇
  免费   2421篇
  国内免费   693篇
化学   1716篇
晶体学   61篇
力学   1226篇
综合类   199篇
数学   754篇
物理学   540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419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449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473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51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血清蛋白-荧光素复合物单扫极谱波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0.08mol/L的HAc中,荧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或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使荧光素在-0.58V(vs.SCE)处的还原峰电流增大,峰电流的增大值与加入的BSA或HSA的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BSA在2—24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μg/mL;HSA在2—22μg/mL范围里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8μg/mL。应用该法测定了人血清蛋白样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2.
铜—腺嘌呤络合物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诚  王宏 《分析科学学报》1997,13(2):133-135
了在0.08mol/LNaAc~0.02mol/LHAc缓冲溶液铜与腺嘌呤(Ade)络合物的极谱行为,结果表明,扫描电压为-0.2V~-0.7V时铜-腺嘌呤络合物在单扫示波极谱上有一络合物吸附波,其一阶导数峰电位主-0.4V(vs.SCE),腺嘌呤浓度在1.0×10^-6~1.0×10^-5mol/L范围内与一阶导数波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实验证明,该峰具有吸附  相似文献   
143.
钍-铬天青S的极谱吸附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12moL/L乙酸铵-0.05%磺基水杨酸-0.15%乙醇,pH5.8~6.0的条件下,钍与铬天青S在-0.45W(vs SCE)有一良好的导数极谱波。钍浓度在0~0.4μg/mL范围内与波高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144.
树脂对茶多酚与咖啡因的吸附分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低档绿茶末的水提取液中,利用离子交换,吸附树脂成功地分离出茶多酚与咖啡因,并详细考察了其交换与吸附性能。与其它方法相比,该树脂法具有产品收率高,成本低廉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5.
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光谱分析用超声雾化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昌  杨文斌 《分析化学》1991,19(1):102-104
  相似文献   
146.
蒌蒿茎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又名藜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代的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将蒌蒿列为“上品,甘、平、无毒”,《本草纲目》中记载其具有“补中益气,利膈开胃,疗心悬,久服轻身”等功效。近年来,人们对蒌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兴趣,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蒌蒿茎叶挥发油,其得率为0.12%~0.15%,密度为0.9324,折光率为  相似文献   
147.
在现有方法基础上对沉积物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提取、富集、净化以及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优化。以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与乙腈(V:V,1:1)混合液作为提取液,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进行超声提取,串联强阴离子交换柱(SAX)和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固相萃取(SPE),通过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沉积物中抗生素的含量。抗生素基质加标回收率在56.4%~110%,相对标准偏差为1.1%~24.3%,方法检出限0.0055~0.716 ng/g。本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沉积物中抗生素的提取效率,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中。  相似文献   
148.
在0.004mol/L HCl-1×10^-3mol/L SCN^--5×10^-5mol/L磷酸三丁酯(TBP)溶液中,Cu^2+可在-0.42V(vs.SCE)产生灵敏的极谱波,波高较无TBP存在时增加近3倍,二阶导数峰电流与0.005 ̄4.0mg/L Cu^2+呈线性关系。研究了极谱波性质及增敏机理,表明该极谱波为配合物吸附波,TBP起协同吸附作用。本法已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9.
姚德  刘辉 《分析试验室》1994,13(6):68-71
在0.2mol·L^-1NH4Cl-NH3·H2O底液中,(pH为9.26),得到一个极为灵敏的Fe(Ⅲ)-TEA-5-Br-PADAP-H2O2配合吸附催化波,其峰电位为-0.71V(vs.SCE)。铁浓度在1.8×10^-10 ̄5.4×10^-6mol·L^-1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高呈线性关系。对该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证明是一种配合吸附催化波,并成功地应用于各类水样,钒催化剂中微量或痕量铁的  相似文献   
150.
络合吸附体系吸附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研究络合吸附体系吸附性的重要意义,较详细地讨论了各种方法,包括微分电容曲线法、交流极谱法和计时电量法等在吸附性研究和吸附量测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