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204篇
化学   185篇
晶体学   43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8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重离子束治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卫增泉 《核物理动态》1994,11(3):44-49,66
本文回顾了辐射治癌的历史发展和国内外动态,讨论了重离子束与常规辐射相比在肿瘤治疗上的优势,提出了为治疗应用的重离子束的主要参数以及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拟建的冷却储存环(CSR)上建立治疗实验室的初步考虑。  相似文献   
72.
73.
一种新型微透镜阵列成象式投影光刻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崔崧  高应俊  阮驰  郝爱花 《光子学报》2002,31(6):769-773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入手,系统地研究了微透镜阵列的形成原理和制作工艺,分析了微透镜阵列的面形结构,得到了联系微透镜阵列矢高与制作工艺参量的经验公式.并且将四片微透镜阵列耦合,形成一个深紫外光刻的1:1成象的多孔径微小光刻系统.从几何光学理论出发,分析了这个光刻系统综合成象的特点,讨论了这种光刻系统的光学性能,并给出了实验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4.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是由注入器(SFC)和主加速器(SSC)组成的加速系统。离子源产生的重离子束,由注入器预加速,经前束流线传输并匹配到主加速器,在主加速器内加速到最高能量后引出,经后束流线传输到实验终端。 加速后的各种离子束,主要用于重离子核物理研究,例如,用于重离子核反应机制、核结构以及新核素的合成等。另外,重离子束对许多非核科技领域的研究,例如,对材料科学、原子物理学、辐射生物学、辐射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已展现出日益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5.
利用具有光谱高分辨和选择性激发等特点的共线快离子束激光光谱学方法研究了^159TbⅡ亚稳态4f^95d^7H8^0和激发态4f^96p3/2(15/2,3/2)的超精细结构光谱,所有光谱线可以很好地分辨;并由实验测量得到的高分辨超精细结构光谱,给出了相应能级的超精细结构常数。  相似文献   
76.
77.
78.
双离子束溅射淀积DLC膜的红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洁  黄良甫 《光学学报》1990,10(12):118-1124
用双离子束溅射法在50℃以下的玻璃基片上淀积了类金刚石碳(DLC)膜.研究了轰击离子能量、轰击离子束流密度及轰击源内氢/氩流量比例对淀积片红外透射特性的影响.所用波段是1.5~5.5μm.结果表明,对所有淀积样片,其相对透过率均随波长增长而增大.在每组实验中,随如上各可变参量的增大,各样片的相对透过率~波长曲线均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确定了各组相应的临界参数.结果还表明,轰击源不含氢并不影响DLC膜的制取,但轰击源合氢时所制得的膜具有更好的红外透射性.从结构变化的角度解释了上述规律.  相似文献   
79.
80.
K9玻璃是常用的光学和微系统材料。随着光学和微系统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具有较低廉的价格、良好的微加工性能,在K9玻璃上制作微米、纳米尺度的微结构和微器件的技术,已应用于光电子、微波技术、衍射光学元件等众多领域。但是,由于光学和微波等器件的表面粗糙可引起光散射和信号损失,从而降低器件性能。因此材料表面的超光滑处理对提高光学和微波等器件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