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777篇
  国内免费   1342篇
化学   2043篇
晶体学   92篇
力学   61篇
综合类   29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128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本文继采用含硫配体(-SH,-SR)对高分子保护金属胶体的配位俘获之后,采用锚联在SiO_2表面的较含硫配体配位能力弱的P,N配体分别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的胶体钯在室温下反应,在P/Pd大于3.5,N/Pd大于7时,可以实施对保护金属胶体的配位俘获,证实了配位俘获法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经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溶液中残留的金属钯的量小于0.36 ppm(P/Pd=3.5)。经电子能谱证实,锚联膦胺配体与金属钯之间存在配位作用,这是实施保护胶体负载化的关键。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在整个配位俘获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载体上或是在溶液中,胶体钯的颗粒大小与分布均保持不变。因此,配位俘获法是一种能控制多相催化剂中金属颗粒大小与分布的有效方法。由此合成的钯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在对Cis,Cis-1,3-环辛二烯的选择性加氢中,其活性仅比均相的PVP-Pd胶体催化剂稍低,选择性达100%。在周转数达12,000次/个钯原子后,其催化活性仍保持不变,随着P/Pd比的增大,催化活性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72.
江龙 《化学通报》2002,65(7):499-500
198 4年陈宗淇和戴闽光两位教授编撰了一本供高等学校研究生使用的教科书《胶体化学》。十几年来 ,这本书一直为国内大多数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学所采用。随着科技的发展 ,胶体化学的内容不断丰实 ,无论是理论 ,抑或实用 ,在此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了适应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 ,本世纪初 ,我国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决定组织国内各学科的教育专家和著名学者编写一批可供高等学校研究生使用的教材 ,由陈宗淇、王广信、徐桂英三位教授编撰的《胶体与界面化学》就是其中之一。新出版的《胶体与界面化学》保留了《胶体化学》的主要特点 ,内容…  相似文献   
73.
N-2-Thiazolylacrylamide (NTA) was polymerized by a radical route to obtain the polymer in good yield. The polymer with a pendent heterocyclic group is soluble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which allow to prepare the corresponding metal complexes with higher loads easily. FTIR, ^1H NMR, elemental analysis,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X) were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se materials. The magnetic behavior of Fe(Ⅱ) and Nd(Ⅲ) complexes of poly(N-2-thiazolylacrylamide) was examined by a PPMS-9T magnetometer, exhibi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oft ferromagnet. It is found that the Nd(Ⅲ) complex has an extremely high relativ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35 emu/g.  相似文献   
74.
念琪循  刘园满  孙冰  王曼曼 《色谱》2019,37(3):252-258
建立了测定尿液中3种羟基多环芳烃的氮化碳复合材料磁性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所构筑的磁性氮化碳材料,经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和比表面积分析仪表征后,用于尿液中3种羟基多环芳烃的富集净化。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洗脱溶液和洗脱体积(单次洗脱体积×洗脱次数)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分析,在0.25~25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3种羟基多环芳烃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8和0.25 μg/L,回收率为90.1%~102%,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5%~7.7%和2.2%~8.7%。该本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可用于尿液中羟基多环芳烃的分析。  相似文献   
75.
通过三核铁盐[Fe3O(O2CCH3)6(H2O)3]C1在吡啶溶液中水解聚合得到铁氧簇合物[Fe11O6(OH)6(O2CCH3)15](C5H5N)6。晶体结构表明11个铁离子(Ⅲ)中6个位于扭曲的三棱柱的顶点上,其余5个分别位于三棱柱的每个面之外。铁离子(Ⅲ)之间以氧桥或者羟基氧桥相连。变温磁化率证实铁离子(Ⅲ)之间是反铁磁耦合的。  相似文献   
76.
蒋栋成 《大学化学》2002,17(5):62-62
简要介绍了《胶体与界面化学》一书的内容、特点 ,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7.
Two new heteropolynuclear metal complexes [Ni(phen)23[Cr(ox)32·8H2O(1) and [Ni(bipy)22[Cr(ox)3]NO3·4H2O(2)(phen=1,10-phenanthroline, ox=oxalato, bipy=2,2-bipyridi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IR, TG-DTA and diffuse reflectance UV-VIS spectra.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ies of the complexes have been studied over the range 73.6~300K. The results show that ferromagnetic spin exchange interaction exist between Cr(Ⅲ) and Ni(Ⅱ) in the complex (1). The magnetic property of the complex(2) abides Curie law.  相似文献   
78.
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磁标记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信号检测便捷等优点。由于生物样品自身磁背景信号极低,相比于光学标记检测技术,磁标记检测技术在蛋白质、核酸、细胞、病原体及生物组织检测中均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在生物医学即时检测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围绕磁性纳米粒在即时检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其在蛋白质、核酸以及几类病原体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对基于磁性纳米粒的即时检测技术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9.
Pt3Co核-Pt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Pt3Co alloy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the reduction of H2PtCl6 and Co(OOCCH3)2 using NaBH4 as a reducing agent. The Pt3Co core-Pt shell nanoparticles (Pt3Co@Pt) were synthesized using hydrogen absorption reduc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QUID magnetome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average size of Pt3Co@Pt nanoparticles is 3.6 nm with a standard deviation of 0.9 nm. Heating Pt3Co nanoparticles in air at 700 ℃ for 1 h, Co in Pt3Co nanoparticles was oxidized to Co3O4 and CoO; while no oxidation tendency was detected for Pt3Co@Pt nanoparticles. The crystallize structure of Pt3Co@Pt changed from the face centered cube (fcc) to the face centered tetragonal (fct) after the heating treatment. The coercivity of the heated Pt3Co@Pt reached to 276 Oe at room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80.
研究了酸式纤维素基磁性聚偕胺肟树脂(AMAO)在循环吸溴过程中吸附容量和还原能力的变化,发现原树脂的吸溴初速和溴的还原率比再生树脂高一倍以上,但第一次和第二次再生树脂的吸附速度和还原效率几乎相同,暗示着树脂吸溴后基本结构已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树脂在循环使用时吸溴容量变化不大而溴的还原量却显著降低,表明AMAO作为吸溴剂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