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4篇
  免费   705篇
  国内免费   753篇
化学   23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335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88篇
物理学   207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1.
We have investigated fragment emission from molecularions in H2^r collisions between S^q and H2 with incident energies of 12.5, 15.625, 18.75, 21.875, 25, 28.125, 31.25, 34.375, 37.5, 40.625, and 43.75 keV/u, respectively. The energy distributions of the fragments are measured by time-of-flight techniqu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evidences for molecular Coulomb explosion and dissociation. A program[1]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onte Carlo technique to simulate the time-of-flight spectrum of fragment ions with different initialkinetic energy in ion-Molecule collisions. Simulations are done for S^2 H2 collisions and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2.
原子光谱线增宽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上给出了原子光谱线增宽的几种原因 ,即 :①自然线宽 ,它是原子的内禀特性 (即在跃迁中所涉及到的能级的特性 ) ;②多普勒增宽 ,它是原子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 ;③碰撞增宽 ,它是原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对这几种原因分别给出了数量级上的估算。对原子光谱的测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庄鹏飞 《中国科学A辑》1998,41(6):542-548
讨论量子输运理论以及反常手征凝聚 (DCC)的产生和演化 .建立了手征Nambu Jona Lasinio模型的量子输运方程和约束方程 .发现非平衡的夸克自旋分布是产生DCC的主要物理起因 ,而量子离壳效应可能导致长寿命的DCC .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两质量块相碰,通过测量碰撞时的力,间接测量质量块碰前速度,是一种先进、实用的测量方法,成功应用在“底-6底火试验仪”的测量.  相似文献   
15.
16.
用准相对论扭曲波方法系统地计算了Ba、Nd、Gd、Yb、Au、Pb类铜离子组态能级之间的电子碰撞激发强度Ω(nl-nl),3≤n≤7,4≤n≤7,同时给出了高能极限的碰撞强度和外推到阈值的碰撞强度,用最小二乘样条方法拟合了全能域碰撞强度及热平均速率系数。对于一个激发过程,用10个参数可以得到碰撞电子在任意能量下的碰撞强度以及任意温度下的速率系数。  相似文献   
17.
电子与原子、离子碰撞过程的相对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一至  仝晓民  李家明 《物理学报》1995,44(11):1719-1726
在玻恩近似下,建立了高能电子与原子、离于非弹性碰撞过程的相对论性理论计算方法,并以类Li等电子系列为例,阐明了电子与原子、离子非弹性碰撞过程的相对论效应.它包括:1.靶原子的相对论效应,它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低z靶(如Li)的相对论效应可以忽略;对Au~(+76)靶的2_3—3p跃迁,广义振子强度相对论性计算值比相应的非相对论性值小27.1%.2.入射电子的相对论效应,它随入射电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大.对高能入射电子,在特殊角度,要考虑广义振子强度横场项对微分截面的影响.在极端相对论情况下,如入射电子动能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一种改进的计算探测器校正因子的相关抽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小尺寸探测器处于大块介质的情形, 在探测器的校正因子的Monte Carlo模拟中, 存在两个难题: 一是由于探测器尺寸很小粒子难以到达探测器并发生碰撞; 二是两个随机变量比值难以达到要求精度. 本文使用经过改进的粒子碰撞自动重要抽样方法, 再结合相关抽样方法, 解决了这两个难题, 并在MCNP-4C程序平台上加以实现. 除了粒子碰撞自动重要抽样以外, 还选用了其他3种方法: 直接模拟、区域分裂、强迫碰撞+Dxtran球分别与相关抽样方法结合, 对一个简化的探测器校正因子计算模型进行了计算. 实际计算结果表明, 相关抽样方法无论与哪种方法结合, 都起到了提高相关量计算效率的作用; 而它与粒子碰撞自动重要抽样结合, 比其他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He和N2体系的微分截面和总截面及转动激发分波截面,得出微分截面及总截面随入射能量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