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7篇
化学   630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物理学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乳酸-丙酮-BrO3^——Mn^2^+-H2SO4化学振荡体系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安从俊  庄林  刘义  林智信 《化学学报》1997,55(3):259-264
本文报道了与生命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的中间物参与的乳酸(以下简称LA)-丙酮(以下简称Act)-BrO3^--Mn^2^+-H2SO4新型化学振荡体系, 考察了振荡体系中诸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范围及影响因素, 获得诱导期、振荡周期、振荡寿命所对应的表观活化参数EIN, EP, EL分别为60.68kJ.mol^-^1, 61.03kJ.mol^-^1,135.80kJ.mol^-^1。分析了诱导期的新特征及可能的振荡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2.
本文通过吸收光谱滴定和时间分辨瞬态吸收光谱对芘四硫酸四钠盐(pyrenetetrasulfonic acid tetrasodium salt,PyTS)/甲基紫精(methylviologen,MV2+)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光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用甲基紫精滴定芘四硫酸四钠盐时,得到该复合物的组成成份是1:1,反之,用芘四硫酸四钠盐滴定甲基紫精时,同样得到1:1组成成份的复合物。该复合物的形成常数是2.4×106mol-1·L,当用光激发该复合物时,发现其中存在芘四硫酸四钠盐到甲基紫精的电子转移过程,并得到该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3.
铅上阳极硫酸铅膜的还原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文斌  庄继华  周伟舫 《化学学报》1995,53(11):1047-1053
采用线性电位扫描法、电位阶跃法, 结合交流阻抗跟踪对铅在4.5mol.dm^-^3H2SO4中-0.6V(vs. Hg/Hg2SO4/4.5mol.dm^-^3H2SO4)极化20min形成的阳极硫酸铅膜的阴极还原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膜大部分能被还原, 其中的硫酸铅颗粒先在表面按扩散控制下的三维瞬时成核与生长机理被还原, 然后Pb^2^+自颗粒内径向扩散至已生成的铅层表面上进行还原。颗粒中微粒间的液膜为离子输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4.
几种新的3,7-二取代二苯并五元环状溴嗡盐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侯自杰 《化学学报》1995,53(1):94-97
4,4'-二硝基联苯在浓硫酸中与溴化钠及过硫酸钾反应,直接生成3,7-二硝基二苯并溴五环盐(5).5经SnCI~2-HCI还原得到3,7-二氨基二苯并溴五环盐(6),由6制得重氮盐溶液分别与氯化亚铜,溴化亚铜及碘化钾反应得到3,7-二氯二苯并溴五环盐(7),3,7-二溴二苯并溴五环盐(8)及3,7-二碘二苯并溴五环盐(9).5-9均匀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MS.IR证实.  相似文献   
95.
96.
1948年Benson等将己内酰胺(1)和硫酸二甲酯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得到两个异构的甲基化产物.他们根据产物的反应性能指定一个产物为O-甲基己内酰亚胺(2),另一个产物为N-甲基已内酰胺(3).作者应用~1H NMR进一步证实了Benson等所推断的这两个化合物的结构.2和3的波谱数据只见过零星报道,且未作对比解析.本文除了探讨1和硫酸二甲酯的摩尔配比是否是反应生成2或3的主要因素外,还测定了2和3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  相似文献   
97.
S~2O~8^2^-处理的ZrO~2固体超强酸上的正丁烷异构化反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夏勇德  华伟明  高滋 《化学学报》1999,57(12):1325-1331
首次报道了由浸渍过硫酸根的方式制备固体超强酸。讨论了焙烧温度、浸渍浓度以及ZrO~2前驱体沉淀条件对样品性质的影响,并研究了它们对正丁烷异构化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600-650℃焙烧、0.25-0.50mol/LS~2O~8^2^-浸渍反加沉淀的ZrO~2具有最高超强酸性。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SO~4^2^-/ZrO~2相比,S~2O~8^2^-/ZrO~2上正丁烷250℃异构化活性是SO~4^2^-/ZrO~2的2倍,可能是由于它具有较多的中强酸位并具有与SO~4^2^-/ZrO~2不同的活性位结构。  相似文献   
98.
引入SiO2对SO4^2—/ZrO2超强酸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共沉淀法和负载法制备了一系列SO4^2-/ZrO2催化剂,详细研究了添加SiO2对SO4^2-/ZrO2超强酸样品的晶化、比表面、硫含量、超强酸性和异丙苯裂解及异丙醇脱水反应的影响。引入SiO2会延迟ZrO2的晶化和晶相转变,减弱SO4^2-/ZrO2体系的超强酸性,但对提高样品的异丙苯裂解和异丙醇脱水反应活性有利。  相似文献   
99.
在弱酸性条件下,四羧基铜酞菁(CuC4Pc)与硫酸庆大霉素(GEN)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使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增大,据此建立了以四羧基铜酞菁为探针测定GEN的新方法.在λ为362 nm处,共振散射强度(△IRLS)最大且△IRLS与GEN的浓度在0.05~1.50μg/mL范围内成正比,检出限为0.044μg/mL.将方法用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0.
建立一种酸碱电位滴定法直接测定硫酸铵中氮含量的方法。样品溶解后,可直接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度,分别使用硫酸铵高纯试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对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标定,并对标定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基本无差异。同时,通过适量硫酸的加入避免了样品中游离硫酸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该方法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绿色环保、易于控制,非常适合于硫酸铵中氮含量的检测。将本方法与蒸馏后滴定法(仲裁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采用本方法测得氮含量的加标回收率为99.9 %-100.3 %,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03 %-0.05 %。分别使用实验方法和蒸馏后滴定法测定不同样品的氮含量,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