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7篇
  免费   1359篇
  国内免费   858篇
化学   861篇
晶体学   142篇
力学   665篇
综合类   210篇
数学   1704篇
物理学   368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21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曹阳  赵波  左涛 《物理化学学报》1996,12(7):594-597
计算了一系列肉桂酸(苯基丙烯酸)类化合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系统地研究了取代基的电子性质和取代位置对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并且探讨了该类化合物的饱和取代效应.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与其分子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2.
曹阳  邱国芳  王友良 《化学学报》1992,50(8):783-787
本文采用引入外场微扰的CNDO/S-CI方法, 计算了一系列取代共轭多烯分子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vec, 探讨了 取代基及共轭链长与分子微观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关系和规律。结构表明:吸电子或供电子基团的引入, 有利于增强分子的微观非线性光学效应, 但该效应随取代基数目增多有减缓的趋势, "饱和"取代时由于"饱和效应"而使β~vec值降低; 取代基间的距离增大, 分子的β~vec值提高, 端基代时β~vec值最大; 取代共轭多烯的lnβ~vec与分子中所含双键数n之间具有线性关系。本文还对上述结论给出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53.
朱珍 《高分子学报》1995,(3):284-290
利用等温和非等温方法详细研究了芳香族聚酯──热致型聚合物对,对’-联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结晶相和液晶相形成机理,并计算了相变过程中的表面自由能与温度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从介晶相开始的结晶过程是二维异相成核、三维线性增长的,而从各向同性液相开始的液晶相形成过程则是二维异相成核二维线性增长的.对两个晶化过程的表面自由能的研究表明,该聚合物液晶相形成过程的相转变表面自由能比结晶过程小得多,预示了它将具有更大的晶化速率.研究还发现,该聚合物的液晶相形成过程具有比结晶过程大得多的温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4.
酰胺是肽的基本结构单元, 而且在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中与酰胺联系的氢键对蛋白质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蛋白质模型化合物热力学性质研究的一部分, 报道了甲酰胺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稀释焓.   相似文献   
155.
应用等温流动微量热法测定298.15 K时甲酰胺与肌醇分子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水溶液中的混合过程焓变及其稀释焓, 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关联得到各级异系焓相互作用系数(hxy, hxxyhxyy). 结果表明, 甲酰胺与肌醇分子在氯化钠水溶液中的异系焓对相互作用系数hxy均为负值, 并且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 hxy的绝对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56.
IntroductionIndium-tin-oxide(ITO) has been widely used asthe anode material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s) because of its high transmittance in the visi-ble region and low electrical resistivity. In the pastyears, many investigations focused on …  相似文献   
157.
为了研究形态(特别是分散状态)对聚合物共混物韧性的影响,建立了准网络形态模型,定义了分散相分布系数(ξ,0<ξ1),并给出其物理意义,推导了基体层厚度的计算公式,研究了形态参数的变化对基体层厚度的影响.对于常见的无规形态,ξ≈1.对于准网络形态,ξ<1,并且不是常数.计算结果表明,减小ξ和分散相粒径及其分布、增大其体积分数有利于减小基体层厚度.从理论上证明了准网络形态比无规形态更有利于减小基体层厚度.  相似文献   
158.
刘平  蒋益明  郭峰  谢亨博  李劲 《物理化学学报》2005,21(10):1073-1075
采用真空蒸发的方法在玻璃基板上交替蒸发Ag和TCNQ(四氰基对醌二甲烷), 形成不同厚度的双层膜, 经Ag的固体化学扩散与TCNQ反应, 形成金属有机络合物. 利用透射光谱作为表征, 研究了Ag的传质规律, 给出了60~110 ℃温度下的恒温传质系数k和对应的激活能, 并对传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9.
酞侧基聚芳醚酮的热学性能谢红卫,李滨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酞侧基聚芳醚酮,pvT行为,导热系数,定压比热容酞侧基聚芳醚酮(PEK-C)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其流变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已被广泛研究[1~3],被证明是...  相似文献   
160.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茜素红S(ARS)与5′鸟苷酸(5′GMP)在pH4.80的弱酸性缓冲溶液中生成络合物的结合反应。与试剂比较,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红移92nm,测得络合物和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3×104L·mol-1·cm-1;最大结合数n=10;浓度线性范围0.2~16mg/L;检出限为6.1×10-8mol/L。研究了ARS与5′GMP是分子间作用力的结合反应,并对时间、温度、离子强度对结合反应的影响,以及无机物、生物物质对反应体系的干扰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