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9篇
  免费   986篇
  国内免费   1150篇
化学   657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316篇
综合类   73篇
数学   186篇
物理学   283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由于原子簇化合物在催化,生物活性,功能材料等方面所呈现的重要性,使其成为无机和物理化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文章中和谱学方法对一些具有混配体的过渡金属簇合物的结构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标量、矢量介子场引入动量-密度相关的耦合常数,能够同时重现核物质饱和态性质、能量依赖的相对论光学势以及核内核子平均自由程的实验结果.并用这套耦合常数计算了核内核子-核子弹性散射截面,结果表明,在某些能量区域密度依赖很明显而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43.
马维兴 《中国物理 C》1998,22(10):955-958
提出了核双电荷交换反应的双重子共振态的反应机制,成功地解释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人们的共振区反应的角分布的实验结果.说明了共振区核双电荷交换反应是寻找双重子共振态的一个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44.
在96MeV 16O离子轰击下,测量了16O+64Ni反应出射碎片(α直至O元素)的Wilczynski图和角分布,并提出DIC截面和反应时间等物理量;讨论了反应的DIC特征;看到了出射碎片α和Li主要来源于复合核蒸发的迹象.  相似文献   
45.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model-independent nuclear parton distributions, the structure functions xF3(x, Q^2) are calculat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from CCFR neutrino-nuclei charge current deep inelastic scattering. It is shown that shadowing and anti-shadowing effects occur in valence quark distributions for small and medium x regions, respectivel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neutrino experimental data should be employed in the future for pinning down the nuclear patton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46.
Lei X be an arbitrary smooth irreducible complex projective curve, E (?) X a rank two vector bundle generated by its sections. The author first represents E as a triple {D1,D2,f}, where D1 , D2 are two effective divisors with d = deg(D1) + deg(D2), and f ∈ H0(X, [D1] |D2) is a collection of polynomials. E is the extension of [D2] by [D1] which is determined by f. By using f and the Brill-Noether matrix of D1 + D2, the author constructs a 2g X d matrix WE whose zero space gives Im{H0(X,[D1]) (?) H0(X, [D1] |D1)}(?)Im{H0(X, E) (?) H0(X,[D2]) (?) H0(X,[D2] |D2)}. From this and H0(X,E) = H0(X, [D1]) (?) Im{H0(X, E) (?) H0(X, [D2])}, it is got in particular that dimH0(X, E) = deg(E) - rank(WE) + 2.  相似文献   
47.
本文对于用电荷交换方法或低杂波涨落的方法测量高能α粒子作了简短的评述,建议用核反应13C(α,n)16O测量氘-氚聚变等离子体中的高能α粒子,并提出了一种减少杂质污染,增加穿透深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测量了在25MeV/u^6He轰击^9Be靶的破裂反应产生的α碎片双微分截面及角分布,并在Ser—ber模型的框架下计算了在破裂反应中衍射破裂与擦去过程的贡献,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基于包含衍射破裂和擦去过程的Serber模型可以对^6He的直接反应进行较好地描述,擦去过程的贡献远大于衍射破裂的贡献.相对于^6Li而言,^6He较大的去2n微分截面源于它的弱束缚特性。  相似文献   
49.
X射线激光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相应的应用研究。由于具有波长短、脉冲短、亮度高、相干性好的优点,因此在很多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所有的应用中,利用X射线激光作为探针来诊断等离子体或其他介质材料方面的应用是最普遍的。一般来说,激光探针穿越等离子体或介质后,光束的强度、前进方向、光程都会发生变化。分别检测这些变化,就可以获得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或介质折射率的相关信息。这就需要对作为探针的X射线激光的输出特性有深入的了解,并且选择更合适的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场图测量的方法,即直接测量X射线激光的输出光束在某一位置处的截面光强分布,能够很好地提供关于X射线激光输出光束的全面的信息,对应用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e+e-实验中ψ(2S)能区连续态单光子湮没过程的截面对观测总截面的贡献. 针对ψ(2S)质量处ωπ0和π+π-两个观测末态,利用唯象模型估计了单光子湮没过程贡献的大小. 分析表明,对于ψ(2S)→ωπ0和ψ(2S)→π+π-,以及其他电磁末态分支比的确定,单光子湮没过程的贡献必须认真考虑.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对于BES实验来说,为了获得共振态电磁末态分支比的正确结果,至少需要在低于ψ(2S)共振峰的能量点采集10pb-1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