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51篇
  免费   3142篇
  国内免费   5250篇
化学   13178篇
晶体学   1097篇
力学   1449篇
综合类   402篇
数学   769篇
物理学   5948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94篇
  2022年   552篇
  2021年   652篇
  2020年   545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507篇
  2017年   647篇
  2016年   718篇
  2015年   795篇
  2014年   1295篇
  2013年   1094篇
  2012年   1155篇
  2011年   1101篇
  2010年   1021篇
  2009年   1117篇
  2008年   1206篇
  2007年   1054篇
  2006年   1076篇
  2005年   993篇
  2004年   825篇
  2003年   706篇
  2002年   577篇
  2001年   661篇
  2000年   494篇
  1999年   427篇
  1998年   343篇
  1997年   287篇
  1996年   295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酸糖蛋白手性柱分离6种手性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智勇  钟大放  李岩 《分析化学》2006,34(2):223-226
通过考察缓冲液种类、浓度及其pH值对对映体在手性柱上的保留和分离行为的影响,以及流动相中加入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不带电荷的有机溶剂乙腈、甲醇、正丙醇、异丙醇、流动相流速和柱温对对映体分离能力的影响,优化了含碳手性中心的碱性药物苯丙哌林、酸性化合物MT-A5及MT-酸和含硫手性中心的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对映体分离条件,最佳手性分离条件为:苯丙哌林,0.05 mol/L磷酸二氢铵缓冲液(pH 3.0)-乙腈(95∶5,V/V)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 in,柱温为20℃;MT-A5及MT-酸,流动相为0.01 mol/L醋酸铵缓冲液(pH 5.0)-乙腈(74∶26,V/V),流速为0.9 mL/m in,柱温为20℃;泮托拉唑,流动相为10 mmol/L醋酸铵缓冲液(pH 5.5)-乙腈(93∶7,V/V),流速为0.9 mL/m in;柱温为20℃;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流动相为0.01 mol/L醋酸铵缓冲液(pH 3.0)-乙腈(95∶5,V/V),流速为0.7 mL/m in,柱温为20℃。实现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α1-酸糖蛋白手性柱上对上述化合物的对映体分离,并成功用于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对映体过量百分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82.
1 INTRODUCTION Silicon and its alloy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such fields as electronic industry, high-temperature structural ceramics, etc.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s on silicon and its relevant materials greatly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optics and infor- mation technology. Therefore, more and more at- tention is focused on the structure of silicon, oxide of silicon and the interfaces between silicon and metal or nonmetal. As an ideal passive film on the Si surface, S…  相似文献   
83.
84.
用高功率脉冲激光轰击Zn1-xCoxO,得到锌、钴和氧的原子、分子和团簇等混合体,并在p型单晶Si表面反应生成n型Zn1-xCoxO.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表明,这层材料是结构致密均匀、呈c轴高度择优取向的薄膜,与p型Si材料形成n-Zn1-xCoxO/p-Si异质结.在Zn1-xCoxO中加入H,生成了Co-H-Co聚合体,异质结的势垒高度随着C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深能级的Co-d轨道捕获作为浅施主的间隙H提供的电子,造成的体系n型半导体层的载流子浓度降低,电阻率提高,使得n-Zn1-xCoxO/p-Si异质结在6.5V时漏电流降致6×10-3 mA,反向击穿电压超过20V,电学性能得到显著改进.  相似文献   
85.
86.
为给转炉设计提供依据,需要计算炉液倾动的重心.利用数学方法将实际问题进行简化,通过分析炉液倾动过程中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来确定每个倾动角度对应情况下的液面位置.利用数学中三重积分的有关应用,进一步得出转炉在每个倾动角度为α∈(0,π2)时的重心计算方法及相关结论,在理论上为工程计算重心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在北京谱仪数据分析中,粒子鉴别使用了dE/dx和TOF的信息.在利用dE/dx和TOF联合鉴别粒子时,通常的做法是把两者的χ2值等权重相加(χ2方法).在不同的动量区间,dE/dx和TOF对粒子的鉴别能力不同.本文给出两者联合鉴别时不同动量区间的权重,并构造一个新的线性变量来进行粒子鉴别  相似文献   
88.
提出了切伦科夫相关时间测量(CCT)中初始粒子在辐射体里产生的δ电子的干扰问题,以及降低干扰的方法. 通过模拟计算给出了北京τ-C工厂探测器初步设计中CCT的π/K分辨本领.  相似文献   
89.
平面旋转场诱导下磁流变液的结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平面旋转场下磁流变液中诱导产生的层状结构 ,提出了恰当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成功的解释了层状结构在同步旋转状态下 :层间距随磁场的变化关系 ;旋转层的滞后角随旋转角频率以及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层半径与旋转角频率之间的关系 .理论结果与文献中发表的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0.
利用16O重离子束轰击142Nd和147Sm同位素靶分别生成153Er和157Yb.借助氦喷嘴带传输系统和X-γ、γ-γ符合测量方法分离鉴别核素并测量其衰变性质.首次建立了153Er和157Yb的EC/β+衰变纲图.从中指认出153Ho的一个新三(准)粒子态和两个新单粒子态,指认出157Tm的一个新的同质异能态和一条新转动带.低位能级系统分析表明:在Ho和Tm这两条奇A核的同位素链中基态形状的转变区都在中子数86和88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