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6篇
力学   197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01.
分别应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和高温碳酸盐法制备了Ag/AgCl电极和IrO2-pH电极,组成测定Cl^-和pH值的复合探针,用于埋置于钢筋混凝土试样中,原位测定钢筋/混凝土界面或混凝土中的Cl^-和pH值。两种电极的电位分别对介质溶液中Cl^-浓度的对数和pH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探针的稳定性好,可应用于定量检测试样中钢筋/混凝土界面或混凝土内部的Cl^-和pH值。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梁板组合结构在长持时远爆冲击波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及毁伤形态,通过实验获得了梁板组合结构的破坏形态和背爆面中心点位移变化。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钢筋混凝土梁板组合结构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得到的结构破坏现象与实验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梁板组合结构在相同冲量、不同峰值爆炸荷载作用下组合结构的动态响应和破坏过程,并结合挠跨比与破坏形态划分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冲量作用下,随着爆炸荷载峰值强度增加,梁板组合构件的破坏程度逐渐增加,破坏模式从弯曲破坏向弯剪联合破坏转换,最后呈现冲切破坏模式;组合构件中板部分发生破坏的时间早于交叉梁部分、破坏程度大于交叉梁。  相似文献   
103.
进行受拉区带缺口钢筋混凝土梁和无缺口梁的对比实验,分析带缺口梁的承载机理,提出一种近似计算弯曲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钢筋混凝土筏基的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假设筏基为一搁量在三参数地基上的钢筋混凝土薄板,利用伽辽金法求解了受均布荷裁的四边固定的钢筋混凝土板,所得结果颇具广泛性,且清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5.
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钢筋混凝土墙在受到筒状弹体侵彻撞击、钢筋约束力,及壁面摩擦力等综合作用下的力学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展现了弹体冲击作用下,钢筋混凝土靶体破碎、飞溅成坑、墙体整体滑移和背面层裂等现象,计算结果与试验宏观破坏现象吻合良好,说明材料模型和参数正确,模拟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结构弹体对钢筋混凝土靶的高速侵彻破坏效应,利用口径35 mm弹道炮开展了1 030~1 520 m/s速度范围内的高速侵彻试验,获得了弹体的撞击速度、破坏形态、剩余长度、剩余质量和靶体中的侵彻深度及成坑尺寸等试验数据,分析了侵彻深度和侵彻机理随速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1 030~1 390 m/s的速度范围内,弹体头部磨蚀,磨蚀程度随侵彻速度增加而加剧,侵彻深度随撞击速度近似线性增大;撞击速度在1 390~1 480 m/s范围内,弹体头部严重磨蚀,侵彻深度随撞击速度增加而减小;撞击速度大于1 480 m/s后,弹体严重破碎,侵彻深度急剧下降。针对结构弹体高速侵彻过程中的破坏特点,将侵彻速度划分为刚体侵彻区、准刚体侵彻区、侵蚀体侵彻区和破碎体侵彻区,可为钻地弹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在大当量爆炸冲击波下的破坏规律,依据最大TNT当量为3 t的爆炸试验,对排架主体结构的抗爆破坏等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量纲分析得到1/2缩比模型的荷载参数和结构尺寸。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利用CONWEP方法实现爆炸加载,分别计算装药0.5 t爆距33 m和装药3 t爆距33 m两种工况下排架结构的破坏形态,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通过控制药量和距离,计算不同超压和冲量下缩比模型的破坏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排架的关键破坏特征为中间承重柱的倾覆转动;数值计算与试验破坏形态吻合较好,特征位移和特征转角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5.6%和4.6%。以承重柱的倾覆角作为划分依据,将计算结果分为3种破坏等级,拟合得到的超压-冲量曲线和药量-距离曲线可用于厂房安全距离和仓库容量设计以及意外爆炸下的破坏程度预估。  相似文献   
108.
针对钢筋混凝土(RC)梁,提出了一种通过对抗拉纵筋进行局部弯折,形成钢筋起波,从而提高RC梁抗爆能力的高效新方法。结合已有的实验结果和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起波配筋RC梁的受荷破坏全过程,揭示了其抗爆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在RC梁底部适当位置设置纵筋起波,能增大RC梁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允许变形,有效吸收爆炸能量,大幅度提高RC梁的抗爆性能。基于能量法,建立了起波配筋RC梁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理论计算模型,给出了抗力动力系数的显示计算公式;讨论了平屈抗力比、平弹变形比以及屈弹变形比3个关键设计参数对起波配筋RC梁抗爆性能的影响规律,以便为进一步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为研究钢筋对混凝土靶侵彻作用的影响,基于混合物理论,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的等效混合物模型,同时还建立了将钢筋等效为钢板和素混凝土板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弹体贯穿剩余速度、靶体压力场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侵彻作用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混合物理论的等效钢筋混凝土混合物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侵彻时钢筋的作用,既可以满足计算精度,又能够简化建模过程,提高计算效率,是进行侵彻数值分析的有效简化方法;钢筋混凝土板自由表面附近的钢筋分布能够提高靶对弹体的阻力,但其作用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10.
方自虎 《力学季刊》2021,42(4):811-817
本文基于四根刚臂梁结合12个外接一维单元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单元,单元具有5个节点15个 自由度,称之为“BCJ-5N”单元.每个节点具有3个自由度,与普通梁单元一致,从而确保本单元适合于同普 通一维梁柱单元一起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非线性分析.单元考虑了梁受力钢筋在框架节点内的黏结滑移作 用,并通过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强度设计建立了梁端弯矩与截面转角关系的骨架曲线,结合Lowes加载卸载模 型,组成了完整的静力、动力分析的框架节点单元,并将其移植到 ABAQUS通用分析平台上,通过对两跨三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滞回分析和三跨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动力分析两个算例,验证了本模型适合于 进行循环荷载和动力荷载作用下平面框架结构非线性响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