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88篇
化学   278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939篇
综合类   83篇
数学   80篇
物理学   30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氩氦刀低温探针换热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其探针的降温速率及其治疗温度,采用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可简化低温探针的结构并提高换热效率。文中基于氩氦刀的工作原理和金属泡沫圆管换热器的换热特点,采用平行流模型分析该种换热器不同填充圆管长度和工质(氩气)流体回流时间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以及温度场分布。  相似文献   
42.
宗玥 《分子催化》2014,(4):336-343
将导热性能良好的泡沫铝作为载体,羰基钌为前驱体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形态的钌基催化剂应用于N2O的低温催化分解研究.采用XRD、XPS、SEM、TEM、BET、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于石英管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催化剂性能进行了评价.重点考察了泡沫铝作为催化剂载体的可行性、载体的处理方法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RuO2、Ru、Ru3(CO)12所表现出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泡沫铝作为催化剂载体,能够促进N2O的催化分解;泡沫铝经H2O2处理有利于提高其对活性中心的附着力,提高催化活性;N2O浓度为1%,Ru负载量为0.3%,活性中心分别为Ru3(CO)12、Ru、RuO2时,N2O完全转化温度依次为285、380和415℃;活性较高的Ru3(CO)12/泡沫铝催化剂在长时间作用后活性组分转变为RuO2.  相似文献   
43.
采用原位化学反应和热处理相结合的策略,在泡沫铜表面形成丝线状与花瓣状的立体无机物阵列,然后在其表面蒸镀Ag纳米颗粒(NPs),成功制备了基于泡沫铜的Ag/CuO复合光热材料。该复合材料因表面三维立体阵列结构以及Ag NPs而具备较高的太阳光吸收率。故而,Ag/CuO复合光热材料结合三聚氰胺泡沫组成的蒸发器件实现了高效的海水淡化。本研究除了探索光陷阱深度和金属掺杂对吸收体光热转换效率增强之外,还搭建了太阳能驱动界面蒸汽生成测试系统,测试了样品的光热蒸发性能。在1倍太阳(1 kW·m~(-2))辐照下,该器件整体蒸发速率高达1.097 6 kg·m~(-2)·h~(-1),即其蒸发效率可达78.38%。  相似文献   
44.
对混凝土类材料动态压缩应变率效应研究的发展及问题进行了概述,对比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类材料动态压缩应变率效应的表现特征,揭示了不同加载路径下实测动态强度提高系数的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在高应变率下,基于初始一维应力加载路径的试件将因横向惯性效应导致的侧向围压而演化至多维应力状态,传统霍普金森杆技术无法获得高应变率下基于真实一维应力路径的动态强度提高系数,在强度模型中直接应用实测数据将过高估计材料的动态强度。鉴于应变率效应的加载路径依赖性,将仅包含应变率的强度提高系数模型扩展至同时计及应变率和应力状态的多维应力状态模型,并结合Drucker-Prager准则在强度模型中给予了实现。针对具有自由和约束边界试件开展的数值霍普金森杆实验表明,多维应力状态下的应变率效应模型可以考虑应变率效应随应力状态改变的特点,从而准确预测该类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研究结果可为正确应用霍普金森杆技术确定脆性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胡文伟  王蕊  赵晖  张力 《爆炸与冲击》2022,42(2):023102-1-023102-11
为研究火灾高温与撞击联合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基于ABAQUS建立了高温作用下考虑轴力影响的钢管混凝土柱侧向撞击有限元模型。首先,对高温与撞击联合作用下考虑轴力影响的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模式与受力全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温下钢管混凝土柱的抗撞性能与工作机理;其次,重点研究了受火时间、材料强度、含钢率以及撞击能量对抗撞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设计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与撞击联合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主要发生受弯破坏;受火15 min后,构件抗撞性能明显降低。轴压力对构件抗撞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轴压比从0增加到0.2,受火60 min构件抗撞性能下降了7.8%;混凝土强度对高温下钢管混凝土柱抗撞性能有显著影响,受火90 min后,混凝土强度由30 MPa增加到50 MPa,构件抗撞性能提高约85%;外钢管强度与含钢率对高温下抗撞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6.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搅拌筒的磨损一直是一种常见潜在危害,磨损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失效,对搅拌的质量和出料匀质性产生影响。通过实验获取搅拌筒内部的磨损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种数值分析方法对搅拌筒的磨损进行预测并提出改进。本文采用摩擦磨损实验的方法来标定颗粒与搅拌筒之间的Archard磨损常数,采用JKR接触模型表征混凝土的流动性能,采用离散元方法(DEM)对搅拌筒筒体及叶片磨损进行预测分析。通过法向接触能量与切向接触能量的对比,证明搅拌筒中的磨损主要为伴有冲击作用的磨粒磨损,搅拌车搅拌筒中搅拌叶片顶部的磨损较为严重。针对磨损比较严重的叶片顶部进行改进,采用T型耐磨结构等改进叶片结构,叶片顶部结构改进后搅拌筒使用寿命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7.
《广州化学》2011,(2):79
<正>中科翔-2HN缓凝高效减水剂具有高效减水、缓凝、保坍和增强等功能。适合于各种混凝土结构施工。产品对水泥适应性强,掺量少,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于具有缓凝、保坍和高增强要求的商品混凝土工程。主要性能指标减水率20%~25%。对水泥适应性强,引  相似文献   
48.
黄晋  孙其诚 《物理学报》2007,56(10):6124-6131
液态泡沫由大量气泡密集堆积在微量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形成,是远离平衡态的软物质. 泡沫强制渗流在微观上是指以恒定流率输入的液体在气泡间隙内的微流动过程,是影响泡沫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采用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添加微量色素以显示泡沫中液体流动的方法,确定了透射率与液体分率的对应关系,测量得到了一维液态泡沫强制渗流中渗流波传播规律以及液体分率的演变规律;理论推导了泡沫基本单元,即开尔文单元结构(Kelvin cell)的粘性耗散能表达式,并依据Surface Evolver软件计算得到了不同液体分率时开尔文单元结构对应的的表面能,并计算出了与实验系统对应的开尔文单元结构的表面能和粘性耗散. 基于开尔文单元结构内液体分率演变的准静态假设,分析了表面能和粘性耗散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9.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学者提出,建造埃及吉萨大金字塔的巨石可能并非天然岩石,而是某种古代混凝土。最近,美国费城卓克索大学(Drexel University)的米歇尔&#183;巴索姆(Michel Barsoum)、阿德里什&#183;甘古利(Adrish Ganguly)和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微观结构研究实验室的吉勒斯&#183;哈格(Gilles Hug)的工作竟支持了这一备受古埃及学专家批驳的观点。  相似文献   
50.
A doubly cladding single-mode fiber humidity sensor is fabricated by agarose. The sensor has an insertion loss of -0.08 dB and a power change of -17.83 dB. The responses of the sensor to a relative humidity (RH) range form 30% to 100% at a temperature range form 25 to 34 ~C are validated. The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bsorbability of agarose gel to moisture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H in measured gas. We propose a calibration method that uses lookup tables and construct a corresponding calibration matrix. Using the sensor, we conduct real-time monitoring of RH in fresh concrete during its hardening n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