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98篇
化学   950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物理学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研究了复合酶酶解前后假酸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能力,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酶解产物中总黄酮进行了分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鉴定分析。通过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酶解液抗氧化性能显著高于假酸浆提取液;酶解液的薄层及HPLC-MS法初步鉴定出假酸浆中含有桑色素、二氢槲皮素和儿茶素三种黄酮。  相似文献   
62.
《分析测试学报》2013,(10):1241
9月3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邹汉法、叶明亮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定量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基于胰蛋白酶催化的N端稳定同位素编码的氨基酸标记的相对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等,最终的  相似文献   
63.
金灿  王川  涂国良  俞传明 《合成化学》2013,21(1):106-108
以1-氨基环戊腈草酸盐为起始原料,经双氧水水解、戊酰氯酰化、环合制得厄贝沙坦的关键中间体——2-丁基-1,3-二氮杂螺[4.4]壬-1-烯-4-酮,总产率80.9%,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64.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B3LYP/6-31G(d,p)基组水平上对反应系统中的所有物种进行全优化,用CPCM溶剂模型在同一基组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计算,系统研究了硅醇盐前驱体Si(OCH3)4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聚合机理,阐明了二者的相互竞争关系.研究发现,H2O以氢键或配位键与前驱体结合,然后通过氢转移完成水解;水分子从质子化烷氧基的对面键合并发生水解;第4级水解是H2O从对位驱逐质子化烷氧基,但不能水解完全;水解产物通过"环状模式",由氢键结合成多元环,然后发生氢转移并完成聚合;水解过程的能垒明显低于聚合过程;H+阻止水解产物聚合成环;硅正离子可引发无垒聚合反应,但在能量上并不可行.  相似文献   
65.
合成了一种含有谷氨酸残基的长链烷基表面活性剂Nα-十二烷基-L-谷氨酸.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胶束体系在较温和条件下催化纤维素模型物甲基-β-D-纤维二糖苷(MCB)水解的反应. 研究表明此功能胶束对MCB水解为葡萄糖的反应在较低的温度(90℃)下就表现出明显的催化作用, 在pH 5.0附近具有最佳的催化水解效果.根据胶束催化的相分离模型获得MCB水解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m).研究了胶束与组氨酸(His)或谷氨酸(Glu)所组成的复配体系对MCB的催化水解作用. 结果表明: 氨基酸小分子的加入极大地促进了水解反应的进行, 而胶束与氨基酸在1:1的摩尔浓度配比时催化效果最好. 温度对水解反应速率以及副产物的产生有明显的影响. 在130℃, pH 5.0的水溶液中, 胶束与谷氨酸的复配体系催化MCB水解反应1.5 h后的葡萄糖收率可达到36.6%. 本文也对此催化体系催化MCB水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催化反应的表观一级速率常数(kobsd), 计算得到催化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的活化能(Ea)为97.18 kJ·mol-1.  相似文献   
66.
利用双锥法研究了油田现场用超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M)和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溶液与航空煤油间的界面剪切流变性质,考察了时间、应变幅度和剪切频率对不同浓度PHPAM和HMPAM溶液界面剪切流变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在适宜的剪切频率条件下,流变数据才能反映界面膜的结构信息.HMPAM分子具有界面活性,能吸附在界面上,其界面膜的强度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强,且在高浓度时以黏性为主;PHPAM分子不具有界面活性,其剪切流变参数没有时间依赖性,界面层以弹性为主.HMPAM能通过疏水作用形成界面网络结构,界面膜的剪切复合模量明显高于PHPAM界面层.HMPAM界面层中网络结构在剪切形变作用下的破坏与重组这一慢弛豫过程是其强度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7.
以镍钴氢氧化物、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水解法合成三元前驱体Ni_(0.88)Co_(0.07)Al_(0.05)O_2,再与锂盐混合烧结得到正极材料(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元素价态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料液比1∶25、水洗3次、600℃回烧2 h合成的LiNi_(0.88)Co_(0.07)Al_(0.05)O_2具有较优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其在0.2C的放电比容量达207.6 mAh·g~(-1),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4.8%,1C放电比容量为192.0 mAh·g~(-1),循环100周后,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仍有148.0 mAh·g~(-1),容量保持率达到77.1%。  相似文献   
68.
提出了一个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预处理的全绿色加工过程.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为原料,以超临界CO2和超声偶合法对木质纤维素进行预处理.超临界CO2预处理条件为:压力15-25 MPa,温度120170℃,含水量50%,反应时间0.54 h.超声场功率600W,温度80℃,作用时间2-8 h.用纤维素酶水解反应获得的还原糖总量来评价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单纯超临界CO2和超临界CO2偶合超声预处理都能够提高生物质水解反应还原糖产量.对于玉米芯,超临界CO2预处理(170℃,20 MPa,3 0min)后,还原糖产率为62%(未预处理的为12%).对于玉米秸秆(170℃,20 MPa,2.5 h),还原糖产率为46.4%.对于玉米芯,超临界CO2偶合超声预处理(600 W,80℃下超声处理6 h,然后用170℃,20 MPa超临界CO2预处理30 min)后,还原糖产率为87%.对于玉米秸秆,超临界CO2偶合超声预处理(600 W,80℃下超声处理8 h,然后用170℃,20 MPa超临界CO2预处理1 h)后,还原糖产率为25.5%.与未处理生物质相比,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在超临界CO2和超声预处理后其结晶度没有明显变化.扫描电镜分析则发现木质纤维素的表面积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9.
丁颂东 《高分子科学》2014,32(12):1678-1689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hydrolytic degradation of poly(p-dioxanone)(PPDO) were investigated. The hydrolytic degradation behaviors were monitored by tracing the changes of water absorption, mechanical and crystalline properties, molecular weight and its distribution, surface morphologies, as well as infrared absorption peaks and hydrogen chemical shifts during the degrad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water absorption increases whilst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decrease as the temperature or relative humidity increases. With degradation time growing, the molecular weight drops and its distribution broadens. The crystallinity of PPDO has a tendency to increase at first and then to decrease, while the crystalline structure is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d. At the same time, some cracks are observed on the surface and keep growing and deepening. All results show that temperature plays more significant roles than relative humidity during the degradation. The analyses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hydroge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reveal that the degradation of PPDO is a predominant hydrolysis of ester linkages.  相似文献   
70.
通过开放性设计实验完成氨基脱保护实验的教学。指导学生以回收的乙酰苯胺为原料,自主设计乙酰苯胺在酸、碱条件下水解正交实验方案并分组独立操作,制备并提纯苯胺,比较不同条件下的苯胺收率,筛选出乙酰苯胺最佳的水解条件。对所选实验班级近3年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通过验证实验考察了结果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