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化学   53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25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对描述双掺杂晶体非挥发性全息记录动力学过程的Kukhtarev方程进行了矢量分析,分析中考虑了体光生伏特效应和外加电场的作用。在小信号近似的基础上给出了双中心全息记录中记录与固定阶段空间电荷场的矢量解析解。在综合考虑空间电荷场的各向异性以及晶体有效电光系数的各向异性后,给出了双中心全息记录的优化记录方向。结果表明,对(Fe,Mn)∶LiNbO3晶体633nm寻常光记录,优化记录方向主要由有效电光系数决定,光栅波矢与光轴夹角为22°,方位角为30°;对(Fe,Mn)∶LiNbO3晶体633nm非寻常光记录,优化记录方向主要由固定空间电荷场决定,光栅波矢与光轴夹角为44°,方位角为90°。  相似文献   
82.
用极值频率法分析数字全息的记录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全息理论,通过分析全息图光栅结构的极值频率,利用抽样定理以及频谱分离条件,分析了离轴菲涅耳全息的记录条件,得到了不同于以往文献的最小记录距离及参考光源设置表达式,并做了计算机模拟验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推得的离轴菲涅耳全息最小记录距离和参考光设置表达式是正确的.只有同时满足抽样条件和频谱分离条件,才能得到高质量的再现像.  相似文献   
83.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可喜成绩.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更注重改变以往的单一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目前,对于怎样合理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对此,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也许不太符合目前的潮流,但这是我的真实思想,也是我经过实验后的感想和困惑.一、“成长袋”的作用开始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实验,就有教育专家提出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目的是记录学生日常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展现,从而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当时我们感觉“耳目一新”,于是积极实施,在七年级第一学期就给每个学生建立了“成长记…  相似文献   
84.
通过分析粒子场同轴全息记录装置通光孔径对粒子信息通过量的影响,对不同大小、形状的粒子在相同距离和实验装置下的信息通过量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实验说明,得到了小粒子信息基本通过时对装置通光孔径的参数要求,有助于爆轰实验装置参数的设计。  相似文献   
85.
几种蒸发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文资源分析中,测定陆面蒸发是十分重要。目前为止,尚未获得可应用的能提供一定精度的测定方法,所人人们试图利用可获得的水文气象资料建立蒸发模型来估算蒸发量。  相似文献   
86.
测量10GPa爆压炸药爆轰波波形的光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轰波与冲击波》2003,(4):159-163
  相似文献   
87.
分别采用514 nm绿光4、88 nm蓝光和390 nm紫外光作为敏化光,633 nm红光作为记录光,详细研究了敏化光波长对氧化(Fe,Ni)∶LiNbO3晶体全息记录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敏化光波长的逐渐减小,氧化(Fe,Ni)∶LiNbO3晶体的非挥发全息记录性能逐渐优化,390 nm紫外光是这三种敏化光中最优的敏化光。考虑敏化光的吸收,为了在双中心全息记录中获得最优的性能,应当选择合适波长的敏化光:一方面短波长敏化光能有效地敏化深中心;另一方面短波长敏化光的吸收太强(如对光折变效应无用的基质吸收),不能沿厚度方向有效地敏化晶体,所以实际上需折衷考虑,并从理论上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88.
武鹏飞  费浩生 《光学学报》1995,15(7):05-908
首次用MO-PVA、EO-PVA两种样品,在514nm波长光激发下,实现了633nm可擦除光存储,并研究了写入光束对预激发光的依赖关系,用四能级双色光子共振型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9.
利用1.053μm钕玻璃激光辐照Au、Ti、Ag及C_8H_8等材料平面靶,在不同功率密度I_L下测量了等离子体中由于反常吸收而产生的逃逸高能电子能谱。测量是由一台可变磁场90°焦β谱仪完成的。测量结果表明:在谱仪测量的能量范围内,热电子分布中的高能尾部在高能电子能谱中所占的比重是完全可以忽略的。我们所测的电子能谱大多数可以用麦克斯韦分布来描述,高能电子温度T_h一般为30~70keV。实验得到Au、Ti、C_8H_8平面靶T_h与I_L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90.
云中客 《物理》2006,35(7):598-598
位于美国新墨西哥洲的实验室内最近创造出了比任何已知星球内部温度都要高的温度,这个温度约为20-30亿开。在Sandia国家实验室的Z—Pinch(z箍缩器)上得到了这个温度记录。当时大量电荷贮存在一个称为Marx发生器的装置内,当许多并联电容器被充电后,就迅速地转换为一组八百万伏电压的配置。这个过程被摄像机抓拍成像。如此巨大的放电过程形成了一个二千万安培的大电流,在电流通过一串柱状电线时发生了向心聚爆.这些聚爆物质就达到了我们前面所述的高温,同时还辐射大量的X射线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