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12篇
  免费   1873篇
  国内免费   1686篇
化学   5304篇
晶体学   47篇
力学   2110篇
综合类   621篇
数学   13010篇
物理学   10879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707篇
  2022年   674篇
  2021年   706篇
  2020年   466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584篇
  2016年   647篇
  2015年   754篇
  2014年   1515篇
  2013年   1292篇
  2012年   2379篇
  2011年   2296篇
  2010年   1783篇
  2009年   1635篇
  2008年   2254篇
  2007年   1367篇
  2006年   1252篇
  2005年   1290篇
  2004年   1157篇
  2003年   1369篇
  2002年   1158篇
  2001年   1211篇
  2000年   894篇
  1999年   495篇
  1998年   429篇
  1997年   422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345篇
  1994年   335篇
  1993年   237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220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1.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满足于把知识点讲清楚 ,而现代数学教学注重的是采取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恰当构建课本知识的再发现过程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本文以函数奇偶性的教学设计为例 ,谈一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1 构建知识探究过程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1 .1 构建知识探究过程的理论依据 :(1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进行再创造 ,他们在再创造活动中不断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创造新经验 ,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 ,不断形成数学的新认知结构 .这种形成的认知结构与掐头去尾烧中段…  相似文献   
112.
对核参数敏感度和不确定性分析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敏感度系数的基础上所定义的积分指标Esum能定量地表示出两个不同核裂变装置的相似性,即可用于定量地比较一个基准核裂变实验装置与一个欲评估核裂变装置的相似程度。不确定性的分析提供了一个计算核裂变系统中由于截面数据方差而导致系统中七疆方差的方法,并且也提供了一个计算不同核裂变系统中Keff协方差的方法。不确定性的分析方法是将截面数据的方差信息通过与能量有关的敏感度系数传播给Keff行。某一材料截面数据的方差可以传播给所有含有该材料的临界装置。有着相同材料的临界装置将产生关联。  相似文献   
113.
讨论了求解无约束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的一种并行单纯形法以及对它的改进算法并行共轭梯度—单纯形法 .算法本身具有很强的并行机制 ,能够充分地发挥并行机快速省时的特点 .本文也对算法做了理论分析 ,对算法的收敛性给予了证明 (在二维情形下 ) .最后做了数值实验 (由于软硬件条件的限制 ,并行算法未能在并行计算机上实现 ,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所做的数值实验均是在串行机上完成的 )  相似文献   
114.
在程序升温条件下 ,用DSC研究了标题化合物的放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用线性最小二乘法、迭代法以及二分法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方法 ,以积分方程、微分方程和放热速率方程拟合DSC数据 .在逻辑选择建立了微分和积分机理函数的最可几一般表达式后 ,用放热速率方程得到相应的表观活化能 (Ea)、指前因子 (A)和反应级数 (n)的值 .结果表明 :该反应的微分形式的经验动力学模式函数、Ea 和A值分别为 (1-α) 0 .44、2 30 .4kJ/mol和 10 18.16s-1.借助加热速率和所得动力学参数值 ,提出了标题化合物放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该化合物的热爆炸临界温度为 30 2 .6℃ .上述动力学参数对分析、评价标题化合物的稳定性和热变化规律十分有用 .  相似文献   
115.
王光怀 《物理实验》2004,24(12):14-15
外推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经常用它来验证某些不能直接验证的实验和规律.其实,外推法不仅在实验中有重要应用,在物理解题中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运用外推法来求解某些物理问题时,可以大大缩短解题时间,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116.
趣味实验     
张久伟  房云恒 《物理实验》2004,24(11):64-64
物理实验是学好物理知识的基础,是解决物理问题不可缺少的过程,是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的关键.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现介绍几种课堂以外的、有趣的、简易电池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7.
王孟宁 《物理实验》2004,24(10):51-52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科学”,尤其是电学问题,现代人几乎时时事事都在用电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下面举几例说明电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8.
从数学建模到数学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数学应用的角度,结合我校的实际工作,阐述了大学数学为什么要开设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以及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9.
华罗庚(1910——198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哈贝斯坦教授曾任美国依利诺伊大学数学系主任 ,研究方向是解析数论 ,现已退休 .华罗庚教授曾在 1 948— 1 95 0年间任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 ,回国之后与哈贝斯坦的友谊保持终生 .哈贝斯坦教授的这篇有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传记文章 ,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出版的《科学家传记》第 81卷 (BiographicalMemoirs,Vol.81 ,TheNationalAcademyPress,Washington ,D .C .2 0 0 2 )中 .该传记丛书每卷大约 5 0 0页 ,包括 2 0名科学家 .据查 ,在 70—81卷中 ,只收录了一位大陆科学家———华罗庚 .本传记中的观点均属于作者本人 ,并不一定反映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观点 .本刊特别约请著名数学家王元教授将此文翻译成中文 ,以飨广大读者 .  相似文献   
120.
30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物理系还是一个众生向往的殿堂,那些决心献身科学并且品学兼优的佼佼者进入到这个领域,从而受到同龄人的尊敬和羡慕.一代优秀的物理学工作者就是在这个环境中成长起来,成为今天物理科研与教学领域的中坚力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职业市场的选择以及人们价值观的改变,部分优秀的中学毕业生选择了更现实的领域,如经济、计算机等,他们毕业后可以较轻松地获得工作条件优越,报酬丰厚的职业.因而大量的人才从物理学,特别是纯物理学领域中流失了.这些年再加上出国留学热,甚至在高中毕业就已走上出国之路,对我们人才培养的冲击之大是难以估计的.物理学在许多学生及家长眼中已沦为第二等的学科,或是不得已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