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136篇
力学   217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51.
石桓通  邹晓兵  朱鑫磊  赵屾  王新新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8):085001-1-085001-9
利用X箍缩等离子体产生的μm级、亚ns脉冲X射线点源对双丝电爆炸过程进行了X射线背光照相,结果表明:真空环境下爆炸丝通常形成“核冕”结构,即高密度丝核表面围绕着低密度冕等离子体;随后在全局磁场驱动下,冕层将被连续剥离并向轴线汇聚,形成“先驱等离子体”,大大降低丝阵的内爆品质。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对实现“无核丝爆”(提高丝核沉积能量实现金属丝的均匀汽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提高驱动电流上升率以及在金属丝表面构造正向径向电场均有利于丝核沉积能量的提高。结合上述两种方法,提出了阴极串联闪络开关的电极构型,大幅度提高了丝核沉积能量:正负极性驱动电流下比能量分别提高到原来的2倍(从5.7 eV/atom到13 eV/atom)和3.5倍(3.4 eV/atom到12 eV/atom),均超过了钨丝汽化能(8.8 eV/atom),且激光干涉图像表明爆炸产物具有很高的汽化率,即实现了“无核丝爆”。  相似文献   
552.
 前级聚能装药侵彻技术和两级隔爆技术在串联战斗部的设计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的手段出发,分析了前级装药的结构设计及前级装药爆炸对后级的影响,设计了两种药型罩结构的聚能装药侵彻混凝土靶实验,以及以多孔铝为隔爆体的隔爆防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前级装药在混凝土靶上侵彻出了深度为8.2倍、孔径为0.4~0.6倍装药口径的孔洞;所采用的多孔铝隔爆结构有效地防护了二级弹体的破坏。实验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553.
"音爆云"实质是飞机飞过高湿度空气时因局部流场加速使温度降低至露点以下而形成的水汽凝结云团,将其称为凝结云更为恰当。将凝结云按飞行速度和不同特征分成3类:低亚声速不规则凝结云、高亚声速锥形凝结云和超声速凝结云。本文分别讨论了3类凝结云的形成机制、不同特点及其与激波、突破"声障"和"声爆"的关系。第1类与"声爆"无关;第2类伴随局部弱激波、未突破"声障",与"声爆"基本无关;第3类则与超声速激波及其"声爆"有关。  相似文献   
554.
为进一步提升岩体的抗爆炸性能,采用相似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采用交叉锚索进行加固的围岩进行了抗爆性能分析,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岩体的爆炸压力分布规律、应变分布规律、爆腔大小以及锚索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岩体是否加固,爆心附近岩体内爆炸压力峰值、径向应变峰值、环向应变峰值与比例距离均呈负幂指数衰减,在相同的爆炸药量作用下,随着距爆点距离的增大,压力、应变峰值迅速减小;在集团装药条件下,岩体内的爆腔不呈球形而呈上细下粗的花瓶形,且无加固岩体的爆腔高度较大;交叉锚索角度变化对介质压缩半径的影响较小;随着交叉锚索密度的增大,加固介质中自由场压缩波峰值降低约20%~35%左右,介质的破坏半径小约30%左右。该研究结果可为地下防护工程设计和围岩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5.
徐灿  邓利  马虎  余陵 《爆炸与冲击》2019,39(3):11-20
为研究环缝宽度对旋转爆震发动机(rotating detonation engine, RDE)工作特性的影响,在非预混RDE中进行实验,同时采用高频压力传感器、离子探针和高速摄影等测量设备,在同一入口质量流率的条件下,改变空气进气环缝宽度和燃烧室环缝宽度。获得了单波、双波、四波对撞及混合传播模态;当燃烧室环缝宽6 mm时,增加空气进气环缝宽度,爆震波由四波对撞转变为同向双波,最终以单波形式传播;而燃烧室环缝宽10或15 mm时,空气进气环缝宽度对爆震波传播模态的影响较小;此外,四波对撞模态下,爆震波压力峰值和离子信号峰值低于单波和双波模态时的值。  相似文献   
556.
为研究汽油-空气混合气体密闭爆炸和泄爆特性,采用可视化方管进行了两种爆炸模式实验研究,并基于壁面自适应局部涡黏(wall-adapting local eddy-viscosity,WALE)模型和Zimont预混火焰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泄爆工况超压-时序曲线峰值数量多于密闭爆炸工况,且泄爆工况超压-时序曲线存在剧烈的类似简谐振动的振荡,而密闭爆炸工况的爆炸超压特征参数显著高于泄爆工况;(2)密闭爆炸工况最大火焰传播速度明显小于泄爆工况,但前者在火焰传播初期即达到最大值,而后者在火焰传播末期才达到最大值;(3)密闭爆炸工况出现郁金香形火焰,而泄爆工况出现蘑菇形火焰,郁金香火焰的形成与管道内火焰锋面、流场和流场动压三者之间耦合效应相关,蘑菇形火焰由外部流场湍流和斜压效应的共同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557.
级联型爆磁压缩发生器的等效电路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态级联型爆磁压缩发生器由多级构成,后一级俘获前一级的磁通进而将能量放大。用镜像电流法计算装置等效电感和电阻,用磁通俘获模型计算两级间磁通耦合,并假设损耗电阻正比于直流电阻。用该等效电路方法计算了一种两级动态级联型爆磁压缩发生器的静态和动态电路参数,并对其输出电流波形进行了模拟,同实际测量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对该装置通过脉冲变压器对脉冲形成线的充电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对级联型爆磁压缩发生器的优化设计和应用研究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另外两级磁通俘获模型对于间接馈电(线圈或永磁体)装置模拟计算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58.
为了验证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 PEEK)作为低附带毁伤战斗部壳体材料的可行性,设计了等厚度聚醚醚酮壳体和2A12铝制壳体作为爆破战斗部外壳。通过静爆威力对比试验,并结合峰值超压测试及高速摄影技术,对超压、比冲量及破片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壳体厚度的聚醚醚酮壳体战斗部较2A12铝壳体战斗部质量减轻了一半以上,对人员超压毁伤半径几乎一致,聚醚醚酮壳体战斗部爆轰能量更多转化为冲击波能,且随着比例距离增加,比冲量高于2A12铝;聚醚醚酮壳体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破碎形成小破片,试验后仅回收到一枚边缘烧蚀的破片。可认为破片飞散时在爆轰产物高温高压作用下全部燃烧,聚醚醚酮壳体不产生杀伤破片,破片附带损伤小。战斗部壳体可采用聚醚醚酮材料,有效控制毁伤范围,满足城市作战中低附带毁伤效果需求。  相似文献   
559.
杀草强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状的化学除草剂,对环境有极强的破坏性,大量使用会造成农残污染,对生物体具有致癌作用。目前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探究杀草强分子的拉曼增强机理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开展了Au聚体吸附位点对杀草强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影响研究。采用Multiwfn软件结合VMD软件探究了杀草强分子表面静电势分布,得出N1, N4和N6是杀草强分子与Au原子配位的最佳位置。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运用GaussView5.0和Gaussian09软件,在B3LYP/6-31++G(d, p)基组水平上对杀草强分子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并对C, H, N原子使用6-31++G(d, p)基组,Au原子使用LANL2DZ赝式基组,计算了杀草强分子的常规拉曼散射光谱和杀草强分子与Au4聚体以及Au6聚体吸附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并进行特征峰指认和比较。结果发现在Au与N1配位形成的复合物中,在1 064, 1 200, 1 392和1 592 cm-1处杀...  相似文献   
560.
针对短语声指令声频信息少、不适用句子级重放语声检测的问题以及近距离录声后用高质量重放设备重放的语声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词级重放语声检测的模型。首先,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低频平均能量计算和帧排序等方法选择声频帧,然后提取这些帧的伽马通频率倒谱系数。其次,用基于自注意机制的残差网络模型进一步提取伽马通频率倒谱系数中的信息,并转化为特征向量。最后,将提取后的特征向量用CatBoost分类,从而提高检测性能。在POCO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以87.54%的准确率和12.53%的等错误率检测重放语声,优于基线和现有的方法。该文提出的方法在ASVspoof2019 PA数据集上的等错误率与串联检测代价函数分别为4.92%和0.1418,证明该文方法也适用于多种设置的重放语声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