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3篇
力学   1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利用NDJ-1型旋转式黏度计(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测量液体黏度的实验中,有几种产生误差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由于指针摆动不稳而引起的.通过观察分析我们认为,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仪器没有调节垂直,或转子外套筒安装不垂直,或仪器本身制作工艺不精良,外套筒轴线与机身轴线不严格在同一条直线上,因而造成指针左右摆动不稳,读数不准,产生误差.可用以下方法解释此种现象.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旋转式惯导系统导航误差随时间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等效惯性器件误差计算和补偿方法。该方法基于惯性导航系统误差模型和惯性导航等效误差特性,分析导航经纬度误差的直流分量、地球振荡项和时间发散项,计算主要等效惯性器件误差。经过等效惯性器件误差补偿后,经度误差发散被抑制,纬度误差的振荡幅值由0.4’减小到约0.15’,导航精度提高了62.5%。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在导航系统中补偿等效惯性器件误差,可以抑制经度误差发散,减小纬度误差直流分量和地球振荡幅值,提高惯性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13.
论混合式惯性导航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惯性导航系统是当代空、天、海、陆各类先进运载器所不可或缺的一项自主导航定位装备。简要回顾了平台式、捷联式以及旋转式惯导系统的发展历程和各自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平台式、捷联式和旋转式惯导系统优点于一体的混合式惯导系统新技术途径。介绍了这种新型惯导系统的概念、原理、特点、关键技术,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技术途径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为该系统的未来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并指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旋转式惯导系统的标度因数误差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旋转式惯导系统的标度因数误差效应理论分析关系系统的设计和精度的提高。从旋转式惯导系统的误差传播方程出发,推导了光学陀螺旋转式惯导系统中由于标度因数误差引起的数学平台角度误差表达式,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非对称性标度因数误差的自动补偿效应、地球自转与对称性标度因数误差的耦合效应、转轴方向上的标度因数误差效应等现象,最后得到了要减小或者消除这些误差效应所应该注意的原则和结论。分析表明,合适的双轴转动方案能够补偿全部三个陀螺的非对称性标度因数误差;采用三轴或者三轴以上的转轴,能消除对称性标度因数误差与地球自转耦合引起的导航误差;为防止对称性标度因数误差和转位运动耦合而引起的大的导航误差,应采用正反转相结合方案。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vector graviton metric theory of gravitation (VGM) suggested by one of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using the method of null tetrad and analytic continuation, this paper gives the metric of the rotating charged spherical mass in VGM. The result shows once again that a replacement of G by G*= G(1 - G M / 2r ) in general relativity will yield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 in VGM for the metric in vacuum.  相似文献   
16.
针对细长杆状目标,以亚音速反舰导弹为典型目标,进行了目标特性分析和易损性分析,得出了这类目标的有效毁伤机理。在小脱靶量情况下,提出利用双束旋转式离散杆战斗部对这类目标实施切割毁伤,使其在空中解体或作用失效。建立了双束旋转式离散杆战斗部攻击亚音速反舰导弹的弹目交会数学模型,计算了弹目交会参数。根据交会参数,利用LS—DYNA三维动力有限元程序对杆条打击到发动机舱段上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为反舰导弹毁伤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旋转式热分离机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和提高热分离机热力效率的各种方法 ,并用实验进行验证 ,重点对热分离机接收管的结构进行研究 ,完善其热力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可观测性分析的方位旋转式惯导初始对准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位旋转式平台惯导系统(ARGINS)可以通过平台绕方位轴旋转抑制陀螺漂移和加速度计零偏,提高系统精度.平台旋转同样会影响系统静基座初始对准的精度.文中给出了ARGINS系统初始对准的误差方程和速度观测方程,应用分段定常系统可观测性分析理论和奇异值可观测度分析方法,定量地给出了ARGlNS系统状态的可观测度,并进行了ARGINS静基座初始对准过程的数字仿真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与固定指北式惯导系统相比,ARGIYS系统通过平台旋转提高了加速度计零偏和水平陀螺漂移的可观测度,可以应用卡尔曼滤波对系统的平台失准角和惯性元件误差进行估计并提高对准精度.  相似文献   
19.
旋转式硅油阻尼器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权  徐晖 《应用力学学报》2001,18(2):124-127
通过弹簧-质量-刚杆-阻尼器系统模拟了扭振阻尼减振系统,提出利用功率谱函数识别系统阻尼的方法,并通过有关实验对阻尼器的阻尼特性及其温度效应进行研究,最后揭示了阻尼的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外针对旋转式导航系统的研究表明,调制转台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导航精度。提出利用新型超声电机位移分辨率高、响应快、电磁兼容性好等特点,研制了高精度、低成本的超声电机调制转台,并实现了转台的非线性控制,从而增强导航系统旋转调制效果,进一步提高导航精度。相比于体积和功耗较大的常规电磁驱动旋转平台,该超声电机转台控制精度优于40',响应时间优于5ms,体积小,且无磁影响,有利于实现低成本、低精度的MEMS旋转式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应用,并进一步推动低成本微小卫星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