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8篇
  免费   1786篇
  国内免费   4022篇
化学   8862篇
晶体学   150篇
力学   129篇
综合类   177篇
数学   41篇
物理学   4507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626篇
  2013年   545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609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655篇
  2008年   722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535篇
  2004年   562篇
  2003年   482篇
  2002年   454篇
  2001年   390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344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87篇
  1994年   233篇
  1993年   219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70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6 毫秒
91.
Paul阱中共面两离子系统的能量本征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邬云文  海文华 《物理学报》2006,55(7):3315-3321
通过对Paul阱中共面两离子体系的研究,考虑共面两离子在Paul阱中库仑关联,得到了两离子系统Schrdinger方程的精确解;椐方程的精确解,分析了质心能级简并情况,计算了两离子的平衡距离和低能级的几个态函数,设计程序作出了质心径向概率分布图. 关键词: Paul阱 两离子 共面 量子逻辑操作  相似文献   
92.
利用离子速度影象技术研究了正一溴丁烷(n-C4H9Br)在231~267 nm波段的光解,得出了如下结论:正一溴丁烷(n-C4H9Br)在231~267 nm波段的吸收源于基态到三个最低激发态的跃迁,这三个激发态标识为1A″、2A′和3A′;发生在这三个排斥态的势能面(PES)上的光解最终导致C4H9 Br(2P3/2)或C4H9 Br*(2P1/2)的产生;2A′和3A′态之间存在避免交叉(Avoided crossing)会影响最终的光解产物;从基态1A′到激发态1A″的跃迁矩垂直于对称面,也就垂直于C-Br键;从基态1A′到激发态3A′的跃迁矩平行于对称面,同时平行于C-Br键;从基态1A′到激发态2A′的跃迁矩在对称面内,且与C-Br键成53.1°夹角.我们也讨论了正一溴丁烷(n-C4H9Br)在234 nm和267 nm附近光解时的避免交叉几率(Avoided crossingprobability),以及它对单通道相对产额(Relative fraction of the individual pathways)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利用傅里叶光学方法,建立了一个基于远场的多束超短脉冲相干合成的理论模型。研究了一个口径为50 cm,脉宽为1 ps的超短脉冲相干合成系统的各种误差对脉冲远场时域和空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若要求远场的一倍衍射极限区域的积分能量分布达到理想情况下的90%,该系统的相位延迟误差小于0.63,沿x方向角度误差小于0.37 μrad,沿y方向角度误差小于0.34 μrad;若要求远场叠加脉冲的时域展宽小于25%,系统的剩余啁啾因子应小于1.32(不考虑相位延迟)或1.52(考虑0.63的相位延迟)。  相似文献   
94.
报道了由兰州ECR源提供的低速高电荷离子40Ar16 入射到云母表面产生的电子发射的实验测量结果.结果发现,电子发射产额Y与离子入射角ψ有近似1/tanψ的关系.基于经典过垒模型,我们对这一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相当符合,这就间接说明势能电子发射是低速高电荷态离子作用于表面发射电子的一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5.
Eu3+掺杂硼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不同浓度掺杂下Eu^3+离子在硼酸盐玻璃的吸收光谱、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根据荧光光谱计算了各样品的强度参数力2与/24,分析了Eu^3+离子掺杂浓度对其发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Eu^3+离子高掺杂浓度时,会发生浓度猝灭效应,但由于Eu^3+激活离子之间能量传递几率很小,使得Eu^3+离子猝灭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96.
利用不同能量的质子在大气环境中辐照拟南芥的含水种子,能量从1.1MeV到6.5MeV.根据模拟计算结果,相应能量的离子对种子的损伤区域分别为胚的浅层、胚的一半和整个胚.本实验中,具有较高能量的质子可以完全均匀地作用于拟南芥生长、发育及遗传密切相关的胚茎端分生组织,而能量较低的质子则不能直接作用于茎端分生组织.实验所用质子注量范围为4×109ions/cm2—1×1014ions/cm2.实验结果显示,虽然拟南芥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随离子注量增加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对应于不同的胚损伤区域,即在不同的入射质子能量条件下,注量曲线具有各自的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拟南芥种子中除了胚茎端分生组织作为对离子辐照敏感的辐射主靶外,茎端分生组织之外的胚区域可能作为离子辐射次靶,影响到最终的辐射生物学效应. 关键词: 离子辐照 拟南芥 胚区域 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97.
在2×1.7串列加速器上利用束-箔方法和装有CCD的Spectrapro-500i光谱单色仪的测量装置,在2MeV束能下研究了250nm—350nm波长范围离化态氧原子光谱.在250nm—350nm范围已确定的201条光谱线,确定的跃迁大部分属于OⅡ到OⅣ原子的n,l能级间的跃迁,一些实验结果与现有理论一致.实验发现,在这个范围的光谱大都属于弱跃迁谱线,并且许多谱线是以前没有观测到的. 关键词: 串列加速器 氧离子 CCD 光谱  相似文献   
98.
不同方法制备的CO2-3替换磷灰石固溶体晶体化学的FT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CO2-3替换的磷灰石固溶体,利用FTIR结合XRD对其进行了晶体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均相沉淀法制备的碳羟磷灰石(CHAP)属B型替换且替换方式是[CO3·OH]四面体替换[PO4]四面体;固相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HAP属A型替换且替换方式是[CO3]三角形配位体替换通道位置的OH-;固相反应法制备的碳氟磷灰石(CFAP)属B型替换,其替换方式是[CO3·F]四面体替换[PO4]四面体;sol-gel法制备的CHAP属AB混合型替换,其Ψ3分裂为Ψ3-1,Ψ3F,Ψ3-4.高斯函数法拟合表明Ψ3F峰是A型替换的Ψ3-2与B型替换的Ψ3-3的叠合.当WCO2-3<3.34%时,随CO2-3含量增加,A型替换量增大,且当WCO2-3=3.34%时达最大值,当3.34%<WCO2-3<7.52%时,随CO2-3含量增加,B型替换量增大,且当WCO2-3= 7.52%时亦到饱和.  相似文献   
99.
 采用20 TW啁啾脉冲放大的ps激光辐照金锥靶和平面靶,对靶背向产生的超热电子角分布和能谱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金锥对超热电子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平面靶情况相比,锥形靶靶背向产生的超热电子数量增加,电子能量为2.0~2.5 MeV的超热电子数目有大幅度增长;锥形靶背向超热电子的空间发散角大于平面靶,这是由于啁啾脉冲放大激光所固有的较高脉冲前沿产生的预等离子体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In the light of the recent works by Sen(hep-th/o203211,hep-th/0203265,hep-th/0204143)and Gibbons(hepth/0204008),we present a phase-plane analysis on the cosmology containing a rolling tachyon field in a potential resulting from string theory.we show that there is no stable point on the phase-plane,which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coincidence problem if we consider the tachyon as a candidate for quintessence.Furthermore,we also analyse the phase-plane of the cosmology cotaining a rolling tachyon field for an exactly solvable toy potential in which the critical point is stable.Therefore,it is possible for the rolling tachyon to be a candidate for quintessence if we give up the strict constraint on the potential or find a more appropriate effective potential for the tachyon from M/String the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