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2篇
  免费   1178篇
  国内免费   1204篇
化学   1913篇
晶体学   64篇
力学   971篇
综合类   78篇
数学   82篇
物理学   260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312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62.
杨光明  廖代正 《物理》1998,27(4):215-218
配合物分子材料的研究是对传统无机和有机材料的一种新发展和挑战.光致自旋转换配合物可望是实现光开关和记录信息的理想体系.  相似文献   
63.
电磁加载下的高能量密度物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物质的高能量密度状态文中所述的高能量密度状态是指物质由于受到外界能量输入或自身能量转换,使其内能增大而造成的高压力、高密度和高温度状态。能量的体积密度的量纲等同于压力的量纲,由此可知内能增加量为1MJ/cm3时,物质内部的压力约为1TPa量级。通常认为在高能量密度状态下,固体物质的可压缩性应有显著影响,气态物质应达到接近极限压缩的程度,相当于0.1TPa或0.1MJ/cm3的内能密度。密度为0.01g/cm3的物质被加热到100eV,其压力则为0.1TPa,对氢气而言比能量约10MJ/g。高能炸药PBX-9404的化学反应能密度约为0.0096MJ/cm3,爆压为36…  相似文献   
64.
薛绍林  杨香春 《光学学报》1994,14(2):46-149
本文描述了利用KTP晶体和腔的基波输出镜构成非线性镜实现1.08μmNd:YAP激光器的被动锁模。实验表明,这种新的锁模技术比用染料作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锁模技术有很多突出的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实验测得锁模时基波1.08μm输出2.4mJ,二次谐波0.54μm输出0.5mJ(同样条件下的静态输出为2.5mJ),基波脉冲的平均脉宽为40ps。  相似文献   
65.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SPEPt电极以及SPEAu-Pt电极上还原态CO2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研究表明,此类电极的电化学特性与光滑Pt电极一致:CO2在氢原子吸附电位区0~250mV(vs.RHE)处,可与电极上化学吸附的氢反应,生成还原态的CO2,通过线性扫描,还原态CO2即发生一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阳极剥离).在SPEPt系列及SPEAu-Pt系列上CO2的电化学行为表明,当SPEPt系列上Pt的载量为2.5mL的0.01mol·L-1H2PtCl6的Pt时,对还原态CO2的电催化活性最好,当Pt的载量相同时,在SPEAu-Pt上,催化剂对还原态CO2的电化学氧化行为比SPEPt电极更强,这是由于预先沉积的Au对后沉积的Pt有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66.
 在气体放电物理的基础上,对SF6和N2采用双光子电离模型,对碳氢化合物的光电离采用3能级模型,并考虑了混合气体的热电离和激光对气体的欧姆加热作用,建立了激光触发SF6-N2混合气体开关的数值模型,模拟了激光触发SF6-N2混合气体多级间隙开关实验。激光触发延迟时间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理论计算表明:激光触发SF6-N2混合气体间隙开关的延迟时间随SF6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随激光脉冲能量、充气压力等的上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7.
3.2电磁驱动的高能量密度动力学研究3.2.1固体套筒内爆动力学实验磁力驱动下高速内爆的金属套筒是一个柱形会聚撞击器(又称为飞层),可用来进行冲击压缩和许多流体动力学实验,为此当撞击内部靶芯时套筒内表面附近必须接近于固体状态的密度,因而称为固体套筒。如同气体炮是标准的平面冲击加载装置那样,电磁驱动的固体套筒是柱面会聚冲击实验的通用平台,其能力和精度明显超过爆轰会聚装置,而且没有爆炸带来的种种不便之处。为了用各种材料作撞击器,在轻质良导体(如铝)驱动筒内侧衬上用所需材料制作的薄筒,组成所谓复合套筒。固体套筒内爆动力学…  相似文献   
68.
半导体激光泵浦预激光锁模调Q固体激光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有明  周复正 《光学学报》1995,15(9):205-1208
报道半导体激光侧面泵浦预激光锁模调Q的Nd:YAG固体板条激光器,预激光锁模调Q的激光脉冲宽度为36ps,调Q包纤各心的锁模单脉冲能量超过7μJ,相应的峰值功率达200kW。  相似文献   
69.
周建威  杨保联 《物理》1996,25(3):160-166
正在发展的固体高分辨动态核极化(DNP)技术是核磁共振波谱学中一个崭新的分支.DNP是一种电子-核的双共振技术,它利用未配对电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在强磁场下用微波激发自由电子跃迁,使相关核的自旋能级分布发生极化,不仅大大增强了核磁共振方法的灵敏度,还提供了微观电子结构的宝贵信息,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价值.目前,DNP方法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核磁共振波谱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70.
Zr(IV)/PVA功能膜的膜催化酯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催化与渗透汽化分离技术相偶合的渗透汽化型膜反应器中,研究了羧酸酯的液相合成反应。实验中制备了两类具有强酸催化活性的Zr(Ⅳ)/PVA(聚乙烯醇)功能膜,采用管式膜方式,以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反应为探针,对这类新型的催化反应技术在催化活性、分离性能以及分离对反应转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从得到的结果看,膜催化酯化反应过程的反应条件和缓,转化率可达到98%,反应的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