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0篇
  免费   2255篇
  国内免费   4141篇
化学   6099篇
晶体学   313篇
力学   768篇
综合类   175篇
数学   189篇
物理学   5302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701篇
  2013年   595篇
  2012年   537篇
  2011年   589篇
  2010年   559篇
  2009年   533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543篇
  2006年   523篇
  2005年   524篇
  2004年   532篇
  2003年   482篇
  2002年   385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294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192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查子初  王志群 《实验力学》1991,6(2):169-176
本文提供了一种可以进行自增强处理的圆筒试样,通过实验用柔度法确定了该试样的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介绍了含表面裂纹试样的柔度测试技术,导出了柔度与表面裂纹尖端前缘各点的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式,该式可作为各种含表面裂纹试样柔度法测表面裂纹 K_1因子的参考,本文还测定了不同自增强程度下,自增强圆筒的表面裂纹疲劳扩展规律。  相似文献   
992.
纳米压痕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纳米压痕仪的加、卸载过程,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纳米压痕仪的标准Berkovich压头.介绍了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参数、边界条件、材料特性与加载方式,讨论了摩擦、滑动机制、试件模型的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计算结果与标准试样实验结果的比较,证实了模拟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压头尖端曲率半径对纳米压痕实验数据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尖端曲率半径r=0与r=100nm两种压头的材料压痕载荷—位移曲线.结果表明,当压头尖端曲率半径r≠0时,基于经典的均匀连续介质力学本构理论、传统的实验手段与数据处理方法,压痕硬度值会随着压痕深度的减小而升高.  相似文献   
993.
垂直激励圆柱形容器中的表面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奇异摄动理论的两时间变量展开法,研究了垂直强迫激励圆柱形容器中的单一水表面驻波模式。假设流体是无粘、不可压且运动是无旋的,在忽略了表面张力的影响下,得到一个具有立方项以及底部驱动项影响的非线性振幅方程。对上述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研究了特定(3,4)模式的表面驻波结构和特性,如驻波的节点分布及随某些参数的变化规律等,从计算的等高线的图象来看,和以往的实验结果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994.
仿生非光滑表面铸铁材料的常温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模仿动物体表形态,在试样表面通过激光雕刻出有规则分布的凹坑以及条纹等非光滑单元体,研究了具有非光滑表面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非光滑表面材料的耐磨性较光滑表面提高1倍以上,摩擦系数提高66%以上;当非光滑表面的单元体硬度越高、直径越大和间距越小时,其耐磨性能越好,摩擦系数越大.这是由于激光加工的单元体相当于在母体上增加了许多强化质点,比母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致密性,能够提高抗磨性,增加表面粗糙度,所以其耐磨性提高,摩擦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995.
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 ,用含有全氟烷基的氯硅烷作为前驱体 ,在活化玻璃表面制备了二甲基 -γ-全氟辛酰氧丙基硅烷单分子膜 ;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组装膜表面的几种特征元素及其化学环境进行了表征 ;采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了蒸馏水在自组装薄膜表面的接触角 ,在动静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薄膜同 GCr1 5钢球对摩时的摩擦磨损性能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自组装膜的表面自由能很低 ,具有很好的疏水 -疏油性 ,其对水的接触角高达 1 1 0°;二甲基 -γ-全氟辛酰氧丙基硅烷组装膜可以降低基片的摩擦系数 ,而且在较低负荷下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996.
化学跑合剂对跑合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剑  解生泽 《摩擦学学报》1998,18(3):275-278
在BJ52A胶合试验机、JP-BD1500型接触疲劳试验机和CL-100齿轮试验机上考察了化学跑合剂的作用,并就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采用化学跑合剂跑合后,表面粗糙度明显降低;表面接触面积增大,可以实现1次满载快速跑合;与采用含磨料的跑合方法比较,化学跑合剂可以明显提高表面接触精度,减少裂纹源的发生和发展,使表面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当齿轮加工精度较低或高速、重载齿轮的硬齿面精加工存在困难时,可  相似文献   
997.
套管磨损三维表面形貌恢复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CWT-1000型套管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套管摩擦磨损试验,研究深井、超深井中"冲击-滑动"复合磨损对套管磨损行为的影响,采用三维表面形貌测试仪、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在不同载荷条件下套管磨损表面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在此基础上对套管磨损表面进行了三维恢复并计算套管磨损表面的主要形貌参数,探讨了套管磨损表面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套管的磨损性能与载荷有关;在不同载荷条件下,套管磨损表面的三维形貌具有不同特点,且主要的表面形貌参数与载荷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证明了三维形貌分析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套管磨损表面的情况;当冲击载荷和频率不大时,套管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兼有粘着磨损,随着冲击载荷和频率增加,套管磨损表面出现明显粘着剥落和疲劳剥落迹象,并出现疲劳裂纹扩展和连通,套管的磨损机制向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转化,磨损趋向严重.  相似文献   
998.
粗糙表面滑动轴承非牛顿介质润滑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轴承润滑中非牛顿介质的流变特性以及轴承表面形貌对润滑效果的影响,推导出了修正的雷诺方程,在方程中用差分粘度和第一正应力差函数表征非牛顿介质的流变特性,采用流量因子表征表面形貌的作用.结果表明:差分粘度的变化是影响润滑结果的主要因素,它取决于不同介质的动态参数和剪切频率范围,非牛顿介质润滑的承载力并非总高于或低于牛顿介质;在动载荷条件下,第一正应力差效应使油膜压力明显增大;影响流量因子的2个因素为表面形貌的粗糙度和纹理,但其作用远小于非牛顿介质流变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聚氨酯在磨粒侵蚀条件下的表面化学效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工程实际中,由于高分材料的抗磨粒侵蚀性能都比较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载至目前,所见这类材料在磨粒侵蚀磨损机理方面的研究报道相当之少,而且仅局限于物理过程的考察。因此,对聚氨酯在磨粒侵蚀条件下的表面化学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傅立叶表面红外分析仪,对这种高分子材料在磨粒侵蚀磨损前后表面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结合能和官能闭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离子束辅助沉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将离子注入与薄膜沉积融为一体的材料表面改性新技术。利用Al+N+或Ti+N+离子束辅助沉积对工业纯铁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并且就其摩擦学性能与未经表面改性处理之纯铁试样的作了对比试验研究,同时还利用俄歇电子能谱仪、掠角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离子束改性层的成分深度分布和微观组织结构,以及磨痕的表面形貌和元素面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l+N+或Ti+N+离子束辅助沉积可以在纯铁表面形成Fe4N、Fe3Al或Fe2N、Fe2Ti等强化相,因而使材料的表层显微硬度分别提高了21.5%和58.4%,稳态摩擦下的摩擦系数分别降低约80%和83%,平均磨损量分别降低约71%和86%;磨损形式主要由纯铁严重的粘着磨损转化为轻微的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