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6篇
  免费   1069篇
  国内免费   439篇
化学   177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489篇
综合类   157篇
数学   1247篇
物理学   267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曹文华  郭旗 《光学学报》1996,16(12):737-1744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脉冲离散效应对单模光纤正群速色区基于暗孤子交叉不相位调制的脉冲压缩的影响,并提出了减轻这种影响的办法,作者发现,即使暗孤子与被压缩脉冲的中心波长相差很小,离散效应对脉冲压缩的影响也很大,离散效应不仅导致脉冲压缩比的减小和压缩后脉冲峰值功率的降低,而且还导致脉冲压缩所需最佳光纤长度的增加以及压缩后的脉冲呈现不对称性,还发现,若采取本文提出了的非同步耦合法,则可以明显地弥补离散效应  相似文献   
82.
强场作用下二能级原子双光子过程中辐射场的压缩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聂义友 《光子学报》1998,27(7):588-592
本文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强场作用下二能级原子双光子过程中辐射场的压缩效应.结果表明:辐射场主要处于压缩态,并周期性地出现短时的非压缩效应,随着值的不断增大,场与原子的非线性耦合越来越强,压缩的最大深度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83.
应用有效折射率/有限元法(EI-FEM),考虑到LiNbO3晶体和Ti扩散的各向异性,折射率增量与寻常光、非寻常光及波长色散的关系,设计了1.55μm光波长下工作的z切y传播Ti:LiNbO3单模条波导的制备参数,计算和分析了其单模特性、模式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扩展了EI-FEM,将其用于求解耦合波导系统,确定了方向耦合器的耦合长度及其波长色散特性.  相似文献   
84.
为了确保变尺度算法在“坏条件”下的收敛性,本文提出对原算法的线搜索方向作适当地调整的方法,并且证明了带调整线搜索方向的Broyden类算法,无论线搜索是否精确,它对连接可微函数是收敛的,对一致凸函数是Q-超线性收敛的。  相似文献   
85.
黄洪斌 《物理学报》1990,39(12):1970-1981
本文引进双激子压缩态,在单激子“非玻色近似”和玻色近似两种情形下,讨论了量子关联和空间关联的双激子的压缩特性、二阶相关特性及其复合辐射光的压缩特性,说明两种情形下双激子玻色近似分别相当于SU(2)群和SU(1,1)群到谐振子群的收缩,并给出这种收缩所带来的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6.
聚合物纳米复合电介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兴溢  江平开  金天雄  柯清泉 《化学进展》2007,19(11):1776-1782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能够发挥纳米材料在电、磁、光等方面的优越性,也具有聚合物的易成型等方面的优点,正成为电介质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介电性能方面的研究概况,主要涉及了电导、介电强度与空间电荷、介电常数、介电损耗以及局部放电等方面的研究.最后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7.
王琼  唐浩  谢青季  姚守拙 《化学进展》2007,19(2):370-376
电化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electrochemi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ESPR)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与电化学方法联用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在阐明ESPR基本原理及其主要联用方法的基础上,对ESPR技术在金属离子定性/定量分析、纳米薄膜原位动力学研究、电化学聚合反应过程研究、ESPR生物传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评述,并提出了提高ESPR检测灵敏度、ESPR与其他技术的联用以及测量装置的微型化、自动化是今后ESPR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8.
在5~10 MPa的压力范围内, 利用恒容静态平衡法详细测定了不同乙醇含量下不同密度的超临界CO2+乙醇二元体系的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关系, 并测定了该二元体系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 其中乙醇摩尔分数的范围为0~2%. 描述了不同乙醇含量的该二元体系的PTρ图, 发现超临界CO2+乙醇二元体系的压力随着温度的增加线性增加, 并且在确定乙醇浓度时P-T线具有一定的“收敛性”, 收敛点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向高温高压方向移动. 同时讨论了CO2+乙醇二元体系的临界点与密度以及乙醇浓度之间的变化规律, 发现确定密度下二元体系的临界点随着乙醇摩尔分数的增加线性增加, 密度不同, 则相应的临界点不同. 计算了超临界CO2 + 乙醇二元体系的临界压缩因子Zc, 描述了不同乙醇含量的Zc-ρ图, 结果发现超临界CO2一元及二元体系的临界压缩因子随着体系密度的增加线性降低, 并且可以通过Zc-ρ图预测超临界体系的临界点PcTc.  相似文献   
89.
普通球粒陨石的冲击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级轻气炮动高压装置上用电探针技术测量了吉林球粒陨石(H5)的冲击压缩线,并在12.4,27.3,39.0,53.0,77.5,82.8和92.6 GPa冲压下,对7个吉林球粒陨石样品进行了人工冲击回收实验,对冲击回收样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冲击效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冲击事件不仅改变了普通球粒陨石原始组分的岩石学特征,而且影响其热释光和稀有气体等物理与化学特性。根据已知冲压下普通球粒陨石的冲击特征,对其各冲击变质强度的压标作了重新刻度。  相似文献   
90.
张维冰  郑政峰  张玉奎 《色谱》2005,23(5):437-440
 在毛细管电色谱中,由于溶质在输运过程中所具有的电性质,常会产生一些特殊的现象。这些现象,如离子交换毛细管电色谱中产生超高柱效峰的现象,已经不能用一般的色谱理论加以解释。基于弛豫理论所建立的基本模型,在考虑溶质在两相中皆有可能发生正、反向迁移的情况下,得到了流出曲线一阶原点矩和二阶中心矩的理论表达式,并通过对溶质在两相中电扩散速率与电泳速率、电渗流速率关系的分析结果证实:溶质在固定相表面的电扩散行为可以使其保留变弱,出峰加快;而这种电扩散导致的超常柱效峰的出现具有不稳定性,只有在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匹配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