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37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3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单级高压微流量电渗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令新  关亚风 《分析化学》2003,31(7):886-889
设计了一种高压微流量电渗泵。泵体主要由高压电源、电渗柱、毛细通道、导电空心电极以及气泡去除器、压力传感器等构成。单级电渗泵可以给出0~20MPa范围的输出压力和nL~μL级输出流量。输出压强和输出流量取决于电压、填充柱阻力和流体性质。  相似文献   
82.
指出了一道量子力学习题解答的错误,并给出合理的解答,探讨了处于束缚定态的粒子对空腔内壁的平均作用力.  相似文献   
83.
罗松  于勇 《气体物理》2019,4(2):30-43
对Mo=10-8~10-12及Re=5~750范围内的上升气泡与壁面垂直碰撞问题进行了理论求解,研究了不同控制参数下气泡碰壁反弹的规律.气泡上升和碰撞过程的运动方程考虑了浮力、液体阻力、附加质量力和与壁面碰撞时引起的薄膜诱导力.气泡碰壁过程气泡界面与壁面形成的液膜厚度变化规律由Stokes-Reynolds方程计算得到.膜内气泡变形引起的流体压强采用Young-Laplace方程求解.结果表明,基于SRYL方程的薄膜诱导力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不同Reynolds数下气泡0到多次的反弹轨迹,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气泡在碰壁反弹过程中会形成丰富的薄膜形状,如酒窝状变形,丘疹状变形和涟漪状变形.气泡界面变形会引起膜内压强的变化,压强的分布规律与气泡界面形状有着重要的关系.气泡在与壁面碰撞的过程中,薄膜诱导力会起主导作用,且随着Reynolds数的增加薄膜诱导力最大量级增大.气泡碰撞壁面时,反弹次数与Reynolds数有着直接的联系,不同Morton数下的气泡均在相同Reynolds数附近发生气泡反弹次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4.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通过光电转换的方法测量流体压强微小变化的新装置.将被测量的流体压强变化量转化为弹簧的位移量,再通过硅光二极管将弹簧的位移量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利用胡克定律,光强与距离的关系式,以及硅光二极管的光电响应关系式推导出流体压强微小变化的关系式,通过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实现装置转换成可视化读数,能满足对流体总压及其微小变化的测量.压强测量的最小精度为6 Pa,满足对流体压强微小变化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85.
基于STEM理念,以“家用吸尘器的工作原理”为教学线索展开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创设项目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科学知识和技术工程的整合;引导学生制作简易的“吸尘器”,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的探究课堂,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6.
通过改变溶剂退火时的环境压强控制溶剂的蒸发速率,在不同压强下进行加压溶剂退火制备了基于聚-3己基噻吩:富勒烯衍生物(P3HT:PCBM)的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的测试结果表明,增大溶剂退火的环境气压改善了薄膜的结晶度,增强了有源层的光吸收,提高了P3HT和PCBM的相分离程度,更有利于激子的解离和载流子传输。与在常压下溶剂退火相比,在2.0 MPa压强下对有源层进行溶剂退火的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29%,达到了3.69%。  相似文献   
87.
利用有机玻璃管、吸管、泡沫球等简易材料自制了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有效地解决了小球随意滚动、吹气方向不固定等问题。实验用泡沫球代替乒乓球,并将其放置在玻璃管中放置,使实验过程不受外界空气影响,且较轻的泡沫球更易运动,实验效果更明显。利用该原理还自制了模拟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演示装置,有趣且直观地演示了犬鼠洞穴中的气体流向。  相似文献   
88.
图1所示是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演示器材,用于演示: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玻璃筒各端口都用橡皮膜封住,无法与外界大气压相通.当将实验器材置于水槽中时,玻璃筒内的密闭气体由于橡皮膜向内凹陷而被压缩,导致内部气体压强增大,影响橡皮膜向内凹陷的程度,从而影响了实验的直观效果.  相似文献   
89.
从晶格材料的电子结构理论出发 ,推导了一个计算剪切模量G的压强二阶偏导数G″P 的方法 .针对 93钨合金材料计算得到G″P=- 0 .0 33GPa-1,把这一结果用于Birch Murnaghan有限应变理论的计算 ,并与G″P=0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G″P=0的计算结果明显高于G″P≠ 0的计算结果 ,在压强较高时 ,二者结果相差较大 .因此 ,在高压下 ,必须考虑G″P 带来的影响 .  相似文献   
90.
加压去离子水短脉冲击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液体的介质气泡击穿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开展了两种短脉冲下高压强水介质开关的击穿实验,获得了水介质击穿场强及耐压时间与水中压强关系的数据,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在脉宽300 ns和1 μs两种脉冲电压作用下,当水中压强逐渐提高时水介质击穿电压和耐压时间均呈上升趋势,压强越高趋势越明显,而且作用脉冲越宽水中压强对于水介质击穿特性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