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1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532篇
综合类   23篇
数学   46篇
物理学   148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68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52.
星载激光告警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伟 《应用光学》2002,23(4):21-25
随着激光武器技术的迅速发展,美、俄两国多次进行激光反卫星试验,卫星面临的激光威胁已日趋严重,进行星载激光告警技术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针对这项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3.
陆用惯性导航系统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4.
臭氧是大气中重要的痕量气体,可影响对流层与平流层大气状态和过程。约90%的臭氧集中在平流层,可吸收下行紫外太阳辐射,保护地球生命系统;约10%的臭氧位于对流层,其空间分布多受局地生成和跨区域输送的影响。目前,臭氧已逐渐成为我国甚至全球首要污染物,臭氧污染防治也相应地成为我国未来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本文回顾了卫星遥感臭氧的发展进程,包括臭氧卫星探测传感器、反演算法和应用进展,并着重分析了臭氧污染相关内容,包括臭氧污染时空特征分析、典型污染事件分析、臭氧污染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等。多种卫星探测载荷的仪器设计和反演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卫星遥感臭氧反演和监测应用成为可能。卫星可通过紫外谱段和红外谱段而获取臭氧整层信息和垂直分布信息,目前臭氧柱总量监测精度较高,但对流层下层和近地面臭氧浓度反演精度还有待提高。根据现阶段的技术水平,可采用多种技术方法相结合来提升中低层臭氧的探测能力。臭氧污染的监管和防控需要摸清来源,准确评估污染的成因,可从前体物排放、化学转化、气象影响、三维传输等方面逐步进行解析。此外,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协同减...  相似文献   
55.
针对无人水下航行器(UUV)与无人水面艇(USV)协同作业时水下导航性能受惯导设备(INS)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短基线水声定位(USBL)的USV/UUV协同导航方法。首先,以USV上的高精度INS和GNSS组合后的导航结果作为基准,利用USBL测量得到的USV和UUV相对位置和姿态,再结合UUV的INS误差方程,建立了INS/GNSS/USBL/INS滤波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实现了多源导航信息的融合,有效提升了UUV水下导航精度。其次,针对USV和UUV航行过程中USBL因存在信号盲区带来的两者无法通信、定位导致协同导航不稳定的问题,采用基于视线法的PID控制方法实时改变USV的航向和航速,保证了USV、UUV航行过程中两者始终处于水声信号有效的通信、定位距离和角度范围内。仿真和海上实验结果表明,UUV在与USV协同导航后的位置误差小于10 m;USV和UUV航行过程中,相对距离和角度保持在设定的USBL有效通信定位距离和角度范围内,距离误差小于15 m,角度变化小于1°,提出的方法可以使USV和UUV协同导航更稳定、连续。  相似文献   
56.
为了满足卫星三轴姿态确定的精度要求,提出了基于状态估计法的星敏感器和光纤陀螺组合的方案,并设计了相应姿态确定算法。通过仿真证明:此方案能达到高精度卫星姿态确定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7.
为实现惯导系统长时间高精度导航,以性能优良的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为开发背景,对地磁匹配辅助惯性导航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实验。在原有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数据采集模块、地磁数据库模块、惯导/地磁匹配模块、惯导误差估计模块等功能软件,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深入分析。仿真试验结果证明,基于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的惯性/地磁组合导航达到了校正惯性导航系统,实现高精度导航的目的。  相似文献   
58.
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运用位置/航向的输出校正和元件参数误差的补偿校正的方法,利用一阶马尔可夫模型建立了传感器参数的误差模型,提出了基于集中卡尔曼滤波的GPS/INU车辆组合导航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9.
提出了一种局部估计相关时的最优融合算法,其特点是加权矩阵是对角阵,即全局估计中的各分量分别是局部估计中相应分量的线性组合,在此融合算法中局部估计是最优的,并且不存在由主滤波器向子滤波器的信息反馈,因此具有较好的客措性。给出了最优加权矩阵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证明,并通过与现有类似融合算法的对比,表明该算法具有计算量小的优点。最后,以组合导航系统为例作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融合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0.
通过荡秋千运动解释自激振动的特征,叙述其在航天技术中的应用。附录中应用相平面方法作定性分析。 关键词 秋千, 绳系卫星, 自激振动, 相平面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