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96篇
  免费   4683篇
  国内免费   11784篇
化学   18702篇
晶体学   646篇
力学   910篇
综合类   714篇
数学   3583篇
物理学   11308篇
  2024年   177篇
  2023年   557篇
  2022年   720篇
  2021年   871篇
  2020年   636篇
  2019年   793篇
  2018年   611篇
  2017年   796篇
  2016年   950篇
  2015年   1046篇
  2014年   1571篇
  2013年   1719篇
  2012年   1707篇
  2011年   1614篇
  2010年   1419篇
  2009年   1824篇
  2008年   2026篇
  2007年   1871篇
  2006年   2026篇
  2005年   1735篇
  2004年   1625篇
  2003年   1194篇
  2002年   1018篇
  2001年   906篇
  2000年   897篇
  1999年   868篇
  1998年   576篇
  1997年   501篇
  1996年   458篇
  1995年   416篇
  1994年   388篇
  1993年   402篇
  1992年   430篇
  1991年   416篇
  1990年   328篇
  1989年   326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91.
利用界面缩聚技术,将二烷基二氯化锡、二(β-烷氧羰乙基)二氯化锡与有机二元醇、酚、硫醇反应,制成了一系列新的有机锡大分子化合物.对这些新化合物进行了分子量、红外光谱、TG/DTG测试.对有机锡大分子化合物阻止聚氯乙烯(PVC)热分解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新合成的有机锡聚醚化合物可作为PVC热稳定剂使用.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聚醚醚酮(PEEK)和以PEEK为基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APC-2)的热历史对它们熔融行为的影响。在200—315℃结晶并退火热处理后,试样的DSC曲线上出现了两个吸热峰。低温吸热峰(峰温T′_m)较小,并与结晶和退火温度(T_c)有关;高温吸热峰(峰温T_m)较大,几乎不受T_n的影响。T′_m的出现与在不同T_c下生成的不完整晶体的熔融和重结晶过程有关,而T_m的出现则与完整晶体的熔融过程有关。实验结果表明,T′_m与T_c之间呈线性关系。按文献报道的方法,将T′_m与T_c的直线外推至与T′_m=T_c直线相交,其交点温度即为平衡熔点.结果表明,PEEK和APC-2试样的“平衡熔点”受不同热历史条件下生成晶体的完整程度的影响。当结晶并退火时间越长,求出的“平衡熔点”值越低,并与理论值接近。实验结果还表明,碳纤维表面具有促进PEEK树脂基体晶体完整化的作用,因而导致APC-2试样中PEEK树脂基体的熔点高于纯PEEK树脂。  相似文献   
993.
Zn(Oxin)2·2H2O纳米晶的固相化学反应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纳米微粒研究的深入,对纳米超细微粒提出了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需求,制备高纯、超细、均匀的纳米微粒,发展新型的纳米材料,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研究、发展新的合成技术.通常,纳米微粒制备的要求是:表面洁净;粒子形状及粒径、粒度分布可控,防止粒子团聚;易于收集;有较好的稳定性;产率高.  相似文献   
994.
FeZSM-5沸石上乙苯的吸附态及氧化脱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ZSM-5吸附乙苯前后的IR、XPS、ESR及Mossbauer谱表明,乙苯分子的侧链和苯环与FeZSM-5的活性位(以Fe为中心的结构单元)同时发生配位络合作用,减弱了乙苯分子侧链的α和β位C-H键,使其活化,在氧存在下易发生氧化脱氢反应生成苯乙烯.Fe(Ⅲ)是乙苯氧化脱氢的活性中心,尤其是骨架不饱和配位的Fe(Ⅲ)对活化乙苯分子起到了关键作用,碱金属平衡阳离子起到了助催化剂的作用.骨架Fe(Ⅲ)比非骨架Fe(Ⅲ)具有更高的氧化脱氢活性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报道新试剂5-(2′-氨基-4′-羟基苯偶氮)邻苯二甲酰肼的合成,并研究了该试剂用于光度法测定钴的反应条件.钴与试剂在 pH7.7~9.0(0.06mol·L~(-1)Na_2B_4O_7-HCl缓冲介质)时形成稳定配合物,最大吸收位于542nm处,摩尔吸光率为5.7×10~3L·mol~(-1)·cm~(-1),配合物的组成为 1:2的 Co:AHPP,钴浓度在0~1.02×10~(-4)mol·L~(-1)范围内符合Beer′s law.试验了共存离子的影响,发现除Cu(Ⅱ),Ni(Ⅱ)略有干扰(可掩蔽)外,其它常见离子均允许大量存在,该法已直接用于不锈钢和维生素B_(12)中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6.
合成了N,N'-二(十二烷基)乙二胺(用R2en表示),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ESI及1HNMR等方法对其组成及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微酸性介质中对铬(Ⅵ)的萃取行为,考察了初始水相酸度、铬(Ⅵ)浓度、R2en浓度、相比及温度等因素对铬(Ⅵ)萃取率的影响.用等摩尔系列法确定了R2en与Cr2O72-的摩尔比为2:1.用1.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对含铬(Ⅵ)有机相进行反萃取,一次反萃率达98.11%.经反萃后的有机相可再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97.
采用裸露簇和嵌入簇模型, 对β-MnO2 (001), (110), (111)三个晶面以及O2在(110)晶面的单址吸附模式(Pauling和Griffths模式), 进行从头计算. 从β-MnO2 (001), (110), (111)三个晶面的电子结构差异以及O2在(110)晶面吸附的吸附能、几何结构、集居数以及净电荷数分析得到: (001), (110), (111)三个晶面中(110)晶面的催化活性最高, 其活性顺序为(110)>(111)>(001). 氧气在(110)晶面的吸附, Pauling和Griffths两种吸附模式均存在, 属于化学吸附中的离子吸附. 氧气与MnO2固体间发生了单电子转移, 氧气得到电子被还原成O2-, 转移电子属于整个体系, 具有离域性.  相似文献   
998.
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动态激光光散射和荧光光谱技术对Tb(III)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接枝核壳纳米微球PNIPAM-g-P(NIPAM-co-St) (PNNS)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Tb(III)和热敏性的核壳纳米微球PNNS有显著的相互作用. 其一, Tb(III)可与PNNS中酰胺基团上的氧原子配位形成微球配合物Tb(III)-PNNS; 其二, Tb(III)-PNNS微球配合物兼具热敏性; 其三, 该配合物在545 nm处的荧光强度较Tb(III)增大了233倍, Tb(III)与PNNS分子间能量传递达到50%, 当Tb(III) 质量分数为12%时荧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999.
The increasing demand to produce enantio-pure pharmaceuticals, flavors, and other fine chemicals has advanced the field of asymmetry catalytic technologies. Among all asymmetry catalytic methods,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unsaturated bonds such as olefins, ketones, and imines, which employs dihydrogen and small amounts of transition-metal complexes modified intrinsically by chiral ligands, is now recognized as being the most promising strategy for the synthesis of large amount…  相似文献   
1000.
在pH=7.25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 以中性红(NR)作为光谱探针, 采用UV光谱、FS光谱、粘度等方法研究了甲基百里酚蓝(MTB)与稀土金属离子钐[Sm(III)]形成的配合物Sm(III)(MTB)2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机制. 确定了Sm(III)(MTB)2与鲱鱼精DNA之间有嵌插作用方式存在, 说明Sm(III)(MTB)2金属配合物能使鲱鱼精DNA的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