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179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91.
低渗透油田增注用SiO_2纳米微粒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用原位表面修饰法制备了低渗透油田增注用SiO2纳米微粒,用透射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手段对其形貌、化学结构和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经表面修饰的SiO2纳米微粒在柴油、液体石蜡中有很好的亲油性,岩心驱替试验表明该材料能有效提高水相渗透率.  相似文献   
192.
分子复合材料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分散的刚/柔性聚合物增强复合材料,其将传统增强纤维与树脂宏观复合的概念扩展到分子水平的微观复合上,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优点。作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一类,研究与开发分子复合材料对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扩展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分子复合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及其相容性的控制进行了介绍,并综述了国内外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分子复合材料亟需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3.
为了改善臭氧处理聚苯乙烯(PS)单层球与聚乙烯醇(PVA)溶液生成的双层乳粒在油相中的分散性,提高大尺寸双层球的成活率,在双层球制备过程中采用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 20(T-20)来改性该种PS单层球。结果表明经表面活性剂T-20改性后显著降低了PS薄膜的亲水接触角,提高了PS与PVA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PS薄膜对PVA的吸附速率。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试结果证明:在PVA固化过程中,由于PVA与T-20的相比太大,PS表面吸附的表面活性剂T-20部分会被PVA置换、迁移至PVA溶液中。T-20的迁移提高了制备双层球过程中水相与外油相的粘度比且显著降低PVA溶液表面张力,从而有利于实现双重乳粒在油相中的单分散。因此,T-20是制备大尺寸PS-PVA双层空心微球有效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94.
分散聚合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分散聚合制备聚合物微球的研究进展,对分散聚合的成核与稳定机理、聚合过程、动力学、反应参数对聚合物微球粒径及分散性的影响以及运用分散聚合制备功能性聚合物微球及聚合物--磁性材料复合微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95.
196.
我们用SAXS、TEM等方法研究了分子量分散性较大的PMMA-b-PTHF两嵌段共聚物的微相结构。试样的分子量多分散系数为1.99,PMMA的重量分数为0.48。实验结果表明,其平衡微相结构并不是层状微区,而是在尺寸上也具有一定分散性的球状微区,微区之间并未形成三维有序的大晶格结构,而是一种无规聚集结构。这和单分散两嵌段共聚物理论所预言的结果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7.
微乳液法制备球形氧化锆粉体及其分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水/环己烷/曲拉通-100/正己醇四元油包水微乳体系中的微乳液滴为纳米微反应器,通过微反应器中增溶的锆盐和沉淀剂发生反应,可以制备出基本无团聚、球形度较好的纳米级氧化锆粉体,粉体粒径为30~40 nm且呈单峰分布。通过分析粉体中可溶性离子的含量及其在水中的电动行为以及悬浮体的流变特性,说明粉体具有良好的分散特性。  相似文献   
198.
纳米氮化硅粉粒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米氮化硅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耐高温性能、良好的机械性能及优异的介电性能(高介电常数、高介电强度)犤9犦,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目前对它的表面改性大多是采用烧结助剂包覆氮化硅粉粒,提高烧结助剂在氮化硅浆料中的分散程度及浆料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99.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修饰多壁碳纳米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超声波辅助技术,研究了两亲性聚合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修饰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效果、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合的条件下两亲性聚合物PVP可以被引入到多壁碳纳米管表面,修饰后的MWNTs在DMF、乙醇和水等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aman)分析表明,两亲性聚合物与MWNTs之间产生了化学接枝作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表明两亲性聚合物不均匀地存在于MWNTs的表面和端部.两亲性聚合物的浓度对接枝量的影响不大,但超声波作用时间对MWNTs表面两亲性聚合物PVP的接枝量有较大的影响,在超声时间为4h时接枝量最大.两亲性聚合物修饰效果不同于表面活性剂,采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修饰的MWNTs经过洗涤过滤后,不能重新溶于水中,而两亲性聚合物PVP修饰的MWNTs可以重新溶解.  相似文献   
200.
改进型聚丙烯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分子结构设计原理,合成了一种改进型聚丙烯酸系高效减水剂(PC-C),对影响减水剂性能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分子结构。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最佳的合成参数:乙烯基磺酸钠(SVS):丙烯酸(AA):丙烯酸聚乙二醇单酯(PEA)=1.5:5:3,过硫酸铵(APS)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3%;同时研究了减水剂侧链和掺量对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作为接枝侧链合成减水剂的分散能力优于采用聚乙二醇(PEG)合成的减水剂;PC-C低掺量即可发挥高分散性能,分散保持性能随掺量的增加而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