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6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304篇
化学   837篇
晶体学   50篇
力学   162篇
综合类   107篇
数学   231篇
物理学   97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11.
二元合金多晶粒的枝晶生长的等温相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力  王智平  路阳  朱昌盛 《中国物理 B》2008,17(2):1084-1090
基于Ginzburg-Landau理论和单晶粒的枝晶生长模型,发展了一个单相场控制的多个晶粒的枝晶生长模型. 采用相场和溶质场耦合的方法,以Al-2%Cu合金为例模拟了二元合金等温凝固过程中多个晶粒的生长过程. 结果表明,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展现了多个晶粒枝晶的竞争生长,能较真实的再现凝固过程中的枝晶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12.
微束辐照装置是将辐照样品的束斑缩小到微米量级,能够对辐照粒子进行准确定位和精确计数的实验平台,是开展辐照材料学、辐照生物学、辐照生物医学以及微加工的有力工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IMP)正在研制中能重离子微柬辐照装置.该装置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系统提供的中能和低能重离子束流为基础,采用磁聚焦方式形成微米束.束运线上两台铅垂方向的偏转磁铁辅以四极磁铁构成对称消色差系统,将束流导向地下室,再用高梯度的三组合四极透镜强聚焦形成微米束斑,在真空中或大气中辐照样品.它将成为国内首台能够提供从低能(10MeV/u)到中能(100MeV/u)的重离子微束的公共实验平台,用于定位、定量照射靶物质(生物细胞、组织或其它非生物材料等),有助于深入揭示重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本质,也为探索重离子辐照效应的应用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3.
开挖过程的非线性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从岩土介质力学非线性和变形破坏过程自组织非线性的角度对开挖过程岩土体非线性行为进行了探讨。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岩土从微观破坏、滑移面形成、直至整体变形破坏全过程的自组织发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伴随开挖过程岩土体变形破坏的非线性动力学描述方程。  相似文献   
114.
提出一种采用Kohonen网络算法进行12电极电容CT系统的图像重建的方法.该网络由输入和输出两层神经元组成,输入为12电极电容CT系统测量所得的66个电容值,输出对应管道介质的空间分布模式.该网络采用竞争算法无监督学习,实验结果证明,该网络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可重建出较精确的介质分布图像  相似文献   
115.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金属间化合物Cu3Au熔体的双体分布函数g(r)在快速凝固条件下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Cu3Au降温至700K时第二峰已发生劈裂,液态金属中已经产生了非晶态;用键对分析技术详细考察了Cu3Au中微观组团随温度的演化特点,液体中的键对数及多面体数与温度的关系都表明,Cu3Au在向非晶转变的过程中,的确发生了微观结构组态的变化,其中以液体中的缺陷多面体随温度变化最为剧烈.非晶不是过冷液态的"冻结".  相似文献   
116.
在Ag38.5Cu33.4Ge28.1三元共晶合金的深过冷实验中,获得的最大过冷度为175 K(0.22TE). XRD分析表明,不同过冷条件下其共晶组织均由(Ag),(Ge)和η(Cu3Ge)三相组成. 在小过冷条件下,三个共晶相协同生长,凝固组织粗大.随着过冷度的增大,共晶组织明显细化,(Ge)相与其他两相分离,以初生相方式生长,而(Ag)相与η相始终呈二相层片共晶方式共生生长. 当过冷度超过80 K时,初生相(Ge)由小过冷时的块状转变为具有小面相特征的枝晶方式生长. 部分小面相(Ge)枝晶出现规则的花状,花瓣数介于5—8之间,并且过冷度越大(Ge)相越容易分瓣. 花状(Ge)枝晶的晶体表面为{111}晶面簇,择优生长方向为〈100〉晶向族. 关键词: 三元共晶 晶体形核 深过冷 快速凝固  相似文献   
117.
Mie理论在生物组织散射特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等效颗粒散射模型,运用经典的Mie理论,对生物组织的散射相函数、各向异性因子及散射系数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可见光照射生物组织时,各向异性因子、散射系数随等效颗粒直径增大而增大;等效颗粒直径较小时,各向异性因子、散射系数随入射光波长增大而单调减小;随着等效颗粒直径增大,各向异性因子、散射系数随入射光波长变化不再具有单调性.上述计算结果可合理解释公布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生物组织 散射 Mie理论 等效颗粒  相似文献   
118.
《光谱实验室》2007,24(1):165
华伯因对细胞呼吸的研究而获1931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已研究活机体细胞内氧气消耗的过程,采用测压法以研究活组织切片的吸氧率,搞清了细胞色素的作用。1932年分离出第一种黄酶——参与细胞脱氢反应的黄索蛋白,发现黄酶是与一种非蛋白质成分(今称辅酶)黄素腺嘌呤二核苷协同起作用的。1935年发现另一种亦参与生物脱氢的辅酶(今称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的成分中包含尼克酰胺。  相似文献   
119.
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光谱去噪和背景扣除预处理技术,对32例(其中:13例正常,19例癌变)胃粘膜组织拉曼光谱进行分析,克服了手动背景扣除的一些缺点,并观察到一些新的光谱特征。基于此,给出能对所有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进行有效分类的特征量和判据。通过研究这些特征量与胃粘膜组织癌变发展阶段之间的定量关系,可望实现胃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0.
目前人们对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认识仍不清晰,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存在不少误区。本文试图运用白组织理论对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进行辨析,并得出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使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手段,而它们的区别在于接受式学习强调依靠外力来推动学生的学习,探究式学习则强调依靠学生系统内部的自组织演化机制来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