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6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3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连续100W量子阱二极管激光器封装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激光器输出功率,对研制的铜微通道冷却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其散热能力。设计了一种在软焊料中掺杂金属添加剂的工艺,有效抑制了晶须生长,并利用该冷却器和新工艺封装出了连续100W大功率二极管激光器,并对封装的器件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封装的连续100W器件在工作电流105 A时,输出功率超过了100W,中心波长为808.5 nm,光谱半高宽为2.15 nm,器件的smile尺寸小于2μm,部分值小于0.5μm。  相似文献   
32.
以上所讨論是關於加热方式不同的乾燥器的工作特點,现在就把各种形式的乾燥器介绍於後: 1.廂式乾燥器这是最简单的乾燥器,就是使热氣體在廂中循环流动,与濕物料接觸,蒸发出的蒸氣由氣體带出。物料在器中放置方法也和它本身性质有關,譬如,纺织物,皮革等可以悬在器中,颗粒状,糊状或粘稠物料、以及液體髑等可以放在盤内,俟達到所需要的水份时可以取出,所以廂式乾燥器是间歇  相似文献   
33.
高平均功率面阵二极管激光器散热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面阵二极管激光器背冷式封装结构的散热效率,对次热沉厚度,冷却器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封装结构,可满足面功率密度为500W/cm2,占空比为20%的高平均功率面阵二极管激光器的散热要求。  相似文献   
34.
本文设计了一种太阳能辅助空气源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空调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二氧化碳热泵系统以及室内室外换热系统;针对春夏秋冬不同天气条件,可采用制热、制冷,热水、制热 热水、制冷 热水五种运行模式,实现热水和空调两大功能.利用搭建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跨临界CO2热泵热水与空调系统实验台,进行了水-水热泵与制冷循环系统、空气-水热泵与制冷循环系统以及太阳能辅助的热泵循环系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越低,系统的性能系数越高;蒸发温度的升高同样也会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在冬季夜间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作为辅助热源可有效提高蒸发温度,同时延长蓄热水箱使用时间,满足整个夜间供热需求.  相似文献   
35.
半导体制冷在新型环路热管的应用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主动式环路热管(ALHP).该环路热管系统采用泵代替了传统的毛细力驱动,通过控制储液罐的温度调节整个系统的压力.系统的压力决定了工作于气液两相区的蒸发器的工作温度.储液罐温度控制采用半导体冷却装置.为了使半导体冷却器能够更好的工作,文章提出了两种半导体冷却器的布置方式并对两种方案制冷能力进行比较,最后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提出了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了应用于飞机座舱环控的升压式空气制冷循环和飞机吊舱环控的逆升压式空气制冷循环,回顾了简单式、三轮式、四轮式涡轮冷却器和箔片动压轴承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逆升压式涡轮冷却器升级箔片轴承后的产品状态进行了高空试验,验证了机载箔片轴承应用于吊舱逆升压式涡轮冷却器中的可行性,展望了箔片涡轮冷却器用箔片轴承产品的推广应用和产品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前,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布雷顿循环普遍采用印刷电路板换热器(PCHE)来保证其相对其他能量转换循环的紧凑性优势。PCHE芯体为整体结构,若内部出现泄漏或结垢等问题,很难进行维护与检修。本文提出了一种微管壳式换热器(MSTE),其结构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类似,但其管径缩小至微通道级。由于MSTE的流道横截面积占总截面积之比较PCHE大,在典型的回热器与冷却器设计工况下,相对PCHE而言,采用MSTE可将体积与质量均减小30%以上。灵敏性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本文设计的MSTE结构的回热器与冷却器,回热器冷热流道入口温度升高20℃左右,压缩机入口温度变化均不超过1℃,说明该种结构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足够支撑能量转换循环的一般工况波动。  相似文献   
38.
对于S-CO2燃煤发电系统,系统复杂难以横向比较,拆分法通过对循环流量分配,能够梳理循环回热过程并进行循环间的比较,应用循环拆分法有助于对复杂燃煤发电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本文以再压缩循环(RC)为例,构建了集成冷却器热量回收(CHR)和烟气冷却器法(FGC)的S-CO2燃煤发电系统(RC+LFGC+CHR),论证了拆分法在分析燃煤发电系统中的优势。当主气参数为620?C/28 MPa时,应用拆分法分析,RC+FGC+CHR可等效为在热效率49.21%的RC基础上,叠加热效率为57.49%的子循环(SSC+LFGC+CHR),故RC+FGC+CHR效率(49.80%)高于RC(49.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