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化学   19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60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为分析在激光冲击波作用下AZ31B镁合金薄板背面的动态响应,采用聚偏氟乙烯贴片传感器与数字示波器对强激光诱导的冲击波进行测量,得到压电波形,结合冲击波的传播特性,对弹塑性双波的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诱导的材料动态响应是快速的;压电波形图反映出的弹性前驱波与塑性加载波传播到靶材背面的时间与理论时间相符;弹性前驱波能量小引发的波形振幅较小,紧随着的塑性加载波能量大并引起较大振幅波动,弹塑性双波卸载过程与紧接着的加载过程导致了压电信号的波动振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2.
刘鹏  赵玲玲 《光子学报》2014,39(4):622-625
研究了基于双边带载波抑制调制的高频载波信号馈送系统的传输性能.分析了双边带载波抑制调制的原理,系统输出倍频信号的功率以及载波信号经过馈送系统后相位噪音发生劣化的原因.通过实验测量输入载波信号和输出倍频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噪音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系统输出倍频信号的功率为-5.7 dBm,载波信号经过馈送系统后近端相位噪音劣化了6 dB,远端相位噪音劣化了21 dB.  相似文献   
103.
20 Hz~10 kHz光纤水听器相移灵敏度校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毅  张军  张敏  王利威 《光子学报》2014,40(11):1686-1691
利用相位生成载波解调技术精确测量光纤水听器的光相移量,在20 Hz~10 kHz频率范围实现了光纤水听器探头相移灵敏度的校准.20 Hz~1.25 kHz频段采用驻波管比较法进行校准,1.25 kHz~10 kHz频段采用自由场脉冲比较法进行校准.利用本文建立的校准系统,对TMD 35#光纤水听器的相移灵敏度进行校准,校准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相移灵敏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1.25 kHz频率点的相移灵敏度值偏差为0.8 dB.不确定度分析表明,该校准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k=2)为0.9 dB.  相似文献   
104.
105.
本文数值计算了脉宽为半个光学周期的超短脉冲在不同载波包络相位下的谐波波谱,通过比较谐波波谱截止频率与电子通过主要路径可获得的最大动能的差异,研究了超短脉冲谐波辐射过程中的量子路径。结果显示,超短脉冲谐波辐射过程中电子获得动能的量子路径偏离主要量子路径,而且该偏离效应受载波包络相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李涛  周春兰  刘振刚  赵雷  李海玲  刁宏伟  王文静 《物理学报》2012,61(3):38802-038802
相对于单层电极结构,优化的前表面双层电极能够明显减小功率损失,改善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电学特性.本文对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双层电极进行了优化分析和实验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将双层电极的截面抽象为更接近于实际的半椭圆型,建立了太阳电池前表面的双层电极模型,理论分析了双层电极的电学损失和光学损失.结合丝网印刷后光诱导电镀太阳电池的实验,得到了理论和实验上的最优化光诱导电镀增厚电极厚度与丝网印刷电极宽度的关系.所得到的理论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由于并不涉及电极制备的具体技术,双层电极理论模型普遍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双层电极结构.  相似文献   
107.
肖发俊  张鹏  刘圣  赵建林 《物理学报》2012,61(13):134207-134207
基于分步束传播法数值分析了离散空间光孤子在准一维光诱 导光子晶格中的相干与非相干相互作用过程. 结果表明: 对于相干孤子, 同相时相互吸引, 反相时相互排斥. 然而, 由于非线性响应的各向异性, 横向排布的非相干孤子会因间隔波导数目的增加而由相互吸引变为相互排斥. 并且, 沿对角方向排布的两个非相干孤子在孤子相 互作用力和布拉格反射的共同影响下, 会呈现出"钟摆式"振荡传输现象. 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非线性各向异性对离散孤子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 并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8.
Galileo与GPS相位组合观测值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Galileo系统空间信号的基础上,以模糊度保持整数为前提,在前人的基础上给出了Galileo系统的四个频率载波与GPS L2载波的组合相位观测值的定义,分析了组合观测值的误差传播规律.最后根据一定的组合标准论述了具有相应特性的组合观测值,并给出一些典型的组合.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利用核磁氢谱、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证明了环双(百草枯对苯撑)(CBPQT)与双2-萘甲酸三缩四乙二醇(N-P4-N)在乙腈溶液中能够形成1:1的二元超分子给受体体系.瞬态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该超分子体系中光诱导电子转移的速率kCS>1.0×108s-1,电子回传的速率kCR=1.26×103s-1,光诱导电子转移所生成电荷分离态的寿命长达794μs.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富勒吡咯烷衍生物中的吡啶或咪唑基与二茂铁修饰的金属酞菁轴向配位构筑了二茂铁-酞菁-富勒烯超分子三元体系,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其配位稳定性(Kassoc约为8.58×104 L/mol). 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在该超分子三元体系中发生了快速的光诱导电子转移(kCS约为109 s-1), 并具有较高的电荷分离态量子产率(ФCS=0.88). 循环伏安法数据表明, 其电荷分离驱动力ΔGCS为负值(-0.60 eV), 说明酞菁和富勒烯之间容易形成电荷分离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