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9篇
  免费   5236篇
  国内免费   6627篇
化学   7532篇
晶体学   353篇
力学   2060篇
综合类   452篇
数学   2895篇
物理学   15600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483篇
  2022年   586篇
  2021年   645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566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607篇
  2016年   670篇
  2015年   749篇
  2014年   1576篇
  2013年   1184篇
  2012年   1233篇
  2011年   1400篇
  2010年   1276篇
  2009年   1524篇
  2008年   1848篇
  2007年   1332篇
  2006年   1332篇
  2005年   1226篇
  2004年   1202篇
  2003年   1071篇
  2002年   960篇
  2001年   926篇
  2000年   662篇
  1999年   530篇
  1998年   500篇
  1997年   554篇
  1996年   484篇
  1995年   462篇
  1994年   410篇
  1993年   340篇
  1992年   352篇
  1991年   305篇
  1990年   319篇
  1989年   290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87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performance of micro-perforated -panel absorber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By reviewing recent research work, this paper reveal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absorp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limit of the absorption frequency bandwidth.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 absorption frequency bandwidth can be extended up to 3 or 4 octaves as the diameters of the micro-holes decrease. This has become possib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ies for manufacturing micro-perforated panels, such as laser drilling, powder metallurgy, welded meshing and electro-etching to form micrometer order holes. In this paper,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absorbers in random fields and in high sound intensity are discuss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A new absorbing structure based on micro-perforated-panel absorbers demonstrate experimentally high sound absorption capability. This review shows that the micro-perforated-panel absorber has potentials to be one of ideal absorbing materials in the 21st century.  相似文献   
32.
《物理》2006,35(12):1071-1071
Coherent(相干)公司(www.coherent.com.cn)推出新的非共线光参量放大器(NOPA)OPerA^TMTM-TOPAS-White,可以从紫外到近红外连续调谐.即使采用脉冲宽度超过100fs的钛宝石超快放大器泵浦,非共线设计使OPerA-TOPAS-White仍然能够输出25fs以下的超短激光脉冲.相比之下,采用传统OPA获得超短脉冲需要更复杂而且更昂贵的超短卖出放大器系统泵浦.  相似文献   
33.
NA列加权乘积和的完全收敛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NA和几类加权部分和及加权乘积和的完全收敛性,其中部分结果要优于iid列的已知结论。  相似文献   
34.
具有模糊数的模糊多目标群体决策优选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目标群体决策问题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目前已经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决策方法。但对目标值和权重均为模糊数的模糊多目标群体决策问题却研究不多,本对此类模糊多目标群体决策问题进行了探讨,利用相对正理想方案与相对负理想方案概念定义了相对差异距离,进而建立了模糊多目标群体决策优选模型与方法,并通过战役决心方案的评价说明了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可作为军事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备选方法。  相似文献   
35.
本文利用聚集型状态方程,克拉贝龙方程以及临界条件推出聚集活性参量方程.分析结果表明,医药的药理活性是可以用聚集活性参量予以定量表征.本文给出了某些医药的主要的药物成分,如氧化亚氮 乙醚、氯仿和水杨酸甲酯等嘛醉剂),一氧化氮(硝酸甘油)、乙醇胺(医药活性剂)和多巴胺(神经递质)的生物活性数据.实践经验表明,这些化学品分别在生命体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药理功能作用.这表明,本文研究的内容在医药学研究领域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实验观察来自磁光阱中冷原子团的荧光经真空系统窗口的平板玻璃反射产生的干涉条纹,理论分析表明从从荧光干涉条纹的强度分布可获得关于俘获原子总数以及密度分布的信息。采用该方法实测了俘获原子总数,并模拟得到了不同密度分布时条纹的对比度变化。  相似文献   
37.
本文运用有限元方法结合动态光弹性分析,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进行了分析研究.作者在钱伟长教授[1]的基础上,将动态裂尖的奇异性分析解引入有限元计算;并以动态光弹性分析所得的裂纹扩展长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作为定解补充条件,据此建立了有效模拟裂纹扩展的数值模型.通过具体算例证明,本文的方法取得了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38.
 爱迪生于本世纪初发明的电灯,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随着光源照明日趋多样化,人们对照明质感、强度、色温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进入80年代以来,低损耗玻璃光学纤维的发明使光纤开始用于照明系统,并且逐步进入实用阶段。目前光纤照明已用于众多领域,包括商品展示、广告标识、交通信号、娱乐场所、建筑装饰等。图1光纤结构示意图光纤是一种光传输装置,由许多极细的、易弯曲的、有一定柔韧性的、纯度较高的玻璃丝(或塑料丝)集束而成。单根光纤的中心是直径较小的纤芯,外面被直径较大、同样材质的包层覆盖,为防止磨损,包层外往往还有一层材料,叫做涂覆层(如图1)。  相似文献   
39.
Er3+掺杂的Bi2O3-B2O3-SiO2玻璃的光谱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试了Bi2O3-B2O3-SiO2玻璃中的Er3+离子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4I13/2的荧光寿命、拉曼光谱,及OH-的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该玻璃中的Er3+离子的J-O参数、振子强度、4I13/2能级的寿命,从而利用测得的4I13/2的荧光寿命得出了4I13/2能级的量子效率(15%)。由于较低量子效率可能与OH-有关,所以计算了玻璃中的OH-浓度,发现其浓度较高(1.66×1019cm-1,相当于Er3+浓度的3倍)。应用McCumber理论和四能级模型计算了Er3+离子的受激发射截面和荧光发射光谱的半峰全宽,结果与通过吸收光谱计算所得基本吻合。根据透射率和折射率的关系计算了折射率,发现和测量值相差很大,说明有较大的散射,通过拉曼光谱和显微镜测试,认为是玻璃中的微小气泡造成的。  相似文献   
40.
利用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光源的真空紫外同步辐射,使NO分子和Ar原子混合物的超声分子束发生光电离,测量了Ar,NO和异类团簇Ar·NO的光电离效率谱. 在谱中,在与Ar原子的共振线对应的能量区域(11.5—12.0 eV)观察到一个强的类共振结构. 这个结果表明,在异类团簇Ar·NO的内部,稀有气体Ar原子的激发能转移到与它接触的分子NO上,使分子NO发生电离. 关键词: Ar·NO团簇 同步辐射 光电离 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