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6篇
  免费   1821篇
  国内免费   1201篇
化学   1766篇
晶体学   163篇
力学   149篇
综合类   59篇
数学   48篇
物理学   6813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410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750篇
  2013年   479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348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酞菁氧钛/卟啉氧钒复合体系光导性能的协同增强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酞菁氧钛(TiOPc)/卟啉氧钒(VOTPP)复合光生材料中发现了光敏性的非线性增强现象,对复合体系的电子跃迁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态下两种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相互作用,光致放电研究说明,该现象来自光激发状态下复合体系中的隙间态跃迁对光导的贡献,XPS测试结果表明酞菁氧钛与卟啉氧钒分子之间存在着定向的部分电荷转移,光致激发状态下的电荷转移是协同增强效应的起因,这种协同增强效应为利用弱的电子给体与弱的受体复合体系设计新型光导材料与器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2.
郝彦忠  王伟 《无机化学学报》2006,22(11):2070-2074
用光电流作用谱、光电流-电势图等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ITO(铟锡氧化物导电玻璃)/TiO2 /Q-PbS(量子点PbS)膜电极的光电转换性质。结果表明,由于量子尺寸的效应,在膜电极制备中,随着ITO/TiO2电极在饱和Pb(CH3COO)2溶液中浸泡时间的不同,所制备的Q-PbS颗粒大小不同,禁带宽度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大而减小,浸泡时间为40 s、在80 ℃烘干下制备的Q-PbS的禁带宽度为1.68 eV,其价带位置为-5.072 eV。Q-PbS修饰ITO/TiO2电极可使光电流发生明显的红移,从而提高宽禁带半导体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13.
邓亚美  王秀娟  杨敏莉  贺木易  张峰 《色谱》2020,38(7):741-749
食品质量与安全是政府、食品行业以及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需要对食品中的风险因子进行检测。传统的分析方法如生物化学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色谱法、色谱-质谱法)存在前处理比较复杂,耗时,对样品具有破坏性及无法获取目标物空间信息等缺点。因此,开发快速,无损,实时和可视化的检测技术十分重要,这也是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高光谱成像技术融合了成像和光谱两种技术,可以作为一种用于食品质量和安全评估的非破坏性和实时检测的工具。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同时获得待测物的光谱和空间信息,具有快速,无损和低成本等优点,在食品安全评价和质量控制中也得到了成功应用。质谱成像技术不需要标记和染色,即可实现样品组织表面待测物的可视化和高通量分析。它作为一种分子可视化技术,可以获得食品中营养成分及内、外源性有害物质的空间分布信息,在食品领域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检索了近几年国内外发表的成像技术在食品研究中的相关文献,介绍了高光谱成像技术、拉曼光谱成像技术和质谱成像技术的原理,并综述了它们在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此外,本文分析和讨论了这几种成像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成像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4.
Composite nanoporous electrode SnO2/TiO2 was fabricated for the 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 (DSSC) with N3 (Cis-Ru). After introducing of TiO2, the open-circuit photovoltage (Voc)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ure SnO2 electrode, while short-circuit photocurrent (Isc) was varied with the ratio of the TiO2. Appropriate content of the TiO2 can be beneficial to the efficiency of the solar cell, and it gives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mposite electrode when the content of TiO2 is higher.  相似文献   
115.
光电直读光谱法测定管线钢中氮和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线钢中的氮是有害元素,硼是有益元素.在母材中残留较高量氮时,将导致钢的宏观组织疏松,甚至形成气泡;含量高时,钢的韧性下降,硬度和脆性增加;在碳钢焊缝中氮是有害的杂质,是促使焊缝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之一,使焊缝的塑性和韧性下降.钢中加入微量的硼,能提高其淬透性(当WC≤0.9%时),微量的硼能促使钢的正火(或热轧)态组织由珠光体向贝氏体方向转变,但WB>0.004%时,会强烈降低钢的韧性.  相似文献   
116.
富勒烯掺杂有机光电导材料的光电导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勒烯掺杂有机光电导材料的光电导性徐铸德,陈万喜,冷拥军,许小平,李文铸(浙江大学化学系,物理系,杭州,310027)汪茫(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关键词富勒烯,光化学,光物理,光电导体光电导材料在现代静电成像领域中有极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有机...  相似文献   
117.
许多疾病的特征在于各种生物分子表现出的异常活性,这些物质通常在细胞内外显示过表达现象,因此对其灵敏靶向识别可以提供诊断和治疗效用。由于基因诊疗和化学传感技术的发展,用于灵敏检测细胞内外生物化学物质的核酸探针突显优势。核酸探针可以在稳定进入细胞的同时,特异性地结合目标物质,通过光学方法检测或通过成像技术标识出来。本文综述了采用光学传感方法和成像技术,基于核酸探针检测生物分子的新进展。根据检测对象进行分类,概括分析了几个代表性体系:核酸序列、蛋白质和酶、化学物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并详细阐述其关键设计原理、灵敏度及样品检测等结果,同时指出了各类核酸探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8.
顺磁性聚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驰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或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双酸酐与二元醇或二元酚进行聚合反应,制备了两个系列共15种新的聚酯型大分子配体及其顺磁性金属配合物,用核磁、红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表征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应的小分子金属配合物相比,聚酯金属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弛豫性能。  相似文献   
119.
Organic photovoltaic (OPV) cells were fabricated via vacuum vapor deposition with {4-[2-(3-di-cyanomethylidene-5,5-dimethylcyclohexenyl)vinyl]phenyl}di(1-naphthyl)amine (DNP-2CN) as the electron donor, and fullerene (C60) as the electron acceptor. A thin film (10 nm) of tris(8-quinolinolato)aluminum (Alq3) was adopted as the buffer layer. A device based on this DNP-2CN exhibited an open circuit voltage (Voc) of 370 mV, a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Jsc) of 0.61 mAocm 2, and a white-light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 η) of 0.09% (AM1.5, 75 mW.cm^- 2).  相似文献   
120.
钛合金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加工性能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等军事工业中。目前,由于国内研发钛合金标准物质的种类较少,而进口钛合金标准物质的价格又很昂贵,所以钛合金的分析主要依靠湿法化学分析来完成,这种分析方法操作相当繁琐,容易引起较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