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化学   3篇
力学   28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93篇
物理学   3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21.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高精度条纹细分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楚兴春  吕海宝  赵尚弘 《光学学报》2007,27(12):2179-2183
针对传统傅里叶变换法在提取条纹图相位中存在的能量泄漏问题,提出了条纹图整周期裁剪的方法,可有效抑制能量泄漏对检相精度的影响,提高傅里叶变换法相位计算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时移特性的叠栅条纹细分新方法。与传统傅里叶变换法相比,该方法求取相邻两帧条纹图间的相移,只需经过两次傅里叶变换,不需要截取条纹图的基频再逆变换回空域,因此计算量至少减少了一倍,计算速度大大提高。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两束单色平面波形成的条纹,理想条件下细分精度高达10-12量级;对高斯包络调制的条纹,细分精度至少可达10-3量级。  相似文献   
22.
在曲线的多分辨率分析基础上,构造了一种新的非线性三分多分辨率算法.并研究这个正则三分多分辨率算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进一步,证明了小波参数的收敛性精密地依靠这个基本的多分辨率细分算法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23.
一种光栅信号细分算法的FPGA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光栅位移传感器信号细分处理技术,采用CORDIC(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解算相位,同时结合单准确度浮点运算,将辩向、粗码计数、相位解算、粗码精码浮点运算集成于单片FPGA实现,保证了细分的准确度、细分数据的有效计算准确度及信号处理的速度、设计中采用Altera公司的Cyclone Ⅱ_EP2C20...  相似文献   
24.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输送机皮带工作时发生的纵向撕裂事故,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激光的视觉检测方法.“一”字线激光器向皮带底面投射直线激光条纹,使用CCD相机获取图像并提取出光条中心,通过分析光条中心畸变特征来判断皮带表面是否存在撕裂.首先采用阈值法对激光条纹进行分割;然后在光条区域上利用重心法实现光条中心的粗略提取;最后利...  相似文献   
25.
绝对编码光栅的相位细分及其在位移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通过光栅条纹相位的精密测量,获取光栅高精度位移信息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对光栅图像采用多码道设计,用CCD二维图像传感器获取测量段光栅图像多码道信息。对最低码道图形的周期函数序列进行傅里叶变换、基频滤波和逆傅里叶变换获得光栅截断相位分布,其余码道信息提供相位展开的级次,以此获得测量段光栅的绝对相位分布。用光刻的手段制作了实用的绝对编码光栅,基元码道的尺寸是:27.36μm用于明条纹,27.36μm用于暗条纹,最小基元码道空间周期为54.72μm,光栅长度为14008.32μm。在步长近似3μm的位移测试中,与比对的标准仪器记录值比较,标准偏差为0.2057μm,精度在亚微米量级。重复性实验表明,位置测试的稳定性为0.09μm(标准差),得到600倍以上细分的分辨力。  相似文献   
26.
付民  唐祯安 《中国物理 C》2011,35(10):940-945
A novel simula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o evaluate the collection performance of monolithic active pixel sensor (MAPS) devices for minimum ionizing particle tracking. A simplified 3D matrix pixel structure is built using the computer aided design software Sentaurus. The virtual device is then divided into hundreds of parts and an independent customized X photon model is involved in each part to simulate the conditions under 55Fe radiation. After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charge collection efficiency, collection time and diffusion conditions can be estimated in detail. In order to verify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ethod,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the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defect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proposed idea is a feasible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MAPS collec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7.
《光学技术》2021,47(5):587-593
针对传统像素级边缘检测算法Canny算法进行改进,将高斯滤波换成了引导滤波,在降噪平滑的基础上更好的保留了边缘的清晰度,同时设计算法自适应获得适合图片的高低阈值。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反正切函数模型的亚像素边缘检测方法,根据反正切函数中心对称的特性,通过面积相等的理论计算亚像素边缘位置,相比传统方法极大的减小了计算量及计算时间。通过对弹簧顶部图片进行3次最小二乘法拟合圆,快速、同步获得弹簧的内径、外径尺寸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反正切亚像素拟合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将平均计算时间缩减到1.7%以下。  相似文献   
28.
李松  周兴龙 《中国科学A辑》2006,36(4):458-469
研究如下形式的细分方程: 其中φ是未知的,a是具有有限长的非负序列,称为细分面具,M是一个s×s 整数矩阵,满足limn→∞M-n=0.利用由短阵M和面具a生成的转移算子的谱半径来刻画上述方程在L2中解的存在性.当M=2.s=1时,得到了上述方程存在连续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9.
基于旋转二维发光二极管阵列的体三维显示系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林远芳  刘旭  刘向东  张晓洁   《光学学报》2003,23(10):158-1162
利用发光二极管 (LED)的高速发光特性 ,以旋转的二维发光二极管阵列为显示载体 ,通过时分寻址电路快速显示三维形体的二维截面序列。受调制的离散二维图像信息 ,因视觉暂留而形成深度效应 ,将被整合感知为一幅连续的三维图像。成功实现了具有 4 915 2个体像素 ,尺寸为14 4 .6mm× 110mm的柱体空间内的三维显示 ,图像具有双目视差、调节、会聚等常规视差信息 ,能提供真实的深度暗示 ,可同时从任意角度直接观察。论述了系统的显示原理及图像编码分解方法 ,分析和讨论了显示质量与体像素优化选取、起始位置显示信息的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30.
In our previous work, we have given an algorithm for segmenting a simplex in the n-dimensional space into rt n+ 1 polyhedrons and provided map F which maps the n-dimensional unit cube to these polyhedrons. In this paper, we prove that the map F is a one to one correspondence at least in lower dimensional spaces (n _〈 3). Moreover, we propose the approximating subdivision and the interpolatory subdivision schemes and the estimation of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for triangular Bézier patches on a 2-dimensional space. Finally, we compare our schemes with Goldman's in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spe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