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8篇
  免费   734篇
  国内免费   509篇
化学   1038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194篇
综合类   105篇
数学   642篇
物理学   325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校正因子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FID检测器工作原理,提出一种相对质量校正因子的计算公式。由该公式出发可以推导出相对摩尔响应值(RMR)与化合物碳数的线性关系式和有效碳数的近似计算方法,并赋予原计算方法中的参数以明确的含意,解决了参数之间的矛盾。新方法的计算值同文献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2.
建立盐酸吡哆辛及其制剂的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定量分析方法。盐酸吡哆辛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水(体积比为1.2:8.8:990)的混合溶液中,于-0.140V(vs·Ag/AgCl)处出现一良好的二阶导数差示脉冲极谱峰,盐酸吡哆辛浓度在3.6×10~(-4)~9.6×10~(-4)mol/L范围内与其峰幅值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线性相关系数r=0.9997,检出限为9.0nmol/L。  相似文献   
103.
104.
王玮  李来明 《应用化学》1994,11(2):89-9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果表明,烷基胺氢卤酸盐化合物的相变温度与化合物烷基链链长之间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固-固结构相变的主相变峰温随烷基链链长的递增而升高,其逆相变过程表现出明显的热滞后现象;而熔融相变温度则随烷基链链长的递增而降低;实验结果还表明,试样的陈化放置过程以及结晶过程中所用的溶剂对化合物的热致相变历程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发现6~40号元素对能量为20keV的X_射线的质量吸收系数和质量相干散射系数之间呈二次幂函数关系,并据此提出了X_射线荧光定量分析校正基体效应的新方法——RhKa相干散射平方法.用国家标准物质GBW对该原理进行了验证.本法用于硅酸盐地质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6.
预处理条件对Ni-Ce-P非晶态合金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宗保宁  闵恩泽  朱永山 《化学学报》1991,49(11):1056-1061
采用真空骤冷技术制备了Ni82Ce0.31P17.7和Ni82P18非晶态合金。通过高压氢气中热处理, 使其粉化。DSC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少量Ce使Ni-P非晶态合金晶化温度提高160℃。用高压反应釜考察了氧化温度和氢还原温度对Ni-De-P非晶态合金本乙烯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 并对比了Ni-P和Ni-Ce-P的加氢活性, 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 氧化、还原处理过程使Ni-Ce-P加氢活性显著增加, 最佳的预处理条件是240℃氧化1h, 300℃氢气还原2h; Ni-Ce-P加氢活性是Ni-P加氢活性的3-4倍, 用AES和XPS研究了氧化、还原过程中,Ni-Ce-P表面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聚醚氨酯红外光谱酰胺-Ⅰ谱带的二级微商及傅里埃自解卷积处理,发现了位于1715cm~(-1)的新组分并可归属于无序的相间界面。应用差减光谱及曲线拟合对热处理试样的光谱谱带进行分析表明聚醚氨酯的加热/冷却过程是与可逆的无序/有序化过程及微相混合/分离过程有关的。新发现的1715cm(-1)组分强度的变化与无序/有序化过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8.
一种基于流动注射梯度技术识别异常峰及校正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世华  方肇伦 《分析化学》2002,30(9):1038-1041
基于流动注射梯度信息提出了一种利用梯度比均值进行定量的校正方法。方法具有在线自动判别和修复异常峰并自行校正的功能,和通用的标准系列定量方法相比,两者测定精度相当。但本文提出的方法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后者,可适用于在线过程监测。  相似文献   
109.
用差紫外光谱滴定法考察了新型猪去氧胆酸分子钳1~6对苯胺、对甲氧基苯胺、对硝基苯胺等中性分子的识别性能,测定了主客体间的结合常数(Ka)和自由能变化(△G°)。结果表明,分子钳主体对所考察的客体分子显示良好的识别作用,主客体间形成1∶1型超分子配合物,最大结合常数可达3123.46L.mol-1,识别作用的主要推动力为氢键,范德华力等的协同作用。讨论了主体与客体的识别模式以及客体间形状、大小匹配和几何互补等因素对形成超分子配合物的影响,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与计算分子模拟作为辅助手段对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10.
SiO2包覆纳米CaCO3的透射电镜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衍射模式下,用适当孔径的物镜光阑选择非晶态SiO2的衍射区域,拍摄以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的SiO2包覆纳米CaCO3的暗场像。与未经包覆SiO2的纳米CaCO3的暗场像作对比,可以看出经过SiO2包覆的纳米CaCO3粒子周围有一白色亮环,从而得到SiO3包覆层的暗场照片。用高分辨方法观察了包覆层与CaCO3粒子间的界面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