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849篇
化学   94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35篇
物理学   3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邻氯苄基氯与锡反应合成三(邻氯苄基)氯化锡,经x射线方法测定了新化合物 的晶体结构,化合物属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晶体学参数:α=b=1.3583(4) mn,c=2.1147(8)am,v=3.3790(19)nm~3,Z=6,μ(Mo kα)=16.11cm~-1, r (000):1572,R_1=O.0755;Sn-C键长分别为0.2148(13)和0.220(2)nm,Sn-C1 键为0.2528(15)和0.2477(13)Bill.中心锡原子与亚甲基碳和氯原子构成畸型四 面体.并对其结构进行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探讨化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 原子净电荷布居规律以及一些前沿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52.
对于NO分子轨道的能级次序现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不少人根据NO与O_2~+是等电子体,由O_2~+分子的能级次序确定NO分子组态。本文用NO和O_2~(+)从头计算结果以及NO的紫外光电子能谱相结合的方法说明NO的5σ轨道是弱成键轨道,5σ的轨道能稍高于1π轨道能,也就是说NO的能级次序是与N_2分子相同的;NO与O_2~+虽是等电子体,但是能级次序并不相同,因此由O_2~+的能级次序确定NO分子的电子组态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53.
采用HF/4-31G方法优化分子几何构型,在此基础上用CPHF研究了系列2,4-二吡啶基方酸衍生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vec,并对影响βvec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均有很大的βvec,它们的非线性光学性质与其分子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用从头算研究了d空穴位置不同对Ni—CO成键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Ni—CO键中σ/π接受作用的相对强弱,取决于Ni—CO簇所处的能态。σ空间电子云较π空间电子云弥散,因而Ni—CO簇的稳定性与σ空间电子云的排斥密切相关。随着Ni4pσ轨道上电子占据数的增加,Ni—CO稳定性减弱。比较了分子簇Ni—CO与NiCO分子及CO/Ni化学吸附体系之间的性质。  相似文献   
55.
采用裸露簇和嵌入簇模型, 对β-MnO2 (001), (110), (111)三个晶面以及O2在(110)晶面的单址吸附模式(Pauling和Griffths模式), 进行从头计算. 从β-MnO2 (001), (110), (111)三个晶面的电子结构差异以及O2在(110)晶面吸附的吸附能、几何结构、集居数以及净电荷数分析得到: (001), (110), (111)三个晶面中(110)晶面的催化活性最高, 其活性顺序为(110)>(111)>(001). 氧气在(110)晶面的吸附, Pauling和Griffths两种吸附模式均存在, 属于化学吸附中的离子吸附. 氧气与MnO2固体间发生了单电子转移, 氧气得到电子被还原成O2-, 转移电子属于整个体系, 具有离域性.  相似文献   
56.
优化几何构型对高级别从头算能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CRC物理与化学手册》(第77版)中第三周期以前的无机双原子分子,当其理论优化构型的相对误差大于2%时,分别在实验构型和最大偏差的理论构型下,计算了QCISD(T)/6-311+G(3df,2p)能量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大多数能量的差别在4.2kJ.mol^-1以内。由此说明,目前一般采用的构型优化理论方法,多数情况下不至于明显影响单点高级别从头算的计算精度。同时还发现,G2(QCI)的高级  相似文献   
57.
CH_2CH(~2A')自由基与臭氧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来才  田安民  徐明厚 《化学学报》2003,61(8):1256-1260
用量子化学MP2(full)方法,在6-311+ +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H_2CH (~2A~')自由基与臭氧反应的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过 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在QCISD(T,full)/6-311+ +G~(**)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 能量,并对它们进行了振动分析,以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研究结果表明 :CH_2CH(~2A~')自由基与臭氧反应有两条可行的反应通道,分别为:CH_2CH (~2A~')+O_3→TS1→M1→TS2→O_2+OCH_2CH→TS4+O_2→O_2(~3∑_g)+CH_2CHO (~2A~")和CH_2CH(~2A~')+O_3→M2→TS3→O_2(~3∑_g)+CHO(~2A~"),后一个反 应通道较容易发生,而且反应活化能小(2.97kJ/mol),说明CH_2CH(~2A~')自由 基与臭氧之间的反应活性很强。  相似文献   
58.
四唑及其衍生物的理论研究Ⅷ: 硝氨四唑衍生物的从头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兆旭  肖鹤鸣 《化学学报》1998,56(12):1198-1206
运用从头计算法,在HF/6-31G^*水平下,全优化计算了7种硝氨四唑衍生物的分子几何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标题物的四唑环近似为平面构型;2H式中性分子的芳香性大于相应的1H式异构体。5-硝氨-1H四唑分子内氢键使硝氨基与环共面;其余标题物中硝氨基与环垂直。不同水平下的总能量计算表明,标题物中电子相关效应显著;1H式中性分子较2H式的能量高,5-硝氨四唑负离子在三个负离子中最稳定。根据电荷分布阐明了四唑环质子化位置和标题物与金属的配位方式。此外还计算了各标题物的红外光谱及热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59.
张愚  史鸿运  王伟周 《化学学报》2002,60(6):1011-1016
在用非迭代的三重激发项来校正CCSD的CCSD(T)理论水平下,采用aug-cc- pVQZ基函数对He—HBr的分子间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He—HBr以线型结 构存在。在极限基的情况下,复合物两种线型极小点结构He—H—Br和He—Br—H势 阱深分别为28.792 cm~(-1)和35.707 cm~(-1),对应He原子到HBr分子质心的距离 R分别为0.407 nm和0.343 nm。讨论了不同的基函数和理论方法在研究此类弱束缚 态复合物的分子间势时的可靠性及其对结果的影响,同时也给出了热函数的解析形 式。  相似文献   
60.
甲醛与乙醛,甲醚,硝基甲烷相互作用的从头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31G、全构型优化,研究了甲醛与乙醛、甲醚、硝基甲烷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所有超分子稳定构型都包含2个C—H—O氢键的平面环状结构。H—O距离为0.228~0.264 nm,作用能为—19~—24 kJ/mol,与二聚水的作用能接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甲基上取代基Y吸电子能力以及环状结构中氢键张力。STO-3G不很适用于研究这类分子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