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2篇
  免费   688篇
  国内免费   227篇
化学   158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521篇
综合类   160篇
数学   4917篇
物理学   66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18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赵茂先  高自友 《应用数学》2006,19(3):642-647
通过分析双层线性规划可行域的结构特征和全局最优解在约束域的极点上达到这一特性,对单纯形方法中进基变量的选取法则进行适当修改后,给出了一个求解双层线性规划局部最优解方法,然后引进上层目标函数对应的一种割平面约束来修正当前局部最优解,直到求得双层线性规划的全局最优解.提出的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并通过算例说明了算法的求解过程.  相似文献   
82.
对称正交反对称矩阵反问题解存在的条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矩阵反问题和矩阵特征值反问题在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有关它们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进展[1,2].[3]和[4]分别研究了反对称矩阵反问题和双反对称矩阵特征值反问题等.本文研究一类更广泛的对称正交反对称矩阵反问题.用Rn×m(Cn×m)表示n×m实(复)矩阵的全体,ASRn×n表示n阶反对称矩阵的全体,ABSRn×n表示n阶双反对称矩阵的全体,ORn×n表示n阶正交矩阵的全体.A+表示矩阵A的Moore-Penrose广义逆.In表示n阶单位矩阵.ei表示n阶单位矩阵的第i列,Sn=[en,en-1,  相似文献   
83.
本文基文献 [1]的思路 ,详细论述了利用遗传算法解决有风险控制的最优资产组合问题的具体实现过程 .并论证了用浮点数的方法表示的最优保存遗传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84.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自适应PID控制器的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普通PID控制器依赖于对象的数学模型的缺点,可实现控制系统的在线自适应调整,可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器具有较好的自学习和自适应性,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85.
In this paper a uniqueness theorem for a skewperiodic boundary value problem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optimal control method, we derive the best estimate for the integration mean ensuring that the results hold.  相似文献   
86.
模糊集的分解集定理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与模糊集的λ—截集有关:A=其中A_λ是的λ—截集 ̄[1].第二种形式与集合套有关:其中H(λ)为集合套 ̄[2]或者A=其中H(λ)为集合套,Q为(0,1)的可列稠密子集_[3],.其实,这两种形式在本文提出的基本模糊集的概念下,可以统一起来成为任何模糊集可以分解为一些(可数或不可数)基本模糊集的和。不仅如此,本文还提出简单模糊集的概念,并证明了任何模糊集都可以表示成为可数个单调上升的简单模糊集的和,或等价地,可以表示成可数个单调上升的简单模糊集的极限,所用的证明方法是构造性的,所以对模糊集的结构也得出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7.
针对不确定非线性生物系统—W illis环状脑动脉瘤系统,利用高斯型模糊逻辑系统的逼近能力及新构造的Lyapunov函数,基于模糊建模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的新方案.该方案把逼近误差引入到控制器设计条件中用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不但设计简单还保证了控制方法的鲁棒性与稳定性.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调整模糊基函数参数及递归最小二乘法调整参数向量,θ更新控制律,实现了理想跟踪.从理论上研究了脑动脉瘤内血流速度的非线性行为及控制,具有实际意义.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双环网络是计算机互连网络和通讯系统的一类重要拓扑结构.1993年,李乔等人提出一个系统的构造方法,构造出69类0紧优和33类1紧优双环网络的无限族,并提出研究下述问题:求k(k>1)紧优双环网络的无限族.2003年,徐俊明等人给出一个4紧优双环网络的无限族.本文首先证明从每一个具体的0紧优双环网络出发,都可以构造若干0紧优双环网络无限族;结合同余方程组理论和数论中的素数理论,给出若干求一般k(k≥0)紧优双环网络无限族(包括非单位步长双环网络无限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9.
本文根据极值分布理论,提出了一个由原始分布和尾分布组成的组合分布模型,研究了组合分布模型中原始分布和尾分布的确定方法,建立了组合分布模型参数估计的加权最优化模型,实例计算说明,组合分布较好地反映了风险变量极值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90.
The control of complex, unsteady flows is a pacing technology for advances in fluid mechanics. Recently, optimal control theory has become popular as a means of predicting best case controls that can guide the design of practical flow control systems. However, most of the prior work in this area has focused on incompressible flow which precludes many of the important physical flow phenomena that must be controlled in practice including the coupling of fluid dynamics, acoustics, and heat transfer.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ormulation and numerical solution of a class of optimal boundary control problems governed by the unsteady two‐dimensional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Fundamental issues including the choice of the control space and the associated regularization term in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s well as issues in the gradient computation via the adjoint equation method are discussed. Numeric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a model problem consisting of two counter‐rotating viscous vortices above an infinite wall which, due to the self‐induced velocity field, propagate downward and interact with the wall. The wall boundary control i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ll‐normal velocity. Optimal controls for objective functions that target kinetic energy, heat transfer, and wall shear stress are presented along with the influence of control regularization for each case.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