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2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1323篇
化学   1407篇
晶体学   32篇
力学   244篇
综合类   185篇
数学   2013篇
物理学   179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评论了聚合物系统中非辐射能量传递类型,影响能量传递的因素,以及能量传递同聚合物光化学的关系,附22篇文献。  相似文献   
122.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泥添加剂研究(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萘磺酸甲醛缩合物为分散剂,水溶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衍生物为粘稠剂,研究了它们的混合物对混凝土材料的分散性与粘稠性及其它性能的影响,并探索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3.
敏感性水凝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各类敏感性水凝胶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研究状况以及它们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也对影响敏感性的凝胶结构因素和有关水凝胶敏感性相转变的物理解释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4.
采用SCF-X_α-MS方法, 对于C(2×2)S/Fe(001)吸附体系, 选择Fe_5S和Fe_9S两种原子簇模型, 研究了该吸附体系的电子结构、吸附成键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图象。结果表明, S吸附于Fe(001)单晶表面具有较强的定域性质, S原子与底物Fe原子之间的吸附相互作用主要表现为S(3p)-Fe(4s,3d)之间的轨道相互作用。通过对表面吸附键长的优化, 其结果与X.S.Zhang等的ARPEFS的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5.
用二氧化硅 (SiO2 )存在下的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 (PSt)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研究了苯乙烯(St)乳液聚合过程中团聚纳米SiO2 的解离与再分散过程及分散的机理 .发现商品纳米SiO2 粒子以团聚体形式存在 ,团聚体大小远超出纳米级范围 .随聚合时间的延长 ,St的转化率逐渐增加 ,而PSt SiO2 复合微胶囊的粒径逐渐减小 ,反应 12 0min后 ,转化率和复合微胶囊粒子的粒径趋于稳定 .透射电镜 (TEM)也显示PSt SiO2 复合微胶囊粒子具有海岛结构 ,而SiO2 粒子的粒径在纳米范围内 ,表明在乳液聚合过程中SiO2 团聚体被逐渐解离 ,并重新分散到纳米尺度 .红外光谱研究发现 ,在乳液聚合过程中 ,除生成PSt均聚物外 ,还在纳米SiO2 表面生成了PSt接枝共聚物 ,改善了无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相容性 .聚合过程中的反应热和剪切搅拌是团聚体被解离和重新分散的主要原因 ,而生成的聚合物起到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126.
朱珍 《高分子学报》1995,(3):284-290
利用等温和非等温方法详细研究了芳香族聚酯──热致型聚合物对,对’-联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结晶相和液晶相形成机理,并计算了相变过程中的表面自由能与温度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从介晶相开始的结晶过程是二维异相成核、三维线性增长的,而从各向同性液相开始的液晶相形成过程则是二维异相成核二维线性增长的.对两个晶化过程的表面自由能的研究表明,该聚合物液晶相形成过程的相转变表面自由能比结晶过程小得多,预示了它将具有更大的晶化速率.研究还发现,该聚合物的液晶相形成过程具有比结晶过程大得多的温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7.
介绍6291型热变形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测试仪的温度校准和位移校准方法,对测试仪的一些常见故障,例如电源故障,主温度传感器故障,电加热系统控制单元故障及测试站的温度偏差较大等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排除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8.
含Cu复合氧化物对NO和CO吸附和活化的TPSR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MS-TPD法并结合XRD、化学分析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K2NiF4结构La2-x(Sr,Th)xCuO4±λ系催化剂中三个典型样品LaSrCuO4、La2CuO4和La1.7Th0.3CuO4对NO、CO及CO+NO等小分子的吸附性能和活化规律。结果表明:NO吸附量的大小与催化剂中氧空位含量有关,吸附强度和脱附峰种类与金属离子氧化态有关。CO在氧缺陷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的吸附是首先变为碳酸根,并在高温以CO2物种脱出.在NO和CO的共吸附过程中,有关NO的吸、脱性能与单独NO-TPD中NO的吸脱附规律相似,表明NO在NO+CO共吸附的竞争吸附过程中,优先吸附起决定作用,而受CO的影响较小.NO的吸附是NO活化分解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9.
接枝和交联对纳米Si02改性NR/PP共混型热塑弹性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态硫化制备纳米二氧化硅(SiO2)改性天然橡胶,聚丙烯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NR/PPTPE).研究了马来酸酐,苯乙烯,过氧化二异丙苯(MAH/St/DCP)多单体“就地”熔融接枝、交联对TPE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能和耐热变形性能的影响,并用SEM分析了TPE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纳米SiO2和MAH/St/DCP的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0.03和0.0375/0.0188/0.00375时,MAH/St/DCP接枝、交联改性NR/PP/纳米SiO:TPE的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能和耐热变形性能最佳.MAH/St/DCP“就地”接枝、交联通过细化交联NR分散相、改善交联NR分散的均匀性和增加两相之间的共交联,使NR与PP两相界面结合强度明显提高,NR/PPTPE的综合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0.
催化极谱法连续测定岩石中钨和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在二苯基乙醇酸-二苯胍-氯酸钠催化极谱体系测钨后,加入少许钛铁试剂,使钼产生一个极灵敏的导数波。谊波形尖锐、对称,便于测量钼。建立的连测体系简便灵敏,用于岩石样品中钨和钼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