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化学   122篇
力学   11篇
数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一种含酞侧基的聚醚醚酮与有机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反相色谱法研究了一种新型含酞侧基的聚醚醚酮(PEK-C)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150℃和180℃)与29种常用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这些溶剂中区分和筛选出了PEK-C的溶剂,溶胀剂及沉淀剂,用以指导PEK-C的溶解加工和膜的制备。本研究也证明了Dangayach等用色谱法研究高聚物的溶解性是一个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含二联苯结构聚醚醚酮的微结构及磺化改性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PEEK的AM1条件优化结果,并结合二联苯结构与不含二联苯结构聚醚醚酮的结构相似性,确定了含二联苯结构聚醚醚酮重复单元的最优构型,据此给出了此分子链的微观构型。在实验上也研究了磺化改性对此聚合物红外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采用紫外光接枝法对聚醚醚酮(PEEK)表面进行化学修饰和生物分子固定化.首先向PEEK表面引入亲水性的丙烯酰胺,并以此为反应位点通过戊二醛将胶原和胶原蛋白固定在PEEK表面.用接触角测定仪、扫描电镜、荧光标记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改性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EEK上丙烯酰胺的接枝密度高达50.9μg/cm~2;改性薄膜表面浸润性显著提高,水接触角最低降至(22±3)°.荧光标记胶原固定的PEEK薄膜荧光发射光谱强度最高,并在X射线光电子能谱中检测到N元素,表明胶原已固定化,固定胶原蛋白的浓度为10.2μg/cm~2.  相似文献   
24.
通过dsc 方法对新型聚芳醚酮联苯聚醚醚酮酮(PEEKDK) 的等温及非等温熔融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运用Avrami 方程分析了其等温结晶行为,求得了等温结晶活化能,平衡熔点,成核参数,并与其它聚芳醚酮类聚合物进行了比较。同时,对PEEKDK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5.
通过在磺化聚醚醚酮(SPEEK,DS=61.68%)中分别混入酚酞型聚醚砜(PES-C)、磺化酚酞型聚醚砜(SPES-C,DS=53.7%)制备出SPEEK/PES-C、SPEEK/SPES-C共混质子交换膜.结果表明,共混的两种聚合物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ES-C、SPES-C的混入能有效降低膜的溶胀及甲醇透过,且随着共混量的增加,这种作用越趋明显.纯SPEEK膜在75℃左右溶解,而SPEEK/PES-C(30wt%)、SPEEK/SPES-C(30wt%)共混膜在80℃时溶胀度仅为22.5%、26.32%.在室温至80℃范围内,纯SPEEK及共混膜的甲醇透过系数都在10-7cm2.s-1数量级上,远小于Nafion115膜.在饱和湿度下,温度大于90℃时,SPEEK/PES-C(20wt%)共混膜电导率超过Nafion115膜;温度大于110℃时,SPEEK/SPES-C(30wt%)共混膜电导率与Nafion115膜相当,达到0.11S.cm-1.高电导率,低透醇系数以及明显提高了的可使用温度表明该类共混膜有望在DMFC中使用.  相似文献   
26.
一种可溶性含呫吨结构的聚醚醚酮酮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呫吨酮为起始原料,经二氯亚砜作用得到9,9-二氯呫吨中间体,继而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探索了"一锅、二步"法制备含呫吨结构的双酚单体———9,9-二(4-羟基苯基)呫吨(BHPX)的新方法.在氮气保护下,在K2CO3存在下,以环丁砜为溶剂,将其与1,3-二(4-氟苯甲酰基)苯进行亲核缩聚反应,制得了一种高分子量的(数均分子量为45000,多分散性指数为1.9)新型含呫吨结构的Cardo型聚醚醚酮酮(PEEKK-X),并用FTIR,DSC,TG及WAXD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聚合物(PEEKK-X)为无定形结构,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15℃;在氮气气氛中5%的热失重温度(Td)为558℃,700℃时的残炭率为67%;在常温下易溶于非质子极性溶剂(如NMP、DMF和DMAc)和极性较弱的溶剂如CHCl3中.该聚合物可通过溶液浇铸成膜,所得到的薄膜韧性好,透明且耐折,其拉伸强度为81.5 MPa,杨氏膜量为2.48 GPa,断裂伸长率为16.8%.  相似文献   
27.
SPEEK/PES-C、SPEEK/SPES-C共混质子交换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在磺化聚醚醚酮(SPEEK,DS=61.68%)中分别混入酚酞型聚醚砜(PES-C)、磺化酚酞型聚醚砜(SPES-C,DS=53.7%)制备出SPEEK/PES-C、SPEEK/SPES-C共混质子交换膜.结果表明,共混的两种聚合物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PES-C、SPES-C的混入能有效降低膜的溶胀及甲醇透过,且随着共混量的增加,这种作用越趋明显.纯SPEEK膜在75℃左右溶解,而SPEEK/PES-C(30 wt%)、SPEEK/SPES-C(30 wt%)共混膜在80℃时溶胀度仅为22.5%、26.32%.在室温至80℃范围内,纯SPEEK及共混膜的甲醇透过系数都在10-7 cm2·s-1数量级上,远小于Nation[R]115膜.在饱和湿度下,温度大于90℃时,SPEEK/PES-C(20 wt%)共混膜电导率超过Nation[R]115膜;温度大于110℃时,SPEEK/SPES-C(30 wt%)共混膜电导率与Nafion[R]115膜相当,达到0.11 S·cm-1.高电导率,低透醇系数以及明显提高了的可使用温度表明该类共混膜有望在DMFC中使用.  相似文献   
28.
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对含氟聚合物与聚醚醚酮(PEEK)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熔融行为和等温结晶熔融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的含氟聚合物以及具有不同端基的同种含氟聚合物对PEEK的结晶行为有不同的影响.端基为酰氟(COF)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能促进PEEK结晶时的成核,加快PEEK的等温结晶速率,而聚四氟乙烯(PTFE)则会减慢PEEK的等温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29.
聚醚醚酮(PEEK)因其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硬度、质量轻、耐疲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可作为金属材料的替代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PEEK材料被用于精密机械和复杂材料的制造原料,传统注塑成型已无法满足微精密、高强度零部件的需要,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然而,将3D打印技术与PEEK材料体系结合为其制造和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其中熔融沉积成型(FDM)3D打印PEEK技术的发展尤其突出,但通过FDM成型PEEK的工艺参数因其制造方法的局限性而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因此,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FDM工艺参数对PEEK力学性能和结晶度影响的相关研究,总结出FDM打印PEEK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FDM打印PEEK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0.
聚醚醚酮/钡玻璃粉(PEEK-BGF)复合材料为基体, 通过硅烷偶联剂, 在复合材料表面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甲基丙烯酸酯基的光固化树脂复合涂层.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材料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 测试了涂层与复合材料之间的粘接强度. 通过检测大鼠成骨细胞总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 评价新型光固化纳米羟基磷灰石/聚甲基丙烯酸酯(nHA/PMMA)复合涂层的生物活性. 研究结果表明, nHA填充的光固化复合材料形成粗糙的表面, 随着nHA的填充量提高, 涂层表面生物学活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